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历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编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01

ISBN:9787508640372

定价:¥11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八国联军入北京,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自《中国历代战争史》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从上古到春秋时代,涵盖了从中国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向戌弭兵时期的战争史内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2册)从春秋时代到秦代,涵盖了从春秋时代后期到秦末农民起义中的巨鹿之战为止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春秋时代的晋楚、吴楚争霸,秦国经商鞅改革后的崛起及其并吞六国的历场战争,秦朝与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历次主要战争。《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从楚汉战争到东汉时代,涵盖了从楚汉战争到东汉一朝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楚汉战争,西汉前期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对西南夷和西域的开拓,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和东汉的建国战争,以及东汉对匈奴的战争等内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内容涵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年间的主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蜀吴猇亭之战(亦称夷陵之战)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尽在其中。《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内容涵盖司马炎建晋到东晋帝室式微刘裕登上政治舞台为止的中国古代战争史。包括了晋来吴之战、八王之乱后西晋在北方匈奴的冲击下灭亡,东晋建国,北方割据政权间的战争及它们和东晋间的战争如淝水之战,也包括东晋的各次内乱而引起的战争。《中国历代战争史》(第6册)内容涵盖刘裕代晋建立刘宋(同时期的北方政权北魏则在拓跋焘的统治下日渐强大)到北周统一中原为止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中国历代战争史》(第7册)内容涵盖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到隋末天下大乱,李密为王世充所败走入关(618年)四十年间的主要战争,隋开国——讨尉迟迥之战、北征突厥之战、灭陈之战、征高丽之战及隋末乱中李密起兵之洛阳争夺战等一系列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皆收录其中。重点讲述有隋一代之史事及历次战争,故针对性较强,对研究隋代之全貌颇有助益。《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涵盖了唐初李渊开国至武则天篡唐擅政一段时期的史事及战争。战役包括:唐开国之进取长安之战、平定北方群雄之战、平定南方群雄之战,以及唐初对外进行之诸战役。武则天篡唐后之对内对外诸战役也有涉及。《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讲述唐朝中后期之战争,具体包括:唐玄宗征奚、契丹、突厥等之战,安史叛乱之战,唐代宗、德宗、宪宗讨藩镇各战役,以及唐末寇乱诸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0册)起自唐末战乱、后梁朱温开国,终于后周世宗谋恢复大一统帝国,史称“五代十国”一段时期之主要战争。包括后唐开国、平蜀,契丹灭唐兴晋、灭晋,后汉开国,郭威代汉,周世宗谋恢复大一统等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讲述宋、辽、金、夏四朝之间战争及史事。内容涵盖起自赵匡胤篡周,终至宋徽宗灭辽、西辽建国及覆灭之间诸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2册)与11册同为讲述宋、辽、金、夏四朝之间之战争历史,时间段限有所交叉。主要战争包括:北宋平定内乱各战役、金灭北宋之战以及金侵南宋之诸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册)涵盖蒙古兴起至元武宗继位一段时期之战争。具体包括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灭克烈部、乃蛮部,灭夏、金诸次战争,蒙古西征、蒙宋之战,以及元初靖乱各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起自朱元璋开国,终于李自成覆灭。具体战争包括:明太祖开国、北伐、远征漠北诸战役、燕王篡夺帝位之战、明成祖北征塞外诸战役、土木之变战役、及明终后期平定内乱、攘除外夷个战役,明室抗日各战役也有涉及。《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5册)讲述起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终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即明末清初一段时期的战争。重点战役有:萨尔浒之战、后金五次迂道入关之战、南明帝抗清各战役、郑成功进攻南京及收复台湾各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6册)讲述清平定三藩至同治十二年平定甘肃回乱一段时期之战事。