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唱得梨园绝代声云德,傅谨 著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大树上的一根枝条,它像其他分支一样,从中华文化的主干上汲取着生长的养分,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绿意。虽然历史上曾经出现不少内容消极、思想低下的剧目,但中国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主流仍然是积极正面、健康向上的,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作者均为全国政协委员、戏曲专家,围绕戏曲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传播研究展开,是一部探索如何让戏曲焕发时代风采的研究。
-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蔡立辉 著专著《基于大数据的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从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和新文科建设理念上,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抓住大数据、社会舆情和智能化决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了社会舆情生成、发生、发展、演化、爆发和衰退的内在机理和职能化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舆情监测系统、社会舆情分析系统、社会舆情研判模型,构建了多部门协同化、智能化社会舆情治理决策模型,实现了社会舆情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舆情分析、舆情展示的智慧化,实现了社会舆情信息抓取全面及时、信息抓取准确、提供预警和导控等决策支持。专著从社会舆情治理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和协同化、社会舆情治理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社会舆情治理方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社会舆情治理行为过程的程序化和法治化、社会舆情治理结果的效能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
摩尼教非汉语文书研究芮传明3世纪中叶,借鉴多种古代宗教文化的摩尼教创建于波斯,嗣后沿丝绸之路东传中亚、中国内地。其兴盛于唐代,宋代以降日逐凋敝,至今只有少量遗痕残留在东南沿海的民间宗教里。其兴衰与传播过程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本书对多种摩尼教非汉语古文献做了详细译释和研究,语种涉及叙利亚语、中古波斯语、阿拉伯语、粟特语和突厥语等。首次较为系统地为中文学界提供了珍贵的摩尼教文献资料,也为摩尼教研究提供了若干具有启发性的新观点。
-
语文应用散论苏培成《语文应用散论》属“咬文嚼字文库·名家书系”,作者苏培成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参与了党和政府推动语文现代化、规范化的多次运动变革并做出贡献。书中收录苏培成先生四十多篇语言学研究文章与札记,内容关涉语言政策、字词理据、汉语拼音、简繁转换、语坛往事等,有助读者了解我国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与专家意见,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
-
多视角下的北京胡同魏光奇全面的方式,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前世今生,用独特的京味语言记录了北京胡同的古今风貌,把胡同的青砖灰瓦、犄角旮旯、生活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本书反映了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市场状况、消费特征、产业走向以及区域格局,力图让境内外旅游主管部门、相关旅游企业与研究机构能够获得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全面而深入的信息。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新冠疫情暂时切断入境旅游的增长通道、保障安全的同时积极谋划入境旅游未来发展、疫情冲击下的市场主体积极开展自救、新冠疫情下目的地营销工作的“不变”与“变”、构建安全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等内容。各级旅游部门和市场主体要看到2022年入境旅游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 要依托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 ,进一步抓好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为入境旅游目的地注入科技、文化、艺术、美食等新内涵。
-
中国古代经济战略思想与实践王德忠 著本书自研究至成书,耗费十余年时间,修改十余遍,于2020年4月全部完稿。总体约28.5万字,形成“1+7+1”内容结构,即:一篇序言、七章内容,一篇后记。本书定位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在于,截止目前,尚无作者系统、深入做该项研究工作。因此,本书新颖,而且致力于填补研究空白。与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钱穆先生的《中国经济史》等著作相比,本书是从战略新视角切入,故而差异大。 本书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三个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战略,故而本书具有历史价值、经济研究与实践参考价值与战略借鉴价值。由于战略涉及全局性、长远性与根本性,故而本书通过崭新视角确保内容创新,通过战略思维确保思想高度。
-
缩小数字鸿沟与反贫困实践研究罗廷锦 著本书从数字鸿沟的角度,应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数字鸿沟和相对贫困综合指数,深入剖析数字鸿沟与贫困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关系,以及对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缩小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不但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的决策提供参考,且用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
-
和顺图书馆耿达和顺图书馆位于中国西南边城腾冲,创建于1928年,是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讲,和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乃是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历史缩影,甚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图景的集中呈现。就和顺图书馆自身发展而言,它经历了由私立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功能也不断扩展延伸;就和顺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变迁而言,和顺图书馆的产生发展是与地方乃至国家甚至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把和顺图书馆作为一个“微观世界”来考察,即走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内部,通过和顺图书馆这一“窗口”来探视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发展的社会镜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对和顺图书馆经验事实的发现和解释,本研究论证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和顺图书馆经历了从乡村内生型公共文化空间到行政嵌入型公共文化空间到共建共享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变:在自发生成阶段,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依赖于乡土社会的内部资源网络及其调适能力,主要是以立足乡土服务乡邦为宗旨;在政府主导阶段,政府通过政治嵌入逐步加强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管控,并按照事业单位体制进行管理。这期间由于政府借助一体化行政命令体系,建立起了科层式公共文化生产分配机制,资源向上集中。这虽然从体制上保障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有较稳定的经费来源,但同时也导致其“悬浮”于乡土社会,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脱节;在共建共享阶段,政府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体系建设,增强文化治理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鼓励社会参与,重视各方力量的汇入与整合,建立各方联动的协同机制,提升了综合效益。本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发展不仅依赖乡土社会自身的秩序生产能力,还依靠国家的制度供给和资源输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要基于乡土社会、政府行为、社会资源、功能转型、民众参与等要素,只有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与外部嵌入的建构性秩序有机耦合才能促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健康长效发展。
-
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刘沛林历史文化村镇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也由以往单一的实体保护迈向实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兼备的新时代。本书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确保历史文化信息提取的准确性,运用数字化方法确保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确保虚拟场景的逼真性,搭建云平台确保信息传播的畅通性,建立数据库确保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以此开发数字古村镇,激活文化遗产,推进网络虚拟旅游,带动数字文化创意,从而实现历史文化村镇遗产资源的广泛利用和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