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材与法律考试
-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考点法条标示式法律法规汇编王培绿暂缺简介...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指导刘燕玲暂缺简介...
-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典型案例解析及常考法律文书集成李贵连暂缺简介...
-
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本卷的主要内容有:公布最高人民法院为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而制定的知识产权审判原则和指导意见;介绍知识产权工作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并提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思路;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介绍人民法院对请示问题的答复;介绍各地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积累的经验;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人民法院制作的具有参考性的知识产权的裁判文书。
-
司法考试数字条款研究李双元主编;李双元等撰稿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就是归纳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心得,帮助大家突破法条中的数字条款题的难关,引导大家积极思考、探寻数字规律,掌握数字条款。数字,散布于众多法条当中,可谓是星罗棋布,很零乱,难记忆,常令人心烦,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数字有如散落在地的珍珠,要想一粒粒地抬起来,就得有根“线”将它们贯穿起来。譬如,用“公司或企业成立的最低资本条件”这根“线”,就可将分散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学科中众多的貌似毫不相关的数字联系起来;又如,用“有关受理、审理案件的法定期限”这根“线”,就可将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二审案件、再审案件,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以及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的法定期间归纳起来。这样,就有了头绪。本书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分析方法——“符号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数字条款。譬如:将值得注意的重点一般均用“——”划出;将数字用“——”标出;凡“*****”号后的数字条款一般仅供参考,但带“第·····条”的条款除外;在条款中用“方框”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或突出重点,因而书中重点一目了然。初次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志,拿到本书之后立刻就会进入“角色”,避免走“陌生路”的摸索过程,必定节省不少时间;对于参加过司法考试的来说,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本书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大家做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工作,复习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重点法条导读刘东根暂缺简介...
-
退休与提前退休权益维护哈晓斯编本书以大量生活中实际发生或可能遇到的劳动纠纷案例为主线,配以权威专家评析和相应法律法规作参考,解答了有关退休与提前退休权益维护的65个问题。
-
以案说法曾宪义主编;林嘉册主编;金海军[等]撰稿侵权行为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物权法、合同法一起,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社会财产、维护交易关系的基本法律,而且,更肩负了保护民事主体人格利益的重任。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权利为本位的民法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当财产被侵夺、身体被伤害、姓名被冒用、人格被侮辱,人们开始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保护人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免遭侵害的基本法律规范就是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法体现了法律思想以人为本的宗旨,这一点我们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的变化就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以过错责任为原则,行为人只须对自己有过错的行为负责,无过错则无责任。但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问题,法律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本位取代个人本位而成为法律思想的主流。在侵权行为法领域,出现了无过失责任或严格责任。行为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均应对其损害结果承担民事责任。目前,无过失责任已广泛适用于工业伤害、工业污染、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责任等领域,并有效地解决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无过失责任成为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补充。我国有关侵权行为法的规定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章“民事责任”。该章规定了一般的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一般的侵权民事责任是侵权行为人以过错责任原则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侵害财产权、侵害知识产权、侵害人身权等。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是侵权行为人以无过失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危险活动致人损害,如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等;(2)因特定的主体致人损害,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损害,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等;(3)因特殊物致人损害;如产品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建筑物致人损害、动物致人损害等。本书编写以《民法通则》的规定为依据,通过对每个案例的分析来阐述相关的法律规定,使读者能从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中,了解到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知悉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可以获得哪些法律救济。没有权利的主张和救济,就没有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们能拿起法律之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
-
