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西学研究陈莹雪 李隆国本辑延续上辑风格,以西方古代史尤其是中世纪史原始史料的翻译、评注为主,辅以少量研究论文及若干书评,并新设讲座纪要栏目。本辑收录西欧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史料及其译文共四篇(《路易条约》、《沃尔姆斯主教之家家法》、《1215年大宪章主教开封验证函令》以及莎士比亚遗书)。译文之外,四位译者均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研究综述、版本源流及评介注释等内容以方便读者参考使用。专题研究部分收录了有关现代希腊历史的论文与研究综述各一篇。本辑亦包括两篇翻译文章,一篇为《封建社会》英译本序言,带我们重温了马克•布洛赫的学术魅力;另一篇是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教授哈丽特•弗劳尔的讲座演讲稿《罗马共和的共识与社群》,该文代表了一种研究罗马政治文化的新路径。本辑收录书评五篇,所评著作大多为近一两年出版的中文译作与英文专著,涉及古希腊、中古西欧与拜占庭文明,希望这些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后,2022年适逢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主要创建者杨广胜先生逝世十周年,本辑特设“纪念杨广胜老师”专栏以示缅怀。
-
汉江文化史刘玉堂 刘庆平 主编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流域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汉江文化渊源流长,但对于汉江文化的研究至今没有成规模的作品问世。本书为《汉江文化史》丛书第四卷,分8章系统论述了隋唐五代汉江流域的商贸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科学技术、人口迁移、宗教文化、民俗文化8个方面内容,描绘了隋唐时期汉江文化的全景图。本书史料扎实,比较详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汉江流域隋唐时期文化研究的空白,对丰富我国地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古代罗马文明文献萃编杨共乐 主编《古罗马文明文献萃编》是“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选择了传纪、自传、书信、演说辞、论水道等作品,从多个层面展示罗马人的思想、生活以及与公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公共建筑。传纪人物性格鲜明、自传个性独特、书信真实可靠、演说内容动人、论水道气势恢宏。上册所选的内容虽然有限,行文也各不相同,但都能反映罗马人的精神风貌与物质成就。此书对于人们深刻了解罗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册主要选择的是异族人眼中的罗马早期社会与罗马帝国以及罗马人对自身文化尤其是对演说术衰落的反思,思想深刻,观点独特,从这里可以看到与客观存在的“罗马”不同的另一个“罗马”,这就是学者笔下的“罗马”。此外,下册还选择了当时人对罗马宗教文化以及外交上的一些看法,展示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与匈人之间的矛盾、基督教与罗马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人们更好地认识晚期罗马帝国提供了一手的资料。
-
国外中国研究著作选目提要·2014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 编《国外中国研究著作选目提要·2014》承接《国外中国研究著作选目提要.2013》,搜集整理了2014年国外出版的中国研究著作目录,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撰写提要。全书收录的著作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共撰写图书提要156篇,包括英、日、法等三个语种的著作;收录书目共1718条,涵盖英、日、法、韩、俄、意、德、匈等八个语种。全书分为提要和附录两部分。提要部分按语种依次分为英文著作提要、日文著作提要和法文著作提要三类。各语种提要又按“外交·国防·安全”“政治·社会-环境”“经济·资源·发展”和“历史·思想·文化”四个主题进行排列。提要的内容包括书目信息、书影、提要和作者简介。如收录同一作者的两部或两部以上著作,则只在部著作的提要下对作者进行介绍,其余从略。附录部分为书目,按语种分为英、日、法、韩、俄、意、德、匈八类。其中,数量较多的英、日文书目按“外交·国防·安全”“政治·社会-环境”“经济·资源·发展”和“历史·思想·文化”进行主题分类,数量较少的其他语种的书目则不再细分。
-
汉江文化史刘玉堂 刘庆平 主编本丛书以汉江文化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以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对象,再现了几千年来汉水流域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壮阔画卷。本丛书共分8卷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主要内容涉及汉水流域的环境与资源、神话与传说、思想与学术、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技、城市与建筑、商贸与交通、水患与水利、军事与战争、移民与人口、民族与宗教、风尚与民俗等内容,全面的再现了汉水流域的文化风貌,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汉水文化面貌的著作。本书为第五卷宋元卷。
-
山东海洋文化古籍选编李伟刚, 郭学东, 谭汗青 主编《山东海洋文化古籍选编》是对于明清时代四部山东海洋文化古籍的整理与编校,古籍内容涉及明清时代山东的海洋崇拜、海洋地理、海洋诗文、海洋防守、海洋鱼盐等诸多方面。本书对古籍的标点、文字的校勘、文章的分段、目录的整理、版本的说明和作者的简介等进行了整理。部是明代嘉靖年间大学士毛纪编写的与海洋崇拜与祭祀有关的《海庙集》。《海庙集》一书将明代嘉靖以前有关东海神庙的圣旨、祭文、碑记、诗文尽收于一书之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第二部是清代康熙年间青岛本地文人纪润(今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人)所撰写的崂山游记《崂山纪略》。此外,收录了清代乾隆年间所编纂的《山东海疆图记》、民国平度文彦王崧翰所撰写的《胶东赋》。
-
中国风俗史张亮采暂缺简介...
-
道不可离付金财中华文明奠基于先秦时代,先秦经典《大学》《中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心的重要载体。因为历史局限性,宋儒对它们的解释背离了初心。引佛入儒,以禅解经。宋明理学颠倒本末,误读《大学》《中庸》,谬种流传,至于今日。重新发现《大学》《中庸》本义,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时不我待。因为初心即本心、正心,返本方能开新,守正方能创新。《大学》《中庸》本为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书,终目标是天地位万物育、国治天下平。宋明理学割裂内圣和外王的联系,割裂家和国的联系,其内圣目的是谋取士绅们的宗族幸福,无视国治天下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发挥作用,必须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理学盛行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全面彻底的改变,只有透过理学重新认识理解先秦儒家才能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结合起来,发挥实实在在的积极作用。
-
形象的趋同与内涵的嬗变常艳本书以汉代至唐代中外美术交流为线索,对早期珠饰、玻璃器皿、联珠纹以及唐代瓷器对外影响等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呈现出汉唐美术与西方文明交流、联系的路径和特点,阐述了汉唐中外美术交流的来源和影响。本研究展示了一个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传播、吸收与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料和历史依据。书中涵盖了中外实地考察资料,尤其是海外博物馆藏品信息,丰富了视觉艺术的感知。
-
落幕与诞生[俄]利季娅·瓦西里耶夫娜·科什曼对于俄国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它的觉醒时代。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化成果包罗万象,关注的问题、思想艺术倾向以及社会功能都更为复杂多样。本书可谓呈现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盛景,既介绍了中小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图书出版、定期刊物出版、社会文化和城市居民个人生活情况等,同时全方位地描述和评论了城市和乡村的历史及文化变迁,包括城市休闲文化、农村社会习俗、农业技术改良、农民受教育方式、手工业发展、贵族庄园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