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性感江晓原 著《江晓原作品集·乙编·性感:一种文化解释》作者江晓原研究中国性文化史数十年,积累丰厚,感悟良多。《江晓原作品集·乙编·性感:一种文化解释》讲述古今中外关于“性感”的理解、表现和表达,可视为一部独特的“陛观念外史”。《江晓原作品集·乙编·性感:一种文化解释》笔触轻松,风格时尚,在作者诸多著作中极为另类。书中内容,既得到许多读者欣赏,也被个别女性主义者批评为“有男性中心色彩”,褒贬如何,端凭读者。
-
漫话中华妆容李芽 著《中华服饰文化系列:漫话中华妆容》从中国古代彩妆的敷粉、擦胭脂、描眉染黛、点唇、帖画面饰、染甲几大步骤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妆品种类和妆型样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护肤与护发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同时总结和归纳了中国古代妆容美学的基本特征,并将香身与缠足这两类特殊的妆容手法单列篇章进行解读。《中华服饰文化系列:漫话中华妆容》以言简意赅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全面展示了中华传统妆容的整体面貌。
-
赓和录(清)何梦瑶 编著 著何梦瑶的《赓和录》作于其任越华书院山长之时,这时何梦瑶已经71岁了。《赓和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蔡元定《律吕新书》进行训释,二是对康熙御制《律吕正义》进行述要,三是摘录曹廷栋《琴学》纂要。其中对《律吕新书》的训释,是在越华书院教授门人的讲义。何梦瑶在《赓和录》中虽然创见不多,但是何氏通音律、乐学,并将之教授书院弟子,这是一般山长做不到的。此外,何梦瑶“恭录”御定之书,将宫、商、角、徵、羽五音,与工、凡、六、乙、上等工尺谱之声调相配,使古乐与今乐相对应、理论与管弦相一致,使“下学上达”得以贯通。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赓和录》的重大价值所在。
-
怒放本书编写组《怒放》一书是2014海峡两岸青少年创作大赛优秀作品的结集,是大赛获奖作品的集中展示。2014海峡两岸青少年创作大赛是余光中散文奖系列活动之一。余光中散文奖由余光中先生发起,在台湾青少年中颇具影响力。创作大赛决赛采取现场作文的形式,以散文为体裁,以“请选择自己亲近的亲人、友人或师长等为对象,可以一位或多位,描述彼此的关系与情谊”为题,比赛时间两小时。由专家评委评出余光中特别奖等奖项共31篇优秀作品。本书包括海峡两岸学生获奖作文展示、学生感悟及名师课堂等。其中海峡两岸学生获奖作文展示,每篇获奖作文之后,都有评委专家的点评。同时还收录了余光中先生在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以及名师寄语。
-
文化行吟陈相飞 著《文化行吟》为作者陈相飞近年来的随笔文字,内容涉及广泛,全书分为五个章节:一、乡关何处;二、天涯行旅;三、菩提树下;四、闲夜临窗;五、情动心湖。
-
读库1404张立宪 著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十篇文章,《生而有罪》,《心战》,《阡陌行》,《杂技四十年》,《勐龙河畔》,《百时屯的七个人》,《破裂的沙漏》,《这么早就立体了》、《一份书账》以及《唐代文工团》。 《生而有罪》是一篇关于纳粹凶犯的子女的访谈录,作者是奥地利著名新闻记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本文是同名图书的摘录。原书1987年出版后曾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并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开始关注积极参与第三帝国活动的那些人的子女,就像是涉身所熟悉领土的一次探险,逐渐得知,这里生活着一些陌生男女。他不了解他们的种种烦恼和问题,父辈的过去给他们留下了至今无法摆脱的重负。他开始着手写作这本书,采访纳粹子女,他不大留意他们父母的所作所为,只关心儿女的想法,他们是否把父母当作纳粹分子看待。最重要的标准是儿女如何评价父母。 1961年,高中还没毕业的戴鸿雁应征入伍,准备到厦门、金门对峙的最前线海岛上担任心战闽南语广播员。他的一生从此改变,情报与广播成为他一生中的两个关键词。与他一起被改变命运的人共计五千人左右,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参加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战斗”。他们隶属于一个曾经的部队番号:五三六部队。这支部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对台心战部队”。《心战》记录的是从1953年到1991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心战,也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隔空喊话。 《阡陌行》是绿妖所写台湾现代农业考察笔记之三,也是完结篇。在台湾,政府由幕前退居幕后,以辅导代替领导,减少干预。农村早有一个最大的民间组织代行政府多项职能,运转多年,就是农会。在采访中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农会。 《杂技四十年》里,上海杂技团副团长蔡荣华回顾入行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国杂技距离一门国际化的艺术表达形式,还很远很远:“我们想让观众快乐,但我们自己不怎么快乐。差距的根源就在这里。” 2012年9月,王昌改离开父母,远赴天津读书。至此,勐龙河成为家乡的代名词,存留在他的记忆里。《勐龙河畔》里王昌改回忆了自己的家乡。 《百时屯的七个人》里,姜淑梅老太太继续讲述她老家山东巨野百时屯的故事。 《破裂的沙漏》是洪韵梳理的电子游戏中的非线性叙事。随着游戏制作者身份的转变,他们在叙事层面所需要做的工作,已经由类似小说家的撰写剧本,变为了类似建筑师的构建世界规则。