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兰克福学派史:评判理论与政治

法兰克福学派史:评判理论与政治

作者:(瑞士)埃米尔·瓦尔特-布什(Emil Walter-Busch)著 郭力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509752791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虽屡遭宣告死亡,法兰克福学派却令人惊异地不断展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更有迹象表明,它正被新一代重新组合并得到继承发扬。这一方面必然与该学派独具特色的创始人马克斯·霍克海姆和特奥多·W.阿多诺有关——他们的文章及学术著作仍受到人们的不断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如尼克拉斯·卢曼所推测:“马克思主义的火山”绝没有“灰飞烟灭”,它们仍然生生不息。国内谈法兰克福学派的书籍可谓多如牛毛,但真正深入、全面和确如其分地加以评述的并不多见。《法兰克福学派史:评判理论与政治》则从史学的视角对这一学派奇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生、发展、影响和现状,以及一些主要人物的关系和互动,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资料丰富,论证有据,值得一读,具有很高的学术品味和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埃米尔·瓦尔特-布什(Emil Walter-Busch),瑞士社会学家,1942年出生,2007年退休前任教于圣加仑大学、苏黎世大学,讲授实用社会学。最新作品为《革命时代的布克哈特和尼采》,目前正在写作《通理与人文学家》一书。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1章 导言式概述
——从“马克思咖啡厅”到“马克斯咖啡厅”
第1节 大商人赫尔曼·韦尔资助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所的动机
第2节 20世纪30年代
——马克斯·霍克海姆的所长体系
第3节 1930-1949年
——研究所的圈内圈外
第4节 研究所重返法兰克福
第2章 马克斯·霍克海姆以哲学为导向的社会研究规划
第5节 “烦恼与痛苦,是人生的表达方式”
第6节 霍克海姆的跨学科研究规划
第7节 1930-1940年:
“评判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3章 1934-1950年在美国:
剖析法西斯主义,体验民主
第8节 弗里德里希·波洛克的“国家资本主义”观
第9节 弗朗茨·诺伊曼的对立观点:
民族社会主义是“极权式垄断资本主义”
第10节 加利福尼亚的理论研究
——《辩证论证解明运动》,战略情报局的德国问题专家
第11节 研究所课题
——关于权威型人格及偏见研究
第4章 1950–1970:评判理论的分支
第12节 特奥多·W·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位思想大师
第13节 弗朗茨·诺伊曼为重建西德政治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14节 赫伯特·马尔库斯
——革命理论的火焰与灰烬
第15节 小结:评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死火山”之一?
缩写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