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乡愁的文化表达邹广文暂缺简介...
-
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张勃 著“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风俗是社会之基石,事关国家民族之兴衰。从风俗角度入手、通过移风易俗行动以求善治,是中国传统社会富有特色的治国思想和理政之道,且影响至今。本书所收集的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层面,围绕中国人的风俗观、移风易俗观及其流变,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移风易俗行动及其成效得失等展开讨论,是对中国人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的专门研究和系统梳理。
-
读库1603张立宪 主编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三期,共有六篇文章。既有对日本东京独立书店的实地采访,也有对中国“三线建设”的回忆,此外还梳理了萧红的坎坷人生。本期中还关注了哥特式浪漫电影、比亚兹莱开启的书籍插图的黄金时代等。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爱书人吉井忍带着疑问分别走访了日本SPBS、森冈书店、专注于选书的BACH公司以及今野书店,与创始人或店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安静坚持让人印象深刻。艾苓及其母亲姜淑梅均有作品曾刊于《读库》。《毕业生》讲述艾苓的学生们毕业后多般景况,展示普通学生步入社会后,初次品尝生活的苦涩和欣喜。“三线建设”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国防建设,继《读库1105》中刊发的《三线人》后,再次聚焦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事。本篇《三线轶事》回顾四川江油军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兴衰及三线人的生活起伏,让我们更接近这段历史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三线人。王鹤在《落红》里梳理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人生。萧红以她的敏感性情与虚弱之躯,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或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猩红山峰》一片集心理惊悚、哥特恐怖与诱惑浪漫于一体。洪韵为我们揭示这部影片的多重观影价值,将导演德尔·托罗的制作理念及所隐藏的深度主旨娓娓道来。 比亚兹莱为我们开启了插图的黄金年代。他使出版物可以华丽且廉价,让人们对出版物有了装饰审美的追求。
-
中国古钟文化传播述论付晶晶 著《中国古钟文化传播述论》力求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中国古钟的文化渊源及其深层涵义进行探析。中国古钟历经了从乐器形态为主到礼器为主的发展过程,而古钟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阐明钟文化传播的复杂过程,全书以钟文化的不同传播语境作为切入点,分别对宫廷乐钟文化、寺庙梵钟文化以及民间钟楼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其基本思路是:结合钟的不同形态和功能,以所处的文化传播语境为背景,详尽描述其文化特质,进而探求古钟的文化传播意义,揭示钟在不同传播语境中的文化特质。
-
狐狸猎手[美] 马克·舒尔茨 著《狐狸猎手: “约翰·杜邦杀人案”与一个美国梦的幻灭》是美国摔跤运动员、奥运冠军马克?舒尔茨的回忆录,讲述了1996年轰动一时的“约翰?杜邦杀人案”的来龙去脉。 “狐狸猎手”庄园是亿万富翁约翰?杜邦在宾夕法尼亚州创立的一个摔跤训练基地。著名的奥运金牌摔跤手兄弟马克?舒尔茨与大卫?舒尔茨先后应征入队训练。一直以来,大卫和杜邦都是好朋友,然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大卫却被杜邦枪杀致死。杜邦最终被法庭判定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三级谋杀罪名成立。他在入狱服刑期间于2010年病逝。马克身为亲历者,以个人视角,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回顾了这起事件。
-
中国建筑简明读本赵逵,丁援,李纯 著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纵览中国建筑发展历史的普及读物。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全方位展示了南北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别是在民居、会馆、书院、祠堂等章节,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从北至南,由东至西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带领读者鉴赏中国建筑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要表现得精神气质。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著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圣经》故事,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天一阁杂识骆兆平 著《天一阁杂识》是关于天一阁及宁波藏书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内容包括历史研究与文献研究两部分。天一阁自进入公管时期以来,吸纳了当地藏书家的大量藏品,因此研究范围有所扩展。《天一阁杂识》反映作者近十多年间学术研究新收获,例如新发现了范钦、范大冲、范大澈、范懋敏的遗文及其他罕见史料;考证了天一阁西园、范钦别墅、范祠等史实,订正有关误传;记述了天一阁现代史重大事件;补叙了与天一阁藏书有关的宁波著名藏书家;论述了数十种重要古籍和碑帖的文献价值以及入藏或流传过程等,为传承天一阁藏书文化作出新贡献。
-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著《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情趣。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
东亚同文书院研究郭晶 著1900年,由日本外务省资助,日本东亚同文会在中国南京创设东亚同文书院,旋即因为义和团运动迁往上海,后升格为东亚同文书院大学,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东亚同文书院作为两个间谍机构之一被勒令关闭,部分教师回到日本,在爱知县丰桥市创立爱知大学。东亚同文书院从日本国内招收学员超过5000名,任中国学习三到五年。为了获得有关中国的情报,在郭晶著的《东亚同文书院研究》中,书院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大旅行调查。即:学校提供资助、安排路线、指导调查方法,学生自行组织,以旅行的方式,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进行系统的实地资料收集,报告采取《大旅行志》的方式提交,同时保存相关的日记、日志、原始资料、票据、图片和实物,囊括700多条线路,前后共计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