具体战役包括:清平定三藩、内外蒙古、准葛尔、回疆、捻党之战,及后来平定新疆、西藏各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7册)讲述清朝后期外征及被列强侵略之诸战役。具体包括:清征缅甸、安南之战,中英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北京之战、中法之战、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战。《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8册)讲述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全般时期之战争。具体包括:金田起义、奠都金陵诸战役,内乱及天京解围诸战役,安庆争夺战,及太平天国最终覆亡诸战役。本书亮点:一、专业视野,评论精彩军方专家的全面届入,使战争检讨有了全新的视野对战争的检讨,讲述每场战争时,最后部分即“申论”,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牧野之战的申论:编纂者经周密论证,认为姜尚助周王训练使用新武器——战车,阵法上亦有中央突破与两翼策应配合。战车速度快极,虽是堂堂之阵,而致有突袭的效果,做战之时,周军以寡敌众,当然志在杀伤,终致敌方前军崩溃。这种解读,既避免了“至仁”与“至不仁”这种无法穷究的论争,也给“流血漂橹”以崭新的解释。这种精彩解读俯拾皆是。二、重视地理,手绘地图:军方专家的参预,使本书对军事地理有一空前的重视:一是讲论战前形势时,必将双方地理地形做相当论述;二是绘制了近800幅完密的战争地图。历史是活动的流体,皆依附于凝固的山川大地,前人讲究“左图右史”,即意在不割裂这一体两面。离开地理地形讨论统帅和战将的高下智愚,既失公允,亦失凭据。本书地图,全系手绘,脱胎于军事地图,精确详密,自不待言,亦使本书成为一部让历史真正落到地上的大著。本书看点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个史迹斑斓、意气纵横的史学天地;一部承载得动中国绵长历史、完美展现先人“故智”的煌煌巨作。蒋介石手令编纂本书时,初衷是分发军中校官,以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军中校官,学识当然有限,故本书除开学术上的求真求善外,在结构上力求层层展开,语言则务求明晰如话。因史事浩繁,非精炼典雅之文字,难控篇幅,事实上,这种文白相杂的典雅之作,极为精彩,文风略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相当,绝无难读之虞。本书号为“历代战争史”,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历代有作为的君臣良将,皆在战场和政治上扬名立万,本书自始至终,皆以这两把手术刀解剖他们,而不以这六十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以阶级论来划分政治正确或不正确,或以忠奸智愚来将他们分门别类。编纂者抛弃意识形态和标签,务求将他们的政治智慧、军事天才和决然勇气,展示于读者目前。这种极务实的态度,延续了中国历代史家的真正传统。拨开云雾,朗月分外清洁;抛开浮荡,先人的智慧和勇气才显出分外的光芒。本书编篡者皆民族战争、国内战争的亲历者,亲见本民族濒于绝境,深知立国成事之艰难,对民族感情尤深,对战争的思考尤为痛切,形与笔底,则处处可见这种情怀。本书开卷即指明我先民之苦境,赞赏其战斗精神、手创之灿烂文化。全书之中,对先人均有极大尊敬,排列形势,让读者明了,他们智或有所不及,力或有所不逮,或深陷形势之绝境,失败者当中,不乏真英雄。读者藉此获得对先人的温情、对本民族的认同,获得人生的信心,懂得时时处处宽容他人。中国历史绵长,史事浩繁,非有大作,无以展现。本书作者名家云集,正是撰写宏大历史的最佳人选。要求得“故智”,却又拒绝大历史著作者,终难以如愿。这种悖论,表现于人生的时时处处——没有人能轻易获得知识,或是成功。二、对于军迷和军方人士: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旷世巨作,一堂饕餮盛宴。这套书,填补了《剑桥战争史》当中中国部分的空白,是一部沟通中国历代史作的大通史,因久历实战的将校的参预而精彩无伦。中国历代史家,绝少知兵者,对于战争,常怀有悲悯,不愿对战争做详密介绍,导致有关战争史迹,流散于各种典籍当中,而无专门史著。本书编纂者,将这些史迹,从典籍当中,细细搜选,一丝一缕,详加校订以期至当。21年艰苦卓绝,终沟通前史,成就这一绝无仅有之战争通史。是军迷和军界人士的不二之选。三、对于政界:本书堪称政治智慧的源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是一股力量,力量使用与否,在何处使用,却是政治家面临的问题。军事与政治,犹如双手和神经中枢。全书当中,对政治的重视,一在国际,一在国内。这是本书当中极为赞赏的“蓄虎在山”之政略——以实力压制敌方,而不轻试锋锐,正是求得国际和平、谋取国家利益的无上方略。今日国际,谙于此者屡得大利,眛于此者,屡见催败。国内政治始终是本书重视的一点。优秀统帅,始终能与豪杰同休戚,政令简而不繁,以公心推于万姓。文景因之大治,元代因之速朽,历代典籍皆屡见不鲜,只不如本书这样明确提出政治战略,而又解读得如此透彻。书中政治人物,或参预国际纷争,或以上御下,或以下侍上,或平级相处,成功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本书当中对政治人物的品评,极重视政治理想。政界人士细细揣摩历代政治人物的临事机变和政治理想,即可获得相当的政治智慧,和前行的勇气,从而成就自己,为国家谋得福祉。四、对于商界:这是一座充满财富的绵延群山。商场如战场,实非虚言。一公司和一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同行之间的竞争,人才的获取,人才的驾驭。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中国国际竞争较为透彻之时。春秋时齐桓公在管仲的指引下,透过纷繁芜杂的国际纷争,看到了华夏集团的命运,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从而联合诸夏,外抗夷狄,内息本集团内纷争,开启了春秋五霸的局面,本国所取得的利益,远超其他霸主。管仲堪比行业内极成功的先行者。