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的“金元明北曲杂剧编”之前十三章。各章具体内容依次为:第一章“北曲杂剧之渊源、性成果与分期”、第二章“蒙元北曲杂剧之背景”、第三章“元代北曲杂剧之剧目、题材与内容”、第四章“蒙元北曲杂剧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简述”、第五章“北曲杂剧之理论述评:从元代到明初”、第六章“蒙元北曲杂剧之艺术成分与搬演过程”、第七章“所谓‘元曲四大家’”、第八章“关汉卿研究及其展望”、第九章“关汉卿杂剧述评”、第十章“马致远杂剧述评”、第十一章“白朴、郑光祖杂剧述评”、第十二章“乔吉及其他作家述评”、第十三章“今本《西厢记》综论”。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而写就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本书为其第五册“明清戏曲背景”,主要内容分为八章,包括明清帝王、文人士大夫、庶民百姓之戏曲生活;明清戏曲的腔调,如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京腔、高腔,尤其是魏良辅所创发改良的“水磨调”;对魏良辅《南词引正》《曲律》、徐渭《南词叙录》、王骧德《曲律》、李渔《闲情偶记》之《词曲部》与《演习部》等明清曲论要籍的述评;对明清“当行本色论”“南北曲异同说”“戏曲脚色说”“内在结构论”等重要曲论的述评等。所论种种,皆为使“明清戏曲”臻于登峰造极之境的有力推手。
-
戏曲演进史曾永义《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本书包括两大部分:“金元明北曲杂剧编”之第十四章至十五章以及“明清南杂剧”。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金元明北曲杂剧编”第十四章“北曲杂剧之余势:明初宪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评”、第十五章“周宪王及其《诚斋杂剧》 ”、第十六章“北曲杂剧的尾声:明中叶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评”。“明清南杂剧”部分:“序说”、第一章“明清杂剧之著录”、第二章“明清南杂剧演进之态势”、第三章“明中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第四章“明后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第五章“清顺康间南杂剧、短剧作家与作品述评”、第六章“清雍乾间南杂剧、短剧述评”、第七章“杨潮观及其《吟风阁杂剧》”、第八章“清嘉道咸杂剧述评”、第九章“清嘉道咸杂剧述评”、附录“清嘉道咸杂剧述评”“清嘉道咸杂剧述评”。
-
湖湘文化通史朱汉民 主编《湖湘文化通史》由《上古卷》《中古卷》《近古卷》《近代卷(上)》《近代卷(下)》五卷组成,全书共计300万字,系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为总主编,王兴国、万里、肖永明、向桃初、吴仰湘、陈松长、陈先初、王勇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分卷主编的项目撰写组组织撰写。初版于2015年,本次增补修订,除了校正错讹,主要补充了近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并在湖湘文化与中华道统的关系方面做了更深一层次的阐述。本书是一部地域文化通史类的大型学术专著,“湖湘”系指现代湖南省行政区的空间范围,故而把这个空间范围内产生、发展、交流、演变的文化现象均作为考察研究对象。本项目强调该区域的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态的连续性与差异性,即上古的部族文化、方国文化与中古、近古的区域文化形态的连续与演变。本项目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既包括思想观念形态的学术、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也包括心理风俗层面的礼俗、风习、工艺、社会心理等,还注意二者相互影响的关系。本书也涉及物质文化,如上古的新旧石器、青铜器等,但偏重其中所体现的精神文化,即物质文化中所体现的宗教、艺术、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观念。本书系统梳理了自先秦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湖湘文化的萌芽、发展和成型、壮大的全过程。全书共分五卷:1.上古卷:先秦湖湘地域文化如先秦湖湘地域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青铜器时代文化、楚文化)、先秦湖湘地域文化发展模式与动因、先秦湖湘地域文化与中原的交流、先秦湖湘地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2.中古卷:秦汉—隋唐时期湖湘文化的形成包括社会变迁人口迁徙下视域中的湖湘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湖湘文化的形成、秦汉—隋唐时期湖湘文化的特征、秦汉—隋唐湖湘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互动。3.近古卷:宋元明清湖湘文化的振兴包括文化重心南移与湖湘文化的振兴、儒释道综合与湖湘道学的文化意义、宋元明清湖湘文化的成型与特征、宋元明清湖湘文化的文化交流、宋元明清湖湘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4.近代卷(上):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包括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原因、近代湖湘文化发展的主要发展阶段、近代湖湘文化的主要特征、近代湖湘文化与中国近代文化。5.近代卷(下):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与展望包括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脉络、近代湖湘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成就和特点、近代湖湘文化史的基本特点、近代湖湘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等。本书是迄今为止对湖湘文化从形成到发展、演变的过程最全面也是最权威的分析总结和评述。它的面世不仅可以填补当前湖湘文化研究的空白,同时,更将以它独立的学术思维和史学逻辑影响未来学者对中华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
-
中国人的文化常识课聂震宁暂缺简介...