物权法梁慧星,陈华彬编著第二版说明:按照大陆法系民法理论,规范财产关系的法律为财产法。财产法分为物权法与债权法两大部分。物权法是规范财产的归属关系和利用关系的法律,债权法是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主要是市场交易关系)的法律。从1979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规范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较早受到重视。1984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这时起,民法学界开始将研究的视角移向物权法。1992年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立法机关遂将物权法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决定制定中国物权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撰写了《物权法》教科书作为“九五民商法系列教材”之一种,并于1997年9月出版与读者见面。从本书第一版出版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物权法的立法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三个物权法草案,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设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及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物权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物权法专题研究著作纷纷面世,使物权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银荣景象。此外,从1997年到现在的五年间,国家立法机关也颁布了若干物权法方面的单行法律、法规。这一切,标志着中国的物权立法与物权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现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物权法》教科书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我们尽可能地将现有的物权立法成果予以吸收、纳入,同时也反映了五年来物权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以及法院对物权案件特别是房地产案件审判的实践经验,因而可以说是一部反映现有物权法研究水平的著作。本书修订版由梁慧星和陈华彬亲笔完成。尽管修订者本着对科学、民主与法治的追求,对人民、民族和国家负责的精神,倾力以赴,但限于学业未精,加之物权法与经济体制关系密切,各项制度事关重大,不是学者所能决断,因而所提出的设计和对策不敢说都切合实际。所以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尚析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02年12月1日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物权法的意义第二节物权法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中国物权法的制定第二章物权的意义第一节物权的意义第二节物权的特性第三节物权与债权第三章物权的客体第一节物的意义第二节动产与不动产第三节主物与从物第四节原物和学息第五节特种物第四章物权的种类第一节物权法定主义第二节物权的种类第五章物权的效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物权的排他效力第三节物权的优先效力第四节物权的追及效力第五节物权请求权第六章物权变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物权行为第三节物权变动第四节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第五节物权消灭的原因第七章所有权通说第一节所有权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所有权的变迁与演进文第三节所有权的权能第四节所有权的限制第五节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第六节取得时效第八章土地所有权第一节土地所有权的基础理论第二节土地的单独所有与共同所有第三节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第四节从土地法到空间法――空间权法理的产生与发展第九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一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础理论第二节专有所有权与共有所有权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第四节建立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第十章不动产相邻关系第一节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基础理论第二节土地相邻关系第三节建筑物相邻关系第十一章动产所有权第一节善意取得第二节遗失物的拾得第三节埋藏物的发现第四节先占第五节添附第六节货币所有权第十二章共有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共同共有第三节按份共有第四节准并有第十三章用益物权概述第一节用益物权的意义第二节用益物权的社会作用第三节用益物权的种类第十四章基地使用权第一节基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第二节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存续期间第三节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第四节基地使用权的消灭第五节空间基地使用权(区分基地使用权)第十五章农地使用权第一节农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第二节农地使用权的取得第三节农地使用权的效力第四节农地使用权的消灭第十六章邻地利用权第一节邻地利用权概说第二节邻地利用权的取得第三节邻地利用权的效力与消灭第四节空间役权(空间邻地利用权)第十七章典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典权的取得第三节典权的期限第四节典权的效力第五节典权的消灭第十八章_担保物权概述第一节担保物权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担保物权的种类第三节担保物权的特征第十九章抵押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抵押权的取得第三节抵押权的效力第四节抵押权的消灭第五节特别抵押权第二十章质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动产质极第三节权利质权第二十一章图置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留置权的取得第三节留置权的效力第四节留置权的消灭第五节特殊留置权第二十二章非典型担保第一节非典型担保的意义第二节让与担保第三节所有权保留第二十三章占有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占有的取得第三节占有的效力第四节占有的保护第五节占有的消灭与准占有主要参考著作.
-
司法考试过关必备宝典李新天主编;王育[等]撰稿本书主要内容共分四编:第一编:总结和展望。本编在对2002年司法考试试题和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对2003年司法考试命题趋势作出了预测,指出了考生须注意的问题,对考生的复习备考和把握司法考试的特点具有指导作用。第二编:司法考试知识点串讲。本编以2003年司法考试大纲为基础,对法学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点进行了浓缩和加工,旨在帮助考生掌握司法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应考理论知识。第三编:司法考试重点、难点详解。本编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以“抓大放小”为原则编写,直接以应考法条和司法解释为基础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重点法条和司法解释。第九章为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探讨,选取了几个社会热点问题,从法律的视角进行解读,供考生在复习时参考。第四编:1999-2001年律师考试和2002年首次司法考试真题训练。通过训练,检测自己的复习水平、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