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材与法律考试
-
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法律职业道德高其才备考司法考试必须的三种资料——历年真题、法理、法条,市面上并不少见,但却分散于不同的图书中,用起来极不方便。为帮助考生提高备考效率,我们组织司考辅导专家编写了《2006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本书不同于其他司考应试资料的特点,在于把真题(2000—2005)、法理、法条按司法考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一本通达。而支撑这一特点的,是它的体例和撰稿人。一、关于撰稿人本书的撰稿人都是司法考试辅导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保证稿件的质量,每位专家只负责自己学科领域稿件的撰写。二、关于体例本书由最近一年真题水平自测、基本法理、相关法条、历年真题四部分构成。最近一年真题水平自测——揭示命题思路。准确自我评估最近一年真题水平自测放在每节标题之后,是考生接触知识点前对自己应考水平的评估。通过做题,就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司考命题思路和角度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考生可以据此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针对性复习。基本法理——体系完整。重难点突出基本法理严格按司法考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编写,利于考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全面系统地掌握司考要求掌握的知识体系。在对基本法理进行全面阐释的同时,通过旁注对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作标注提示,方便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完成对重难点的强化记忆。相关法条——收录全面,标注关键相关法条是现有法律框架对基本法理的体现和支撑,放在基本法理之下,一是有利于法条法理相互印证,二是方便查询。为简化对法条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用波浪线对法条中的关键词作了标注。历年真题——把握方向。强化巩固历年真题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从真题的角度体现常考的知识点;二是揭示命题角度和思路;三是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生可以据此评估自己的备考效果,以适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四是通过做题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注:最近一年真题水平自测中出现的题目历年真题中不再重复。最后要说的是,《2006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秉承一个核心编排原则,即一切以考生备考的便捷和高效为出发点,我们期待您的认同,衷心祝愿飞跃成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
-
2006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文书论述案例应试指导中国法制出版社暂缺简介...
-
民事案例研究安宗林本书编写的体例是将全书分为九编,共三十三章,每章中分为三节。其中第一节的内容为概述本章案例分析所关联的基础法律知识和原理、归纳实践中形成纠纷的类型、本章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的内容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的示范性分析;第三节的内容为提供给学生在课堂及课外练习用的习作案例。本书编写的逻辑思路是从具体案例出发,提出问题,然后从学理上进行分析,结合民事法律的规定进行研究,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我们在编写本书时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所选案例力求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第二,典型案例分析中的案例及习作案例的选编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第三,案例分析注意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第四,案例分的注重培养学生把握案例的关键点,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民事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
-
2006国家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中国法制出版社暂缺简介...
-
法理学姚建宗从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以来,我做了十余年的法律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法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从同学们——当然还包括那些并非正式授课对象但依然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的本校与非本校的、法律专业或者非法律专业的各年级本科生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向我表达的种种疑惑与提出的各种问题中,我在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我国目前千篇一律的“法理学”教科书的不满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作为学生所具有的与我作为法学理论专业课程教师所同样具有的对我们的《法理学》教材的共同感受。那就是:第一,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基本上是板着面孔的教条式的说教,它要我们记住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由强式“论断”方式所形成而没有真正的“论证”的各种“真理”性的“知识”性的命题;第二,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显得极为骄纵、霸道而专横,它高高在上,并因其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而显得冷漠世故——与我们这些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真实生活距离太远;第三,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千人一面,并不具备独立与自主的学术立场,也很少有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理论阐释力,在很多情况下它基本上是现实政策的一种理论性的法律话语注解或者法律话语转换,话很多但虚妄之词与霸权话语不少,因而相当无趣。