文化评述
-
战后日本遗族透析(日)田中伸尚,(日)田中宏,(日)波田永实著;陈俊英,张锁柱,刘孟州译本书从遗族的角度入手,透析战后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特别是书中所揭示的一些在日本国内外都比较敏感和鲜为人知的问题。
-
手下留情冯骥才著《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内容包括:书前短语、文化责任感、手下留情、挽住我的老城、小洋楼的未来价值、历史的拾遗、阐释五大道、我为“古城会倡议”鼓而呼、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城市的历史美、家庭的遗产、活着的空间、文化四题、伪文化之害、文化眼光、整旧如初、文化收藏、深度旅游、博物馆是改革开放的盲点。
-
时髦是毛,时间是皮沈宏菲著沈宏菲如是说:时髦就像毛发,常常要在失去了以后才能被真切地感觉到。汉字中的“髦”,初指毛发,后来演变为杰出人物的代称,即“士之俊选者皆譬为名焉”以及“士中之俊,如髦中之毛”——当然,他们全部都是男性。因此,所谓“时髦”的意思,即某个特定时代或特定语境之下的“成功人士”(髦士)及其倡导的一种风气。喜读《写食主义》的各位看官请注意了,且看沈宏菲在本书中梳理、调侃我们时代无数时髦的细枝蔓节……
-
中国现当代名家作文论张定远 主编我国的作文论源远流长。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语文教育家孔夫子说“词达而已矣”,又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一个“达”,一个“文”,开了文论的先河。尔后历代教育家和文论家多有论述,真知灼见,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继前人之踵武,创理论之新天,建国以来,特别是这20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家发表了极为丰富的关于作文教学的论述,就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而言,而以往任何时期都难以比拟的。本书选收语文教学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以及吕叔湘、张志公等15位著名学者建国以来有关作文的论述。诸家论述异彩纷呈,渊深博大而又平易近人,代表了20世纪后半叶我国作文论发展的水平。个中真味,由读者自己去探求,只说几个共同的特点:一、笔锋触及各个方面。二、改革是中心论题。三、带有浓厚的开放色彩。四、密切结合实际。
-
原始分类(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法)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译本书是有关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著作,利用心理学研究方式研究了澳洲体系、祖尼人、苏人、中国人等人类分类。
-
风言风语陈村编著上海著名作家陈村是中国最早触网的传统作家之一。他于1999年9月在目前全国最大的纯文学站点“榕树下”开辟网文评说专栏,名之曰“风言风语”。他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点评,既嘉其可贵,又指出其不足,见解独到深刻,文字俏皮幽默,颇具圣叹之风。此次陈村先生将《风言风语》的文字再做修改,并将其评说的网文辑录于后,以纸媒形式结集出版。这不仅为网上网下同好提供了更大的阅读方便,对于提高网络文学的写作质量,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成长,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吴文化论坛·1999年卷徐采石 主编本书是在首届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形成的专题论文集、文艺篇、工艺篇、民俗篇、开发篇共33篇论文,分别从考古学、人类学、史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多视角、多层面地深入探讨吴文化的时空范畴、发展过程和吴文化的内涵、个性、地位,以及吴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等。本书作者大多为学术威望较高的专家、教授,对吴文化的“源远”和“流长”、吴文化的多学科性、吴文化的功能与效应等诸多方面均有新的理论发现。
-
屈辱与风流卢玲著关于女人的话题如同对爱情的评说一样古老,而无论在何种语境下,总有一些尘封的或者鲜润的发现激活着这个古老的话题。本书加配240幅有代表性的老画片,老照片和新漫画,形象诠释了中国女性充满屈辱而风流的历史。
-
人有病 天知否陈徒手著该书描写了中国六十年代重庆一个贫民聚居的街区,及其后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卷,讲述了一位少女的寻找自我的感人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的重庆,那是大饥饿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累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一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
-
科学精神颂郭曰方,郑培明 著江泽民论科学精神,应形成全国方方面面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气氛,应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本性。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要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科学界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总之,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