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国家道德:不临驾与诸夏之上,不取诸夏之财富。透视时势和追求道德,是集团取得财富的最捷径。求得人才,礼遇和金钱不是唯一的利器。马援到公孙述那里,公孙述极尽礼遇,许以高官,马援断然离去;见到刘秀,刘秀便装接待,马援却决意追随。刘秀的长处,一在于自身的见事明彻,一在于屡申国家大义,极有担当。商界并非单纯的利场,以造福众人之心,以公道之心,贯彻于公司经营,或有意外的收获。人才的使用,是经营管理的大事。三国时钟会是一代名将,司马昭明知他野心炽烈,仍然用他伐蜀。他认为钟会不但才气过人,且在伐蜀的议论当中,态度最为坚决,有必胜之心。至于平蜀之后,如有反心,则归意甚坚的本国士兵必不为所用,蜀国沮丧之师必不堪用,料无成功可能。管理者在使用人才,不必执着于德才兼备。另外除本身才能外,其信心、决心也应考量。在商学兴起之前,世上本无商学,大家从事商学,无外对时事的观察分析,或是用前人“故智”。对时世的明彻可称“当下之智”,是横向的广度;后者则是纵向的深度。大敌当前之时,前沿广大、纵深厚实者,腾挪的余地越大。同理,同时拥有“当下之智”和“故智”,当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角度用以观察问题。本书叙论的战场和政治场,正是我们先人最为精彩的表演场,商业者行走其中,悉心留意,商业“故智”随处皆是。五、对于专家学者本书是极可靠的资料库,有专业的著史方法和史学观点。本书材料的采取,取法于《资治通鉴》。编纂者搜罗540余种典籍,然后漫行其中,将有关战史者尽行采撷,经军事专家和史家的共同认证后,才用于撰写之资。故本书不但资料丰宏,且史料均经仔细认证。本书当中,极重视时代形势和战前形势的叙论,战争的触发、决胜皆以此为依凭。每一论点的展开,皆以论据的铺开为前提。每一史学观点的得出,皆以强大论据为基础,并以战争原理相照映。论据、论点、史观层层相因,丝毫不爽,让读者感觉清晰如绘。本书史观,未受纤毫意识形态和标签化的影响,尽显军事家的专业性和一流史家的底韵,专家学者可将这些史观与自身的观点对照、碰撞,对史识史才当有良好的助益。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目录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上古~春秋(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2册):春秋(下)~秦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三国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两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6册):南北朝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7册):隋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唐代(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唐代(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0册):五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2册):宋辽金夏(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册):元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明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5册):清代(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6册):清代(中)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7册):清代(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8册):太平天国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 序言一 序言二 出版说明 第一卷  上古至西周时代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 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代之纷乱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 第二卷  春秋(上) 第一章  春秋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中原与戎狄荆楚之斗争一——齐桓公之霸业 第三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二——宋楚泓之战 第四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三——晋楚城濮之战 第五章  中原与荆楚斗争期间——晋秦殽函之战 第六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四——晋楚邲之战 第七章  晋国霸业复兴与晋齐鞍之战 第八章  晋国霸业与晋秦麻隧之战 第九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五——晋楚鄢陵之战 第十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六——晋悼公之霸业 第十一章  中原与荆楚斗争期间晋齐内讧之战 第十二章  向戌弭兵之会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2册)目录: 第二卷  春秋(下)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初期之战争 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之战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楚入郢之战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 