-
裙子的文化史[法]乔治·维加埃罗 著,刘康宁 译这是一部关于西方裙装的历史,也是一部女性逐步从衣着规训中解放的历史。各时代的民俗风貌和性别定位决定着其服装风格。裙装除了能够反映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外,其对女性身体的束缚也在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规训等方面有所体现。从中世纪到19世纪,依靠如裙撑、束胸衣、腰带、诸坚固材质等辅助,裙装塑造着女性的身体形态,以符合不同时代对美的追求;直至20世纪,女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裙装开始为女性身体服务。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裙装的变革,直观地体现在线条和廓形的变化上,由僵硬、纤细、“装置化”逐渐走向舒适、便利、性感。这变化与各时代女性的自我表达、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同频同步。从裙装的历史中,可以一窥西方社会审美趣味的变迁,也能够一览西方女性是如何一步步找回身体、明确自己社会地位的。
-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陈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和时代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发展创新,形成了内涵丰富、内容生动、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本书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放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进行考量,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阐明了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岭南学报 复刊第二十辑蔡宗齐 主编,郑政恒 执行编辑《岭南学报 复刊第二十辑》包含8篇中国古典文史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张高评先生《秦穆公称霸西戎与比事见义之书法》是其近年来研究《春秋》书法的系列成果之一;陈寅清《梦、隐喻与思想:从意象基模解析之梦寓及篇章意旨》借助借助西方“感念隐喻”、“意象基模”等新方法结合传统文本研究,对《列子·周穆王篇》中的寓言进行了系统化的解析;张翼《对话与竞争:嘉靖前期官刻古文选本的多重面向》、曹竞艺《杂纂成书方法考略》深入考述了明代书籍编刻方面的特点与文化;王琳夫《清初圣裔词人的声律思想及其学术渊源——从的词谱性质谈起》分析了清楚曲阜孔氏词人的词学观念;赵培《宗周政典的名实之转:从到》、王鸷嘉《合刻本中书序、篇目及对应疏文的编排形态考述》为《尚书》学研究专文;徐晓童《明代注杜对朱熹赋比兴结构解法的改造》从诗歌结构分析的校对考察了明代注杜对朱熹《诗集传》的借鉴。
-
民间传说与日本人的心灵[日]河合隼雄著,河合俊雄 编,范作申 译含蓄、幽默的日本民间传说,极具想象力和神秘色彩,同时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味。本书作者将日本的民间故事与世界各国神话传说进行比较,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以及人类潜意识的深层心理及其意义。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曾获日本第九届大佛次郎奖。作者在解读“浦岛太郎”“鹤妻”“烧炭富翁”等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以全书各章女性故事的演变,串连出女性自我意识演变的纵向联结:在第一章女子从“黄莺之家”满怀怨恨而离去,却在第二章“不吃饭的女人”卷土重来,接着通过在“异类女性”与“有耐力的女性”故事中展现其鲜活的形象以及牺牲忍耐的精神。经过不断的演绎,最终在第九章“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中,以全新的视野发掘出完整的女性意识。日本社会的表层结构看起来是以父权取向的威权社会,然而就其深层结构观之,则是相当女性化的柔性社会。
-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日]河合隼雄著,河合俊雄 编,王华 译神话对于人类十分重要,它与人的内心世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当今世界,“神话智慧”的缺失,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正关系的丧失。我们要避免“关系丧失”,就当通过思考先人赖以生存的神话智慧,努力地寻找属于个人的神话,使自己获得一些有益于现代生活的参考。本书作者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把故事体系比较完整的日本神话当作与全体日本人的心灵活动密切相关的智慧经典来解读,从中洞察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世界,同时从神话中获得对实际生活的启迪。河合隼雄如是说:“这本书记述了从事与日本的心灵深层世界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我’这个人,沉浸在日本神话世界而得到的感受。”今日中国处于历史变革的时代,同样有着严重的“关系丧失”,然而我们也有许多神话故事,我们是否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借鉴他山之石,努力地去挖掘我们深层的心灵世界。从此种意义上说,本书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日本文化,同时也会为我们的文化建设及研究带来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