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教育原理与工程: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
作者:黄景碧,黄钝国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ISBN:9787302332237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教育(教育、教学、学育、学习),可从多种视角阐述,《教育原理与工程: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紧扣当前信息时代背景,基于人类科技史上经典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整合提出了“信息互动系统”观,从“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全面阐述了“教育原理与工程”、“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教育研究原理与工程”。同时,概述了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探究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全书宏观与微观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数据与行为统一、定性与定量统一、教育现实世界与教育软件世界统一、教育思想与计算机面向对象思想统一、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学习统一的探究教育,期望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化发展。《教育原理与工程: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全新的方法论视角,期望能对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学育者的学习思维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暂缺《教育原理与工程:信息互动系统的视角》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引言:教育的“信息互动系统”观
1.1 教育的起源
1.2 教育的发展
1.3 教育的“信息互动系统”观
1.3.1 “信息互动系统”概述
1.3.2 系统的迭代性
1.4 小结
第2章 教育探究的“信息互动系统原理与工程”观
2.1 “系统原理与工程”框架
2.2 系统要素及其架构
2.2.1 要素/类型/对象:数据与行为、语言代码流程
2.2.2 架构/模式/结构/关系;数据读写与行为调用、语言代码流程
2.2.3 要素及其架构小结
2.3 系统过程及其状态
2.4 系统工程
2.5 小结
第3章 教育原理与工程
3.1 “教育原理与工程”框架
3.2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
3.2.1 教育是教育、教学、学育、学习的统称
3.2.2 教育与课程、教材;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
3.3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内容”要素、“教育方法”要素
3.3.1 实践、教育实践方法
3.3.1.1 教育行为的实践方法
3.3.1.2 教育数据的实践方法
3.3.2 技术、教育技术方法
3.3.2.1 教育行为的技术方法
3.3.2.2 教育数据的技术方法
3.3.3 科学、教育科学方法
3.3.3.1 教育行为的科学方法:讲授、思维引导、问题启发
3.3.3.2 教育数据的科学方法: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推断统计
3.3.4 情意、教育情意方法
3.3.4.1 情感态度兴趣
3.3.4.2 价值观
3.3.4.3 品德
3.3.4.4 审美
3.3.4.5 教育行为的情意方法:知之、好之、乐之
3.3.4.6 教育数据的情意方法:情意数据挖掘
3.3.5 哲学、教育哲学方法
3.3.5.1 唯物辩证观
3.3.5.2 辩证思维
3.3.5.3 教育行为的哲学方法:思之、辨之、悟之
3.3.5.4 教育数据的哲学方法:哲观数据挖掘
3.4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媒体”要素
3.5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者”要素、“学育者”要素
3.5.1 教育者、学育者的身心发展
3.5.2 教育目标
3.6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互动”要素
3.6.1 课堂教育、课堂学习
3.6.2 网络教育、网络学习
3.7 教育过程及其状态
3.8 教育工程;教学案例
3.8.1 教学分析
3.8.2 教学设计
3.8.3 教学开发
3.8.4 教学实施
3.8.5 教学管理
3.8.6 教学评价
3.9 小结
第4章 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
4.1 “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框架
4.2 教育软件要素及其架构
4.3 教育软件过程及其状态
4.4 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案例
4.4.1 教育软件分析
4.4.2 教育软件设计
4.4.3 教育软件开发
4.4.4 教育软件实施
4.4.5 教育软件管理
4.4.6 教育软件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教育研究原理与工程
附录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
文中注释
参考文献
1.1 教育的起源
1.2 教育的发展
1.3 教育的“信息互动系统”观
1.3.1 “信息互动系统”概述
1.3.2 系统的迭代性
1.4 小结
第2章 教育探究的“信息互动系统原理与工程”观
2.1 “系统原理与工程”框架
2.2 系统要素及其架构
2.2.1 要素/类型/对象:数据与行为、语言代码流程
2.2.2 架构/模式/结构/关系;数据读写与行为调用、语言代码流程
2.2.3 要素及其架构小结
2.3 系统过程及其状态
2.4 系统工程
2.5 小结
第3章 教育原理与工程
3.1 “教育原理与工程”框架
3.2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
3.2.1 教育是教育、教学、学育、学习的统称
3.2.2 教育与课程、教材;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
3.3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内容”要素、“教育方法”要素
3.3.1 实践、教育实践方法
3.3.1.1 教育行为的实践方法
3.3.1.2 教育数据的实践方法
3.3.2 技术、教育技术方法
3.3.2.1 教育行为的技术方法
3.3.2.2 教育数据的技术方法
3.3.3 科学、教育科学方法
3.3.3.1 教育行为的科学方法:讲授、思维引导、问题启发
3.3.3.2 教育数据的科学方法: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推断统计
3.3.4 情意、教育情意方法
3.3.4.1 情感态度兴趣
3.3.4.2 价值观
3.3.4.3 品德
3.3.4.4 审美
3.3.4.5 教育行为的情意方法:知之、好之、乐之
3.3.4.6 教育数据的情意方法:情意数据挖掘
3.3.5 哲学、教育哲学方法
3.3.5.1 唯物辩证观
3.3.5.2 辩证思维
3.3.5.3 教育行为的哲学方法:思之、辨之、悟之
3.3.5.4 教育数据的哲学方法:哲观数据挖掘
3.4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媒体”要素
3.5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者”要素、“学育者”要素
3.5.1 教育者、学育者的身心发展
3.5.2 教育目标
3.6 教育要素及其架构:“教育互动”要素
3.6.1 课堂教育、课堂学习
3.6.2 网络教育、网络学习
3.7 教育过程及其状态
3.8 教育工程;教学案例
3.8.1 教学分析
3.8.2 教学设计
3.8.3 教学开发
3.8.4 教学实施
3.8.5 教学管理
3.8.6 教学评价
3.9 小结
第4章 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
4.1 “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框架
4.2 教育软件要素及其架构
4.3 教育软件过程及其状态
4.4 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案例
4.4.1 教育软件分析
4.4.2 教育软件设计
4.4.3 教育软件开发
4.4.4 教育软件实施
4.4.5 教育软件管理
4.4.6 教育软件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教育研究原理与工程
附录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
文中注释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