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 第三卷  战国时代 第一章  战国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魏霸中原时期 第三章  齐霸中原时期 第四章  秦孝公之图强与商鞅变法 第五章  六国抗秦与苏秦合纵 第六章  秦惠文王之扩张与张仪连衡 第七章  六国抗秦与赵武灵王之变法 第八章  六国抗秦斗争间齐燕两国之混战 第九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一——南路伐楚之战 第十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二——中路伐韩魏伊阙之战 第十一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三——南路破楚拔郢之战 第十二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四——中路攻大梁之战 第十三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五——北路伐赵之战 第十四章  诸侯再合纵抗秦与二周之灭亡 第十五章  申论 第四卷  秦代 第一章  秦统一中国 第二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作战 第三章  统一后政治军事与经济之建设 第四章  北逐匈奴与边防之筹划 第五章  南征南越之战 第六章  秦末纷乱 第七章  秦之灭亡 结言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目录: 第五卷  楚汉战争史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齐之战 第三章  彭城会战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作战 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战 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 第八章  垓下会战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 第六卷  西汉时代 第一章  西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汉削平异姓诸王之战 第三章  汉削平同姓诸王之战 第四章  汉初对匈奴之战 第五章  汉武帝第一阶段征匈奴之战——诱击战 第六章  汉武帝第二阶段征匈奴之战 第七章  汉武帝第三阶段征匈奴之战——政治军事并用战 第八章  汉武帝第四阶段征匈奴之战——后期大决战 第九章  汉武帝开西南夷及灭南越朝鲜之战 第十章  汉宣、元二帝征匈奴之战 第七卷  东汉时代 第一章  东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更始灭新莽之战 第三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略定河北之战 第四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二——进取两京(长安洛阳)之战 第五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三——平定关东群雄之战 第六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四——平定隗嚣之战 第七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五——平定公孙述之战 第八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一——征匈奴之战 第九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二——征西域之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目录: 第八卷 三国时代 第一章 三国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群雄讨董卓之战 第三章 曹魏开国之战一——破吕布与定都许昌之战 第四章 曹魏开国之战二——官渡之战 第五章 东吴开国之战——孙策开拓江东豫章 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第七章 刘备开国之战——袭取蜀汉之战 第八章 吴蜀争夺荆州之战——荆州及猇亭之战 第九章 诸葛亮伐魏之战 第十章 魏灭蜀之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目录: 第九卷 两晋时代 第一章 东西晋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晋平吴之战 第三章 匈奴刘汉之开国及其灭西晋之战 第四章 后赵石勒开国之战 第五章 东晋内乱之战 第六章 慕容燕开国及桓温灭蜀之战 第七章 燕晋乘乱伐赵及苻秦建国之战 第八章 桓温北伐——伐秦伐燕之战 第九章 前秦统一中原——灭燕之战 第十章 前秦统一之诸战役及其灭亡 第十一章 拓跋珪兴魏及其扩张之战 第十二章 桓玄篡晋及刘裕复晋诸战役 第十三章 刘裕灭南燕及平定内乱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6册)目录: 第十卷 南北朝时代 第一章 南北朝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刘裕灭后秦之战及篡晋 第三章 拓跋魏统一北方之战 第四章 南北朝之战争一——宋北伐之战 第五章  南北朝之战争二——魏宋相互攻伐战 第六章 宋内乱之诸战役及其灭亡 第七章 南北朝之战争三——魏伐齐之战 第八章 南北朝之战争四——魏梁之战 第九章 魏末内乱诸战役 第十章 东西魏之战 第十一章 侯景乱梁之诸战役 第十二章 周统一中原——灭北齐之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7册)目录: 第十一卷 隋 代 第一章 隋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隋开国——讨尉迟迥之战 第三章 隋北征突厥之战 第四章 隋灭陈及平定江南余乱之战 第五章 隋炀帝征高丽诸战役 第六章 