在这个规则下填充内容、做出抉择的任务,已经交由玩家来完成。 亓冠奇在《这么早就立体了》里回顾了3D、4D电影早期发迹史。3D电影在电影诞生之初就一直在开发和研究,随着电影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五十年代Natural Vision(天然视觉3D)的问世,各大电影公司推出了大批3D电影,题材多局限在能体现3D冲击效果的恐怖、惊悚、科幻类影片,内容大多乏善可陈,由于各方面原因,3D电影高潮后来退却。直到2004年首部IMAX3D电影《极地特快》(The Polar Express)和2009年的《阿凡达》(Avatar)创造的神话,3D才又复兴起来。4D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在电影院中出现过了,它通常是以气味来迎合影片主题,也获得过有限的成功。环境技术的追求让观众更深入地参与其中,得到全方位身临其境的影院体验。到目前为止,4D影院在个别国家逐渐形成一些气候,但并未被普及。 杨葵的《一份书账》是一份个人的书账,也是一份关于八九十年代文学、出版、阅读的小小文献,真实记录了那些年书店都摆着哪些书,文学界都流行哪些书,又有哪些书在激荡人心…… 和乐曾在《读库1004》对官妓、长安市井妓做过介绍,这次带来了《唐代文工团》,讲讲唐代这些“从事文艺演出的团体”。
-
走走停停黄飞松 著作者立足于宣纸行业,对手工纸的传播及其折射出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将其深厚的感情化成美好的想象;同时,又对手工纸的快速消亡表现出无奈。多年来,作者深入考察,足迹遍及多地,一路行,一路坦陈心里历程;以田野的态度,在考察中直面人生,多方探讨保护路径。《走走停停:一位纸痴的行与思》共有40余篇独立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分三大块,分别是考察散记、心路历程、宣纸之乡。考察散记主要面向贵州手工纸以及当地民俗、环境等;心路历程有作者走向田野的观点、传承经历等;宣纸之乡以不同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宣纸社区的人文、地理、环境、民俗等内容。
-
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李冕斌 著《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以海南省公共图书馆为例》根据近年来党和政府颁布的有关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图书馆政策、海南省政府出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跟踪当前公共图书馆发展前沿,借鉴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分析了海南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探讨了海南省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体系构建、图书馆内涵建设、图书馆协会工作、全民阅读、区域图书馆联盟、图书馆立法等若干方面的问题。
-
先秦秦汉时期岭南社会与文化考索·以考古学为视角赵善德 著《先秦秦汉时期岭南社会与文化考索:以考古学为视角》主要利用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尽最大的可能复原先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在运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注意借助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及其他史料,实事求是地释读考古资料,科学、合理地借鉴考古学研究成果,进而力求客观地复原历史。鉴于远古和古代关于岭南地区的史料的局限,并不强求研究历史的方方面面,只追求所涉及的某些方面的历史客观性。
-
大羹玄酒王玉霞,丁桂莲 著《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宴饮之食”章介绍了先秦时期先民们所食用各类主食、水陆动植物、辅食以及调味品的种类与制作,菜肴的烹饪方法等。“宴饮之酒”章探讨了酒的起源,酒的种类及不同酒的饮用方式,酒的制造和先秦礼制中与酒相关的官制,酒对先秦民俗文化的影响等。“宴饮之器”章通过考证,借助大量出土的先秦文物图片,介绍了先秦宴饮所用食具和酒具。食具、酒具的类别、使用礼节等均有翔实资料予以说明。“宴饮之诗”则通过《诗经》中部分典型诗作,展示了先秦宴饮礼仪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并分别选录、分析了表现祭祀的飨礼之诗、君臣联络感情的燕礼之诗、一般贵族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宴饮的乡饮酒礼诗等。“宴饮之乐舞”章包括对先秦宴饮音乐(乐奏、乐歌)、舞蹈的相关研究内容。《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探索并梳理了先秦乐舞起源、发展历史及乐舞与当时礼制的关联,整理并钩沉出当时的乐官制度.分析了几部与宴饮生活联系密切、影响力深刻的典型乐曲与舞蹈。“宴饮之娱”指的是宴饮活动中的娱乐行为,课题组选择了射礼和投壶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梳理、钩沉了射礼、投壶的起源、发展历史,射礼、投壶与礼制的关系,射礼、投壶的具体环节,对射礼与投壶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研究分析,将研究成果集中在《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宴饮之娱”一章。“宴饮之礼”章则重点介绍了适用于不同人物、场景、事项的宴饮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