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觅画记韦力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最新一步力作。藏书家韦力穷五年之功,行走探访上万公里,分篇记述中国画史上120位画家的生平故事、创作概观、画史贡献,更及对其故里遗迹的寻访,廓清中国绘画的历史与艺术理念,复现中华美学的古典底色。
-
中国旅游评论中国旅游研究院主编本书包括聚焦、特写、洞察、对话、创造者与前行者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更加开放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成都——传统与新兴消费双向驱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非遗产品就是最佳旅游名片——贵州省丹寨县:非遗活化促旅游目的地消费、让艺术馆“个性”生长——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长期主义道路、消费驱动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构建等。
-
新闻创新与新闻教育转型研究林晓华、章于炎著媒体融合战略,对社会治理、社会发展、公共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与管控、新闻传播秩序的健全诸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形势下,笔者对西方传媒业转型的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吸收其先进经验,这对于促进我国新闻媒介进一步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新闻传播教育的现代转型,均具有参考价值。作者首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平台新闻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其次,运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法,对美联社、《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堪萨斯城星报》五家美国主流媒体的转型现状进行了主题调研与分析。由于媒介生态巨变,新闻教育需要创新与转型,这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与转型研究,对于国内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具有启发意义。
-
中国茶器小史钱盈盈,钱秋虹本书作者用大量精确、详实的资料,讲述了从封建王朝到清末之间中国饮茶文化和茶器文化的发展,对于人们系统了解中国茶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作为主体的建构冯巍本书对1930—1950年代与美国新批评派并存的“纽约知识分子”群体展开了整体研究,并因他们在这一时期坚守的文化批评事业呈现出明显的理论立场和思想交流上的集群性,将其命名为“纽约学派”。作者认为,纽约学派秉持了文化激进主义的精神内核,力主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结合,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关注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主张批评必须介入历史,扮演了美国知识阶层的核心角色。特别是他们坚持“为人生”“为公众”的批评,坚持对美国精神的思考,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德功能,但努力保持对形式的艺术考虑和对内容的社会关注之间的平衡的思想立场,对今天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
希腊与东方李永斌本书主要研究古典时代之前希腊与东方的文明交流与互鉴,讨论了早期希腊与埃及和腓尼基的文明交流、文明交流与希腊城邦的兴起、荷马史诗与古代东方文学传统、希腊宗教中的东方元素、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在阿尔米纳的交汇等具体的文明交流互鉴问题。在研究具体文明交流互鉴问题基础上,本书还提出和探讨了一些理论问题,包括“东方”与“西方”二分法的历史渊源、古代文明交流研究的范式转变、古希腊“东方化革命”的现代想象等。
-
经验与现象杨国荣经验与现象(《思想与文化》第三十二辑)是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全书分为“中国哲学”、“庄子研究”、“船山研究”、“西方哲学”、“文艺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论题包括但不限于:从四因说的角度看当代新儒家的发展与局限,《周易》中的生生与无为思想的再考察,《中庸》中的“诚体”与成性问题,《庄子》中的“和”与精神世界、“德”与个体原理、无“己”与有“我”,由王阳明看从“贵体贱用”到“相与为体”的体用论范式转换、“道”的理化与知行观的变迁,等等。此为第三十二辑。
-
汉江文化史刘玉堂 刘庆平 主编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流域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汉江文化渊源流长,但对于汉江文化的研究至今没有成规模的作品问世。本书为《汉江文化史》丛书第四卷,分8章系统论述了隋唐五代汉江流域的商贸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科学技术、人口迁移、宗教文化、民俗文化8个方面内容,描绘了隋唐时期汉江文化的全景图。本书史料扎实,比较详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汉江流域隋唐时期文化研究的空白,对丰富我国地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汉江文化史刘玉堂 刘庆平 主编本丛书以汉江文化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以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对象,再现了几千年来汉水流域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壮阔画卷。本丛书共分8卷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主要内容涉及汉水流域的环境与资源、神话与传说、思想与学术、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技、城市与建筑、商贸与交通、水患与水利、军事与战争、移民与人口、民族与宗教、风尚与民俗等内容,全面的再现了汉水流域的文化风貌,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汉水文化面貌的著作。本书为第五卷宋元卷。
-
非遗传承研究2023陆建非 主编《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为集刊名誉主编。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顾问。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闻口述等与非遗相关的学术论文。目前,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非遗保护传承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前沿阵地,非遗保护理念在都市传播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