李密起兵与洛阳争夺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目录: 第十二卷 唐 代(上) 第一章 唐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唐开国之战一——进取长安之战 第三章 唐开国之战二——平定北方群雄之战 第四章 唐开国之战三——平定南方群雄之战 第五章 唐初对外战争之一——征东突厥、薛延陀、回纥诸战役 第六章 唐初对外战争之二——征吐谷浑、高昌、龟兹及西突厥诸战役 第七章 唐初对外战争之三——征高丽、百济诸战役 第八章 武后擅政及其对内对外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目录: 第十二卷 唐 代(下) 第九章 唐对外战争之四——玄宗征奚、契丹、突厥、吐蕃及突骑施之战 第十章 安史叛乱之战 第十一章 代宗讨藩镇之乱各战役 第十二章 德宗讨藩镇之战 第十三章 宪宗平定藩镇诸战役 第十四章 唐末寇乱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0册)目录: 第十三卷 五  代 第一章 五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后梁之战 第三章 后唐开国之战(一) 第四章 后唐开国之战(二) 第五章 后唐平蜀之战 第六章  契丹灭唐兴晋——晋安寨之战 第七章 契丹灭晋与汉开国 第八章 后汉开国及讨关西三叛之战 第九章 郭威代汉及周汉高平之战 第十章 周世宗谋恢复大一统帝国之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目录: 第十四卷 宋、辽、金、夏(上) 第一章 辽、宋、金、夏全般形势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内叛诸战役 第三章 宋平定南方各国战役 第四章 宋辽战争 第五章 宋夏百年战争 第六章 金灭辽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2册)目录: 第十四卷 宋、辽、金、夏(下) 第七章 北宋平寇各战役 第八章 金灭北宋之战 第九章 金侵南宋之战一 第十章 金侵南宋之战二 第十一章 金侵南宋之战三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册)目录: 第十五卷 元 代 第一章 元开国前东亚高原之一般情势   第二章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战役   第三章 铁木真灭克烈部王罕之战   第四章 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   第五章 五征西夏之战   第六章 蒙古侵金之战一——边堡塞内诸战役   第七章 蒙古侵金之战二——黄河以北诸战役   第八章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   第九章 蒙古西征之一——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诸战役及初期四大汗国之建立   第十章 蒙古西征之二——拔都西征欧洲诸战役   第十一章 蒙古西征之三——旭烈兀征木剌夷、报达诸战役及后期四大汗国   第十二章 蒙宋战争之一——蒙古二大汗侵宋各战役   第十三章 蒙宋战争之二——忽必烈灭宋各战役   第十四章 元初靖乱各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目录: 第十六卷 明代 第一章 明代全般大势     第二章 明太祖开国诸战役     第三章 明北伐统一及远征漠北诸战役     第四章 燕王篡夺帝位之战     第五章  明成祖北征塞外诸战役     第六章 土木之变战役     第七章 宪、武二朝平定内乱诸战役     第八章 明世宗攘外战役之一——抵御俺答入侵各战役     第九章 明世宗攘外战役之二——东南沿海抵御倭寇战役     第十章 明室援朝抗日战役     第十一章 明末流寇之乱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5册)目录: 第十七卷  清代(上) 第一章  清代全般大势     第二章  萨尔浒之战     第三章  辽沈及广宁之战     第四章  宁远及锦州之战     第五章  皇太极征朝鲜之战     第六章  后金迂道袭燕京之战     第七章  后金五次迂道入关及松锦之战     第八章  南明诸帝抗清各战役     第九章  南明郑成功抗清复明漳厦之战     第十章  南明郑成功进攻南京战役     第十一章  南明郑成功东征台湾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6册)目录: 第十七卷  清代(中) 第十二章  三藩反清复明战役     第十三章  清平定内外蒙古之战     第十四章  平定准噶尔战役     第十五章  乾隆平定回疆之战     第十六章  平定西南苗瑶及大小金川战役     第十七章  平捻之战     第十八章  平定陕甘之战     第十九章  光绪平定新疆之战     第二十章  平定云南之战     第二十一章  平定西藏及征廓尔喀之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7册)目录: 第十七卷  清代(下) 第二十二章  征缅甸之战     第二十三章  征安南之战     第二十四章  中英鸦片战争     第二十五章  英法联军入犯北京之战     第二十六章  中法对越南独立问题之战     第二十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     第二十八章  八国联军攻北京之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8册)目录: 第十八卷  太平天国 第一章  太平天国全般大势     第二章  金田起义至奠都金陵诸战役     第三章  太平军北伐与西征诸战役     第四章  杨韦事变前后天京解围诸战役     第五章  安庆争夺战及苏浙诸战役     第六章  太平天国覆亡诸战役     主要参考书(资料)目录     修订版跋一     修订版跋二     附录一:本书前版编后志略     附录二:为“战略”正名释义     修订委员会人员简介     索  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