因此.在90年代中期参加的一次在长春举行的由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吉林大学法学院的郑成良教授主持编写的《法理学教学大纲》的讨论会上,我提出了彻底改变我们的《法理学》的教材内容设置与教学重心安排的意见,即,改变以“法学知识传授”为主要特色的《法理学》,而变为以对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为核心与重点内容的《法理学》。但遗憾的是,我的意见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与会专家的认可,大家认为我的意见理想性的成分太多而且技术操作也太困难因而不可行。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一直坚持自己对《法理学》基本功能的看法,即,作为法律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法理学”,其在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主要的并不在于为他们“提供有关法律的知识”,而在于为他们“灌输基本的法治理念”、“传播现代法律的精神”、“培育职业法律思维”、“塑造理想的法律职业人格”、从而使他们“具备优良的法律头脑”。所以,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对“法理学”教科书进行了从内容到体系结构的“个性化”改革。本书就是这种教学改革的一个初步的总结。我之所以说本书是对我的“法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总结”,是因为:首先,本书力图弱化“法理学”的“教条化”与“说教”味,使之回归“理性”而“说理”。大体说来,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我本人对作为教科书的《法理学》的基本看法,反映了我理想中的《法理学》教科书的大致思路与框架结构的总原则——注重对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知识的传授”只能居于次要地位(主要应当有各个部门法学来承担和完成)。所以,纯粹的正式的“法理学”的内容在本书中被高度压缩,篇幅也减少了很多,《法理学》教科书的正式内容就由“厚”变“薄”了。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为了给教师“个性化”地讲授“法理学”和学生自主地自学“法理学”留下更大的发挥与思考的空间。其次,本书力图改变“法理学”的“僵硬”面孔,使之“生动”、“和蔼”而“有趣”。本书在一些章后所附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部分,辑录了以学术随笔、[1]学术论文与著作节录(中英文)、网络新闻、司法解释、英文的案例(判决书或者法官的判决意见与异议意见)。这一部分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体悟“法理学”的热情与兴趣,更主要的考虑是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内容”的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并使自己得到“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与训练。再次,尽管只是一个极其初步的尝试,但本书的现有结构与内容安排的主要目的确实是力图使“法理学”回到真实的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中来,使“法理学”“生活化”。我希望尽可能地使学习“法理学”的同学逐步明白:“法理学”的根基就在我们所过的平实、真切而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它们离我们很近,那些远离我们的真切的生活的所谓“法理学”只不过是些“僵死”的东西,既无真正的“理论”内涵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法理学”的“学习”是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我们的真实的生活中去逐步体验、回味和领悟的。而这样的一个体验、回味和领悟“生活之理”与“法律之理”的过程,并不仅仅只是《法理学》课程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对各种部门法学的学习,以及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还必须包括在生活本身中进行的以经验为内容的学习,这样,修习法律者,就既可以明辨“生活之理”,又懂得法律运用的“法律之术”(Art ofLaw),还深谙“法理之学”(Jurisprudence)。如此,我们就可以说修习法律者具有的“法律的头脑”和“法律思维”的能力。我之所以说本书是对我的“法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初步”的总结,是因为还有如下的工作本书还没有做到或者做好:首先,虽然我本人对于我国现行的各种《法理学》教科书以及“法理学”的课程教学安排并不是那么满意,但是,要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法理学》教科书确实太困难——比起写作个人专著来困难要大得多、也多得多,我本人对自己的这部《法理学》教科书也很不满意——不仅仅是体系结构而且还包括具体内容。比如,本书原来的设计就有“法律文化”一章,但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在正式写作中决定暂时排除这一章,待今后考虑成熟后再补充进来。其次,由于本人对于当代中国的司法案例研究不够,只好暂时放弃精选一些当代中国的司法案例作为本书一些章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的内容的计划,这一工作也只有等待今后逐步加以完善了。再次,虽然在总体上本书也考虑了各章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的内容与本教科书该章的内容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但本书在这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的安排,其更加精致化的思考与安排也只能有待于今后的逐步完善。特别要加以说明的是,在“阅读与思考材料”中收录的本人的随笔,其所涉及的社会事实情况如今可能已经有所改变,但为表明我写作这些文字当时的客观情况的真实以及保持这些文字的历史真实,我在收录这些文字时未做任何改动。最后,本书也没有安排专章介绍西方法理学主要流派——主要因为在吉林大学我们有专门的一门课程《当代西方法哲学》来承担这一任务,这是本书的一个缺陷。我本人倾向于在今后的修订中,本书也同样不设专章但将西方法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融入到相关章节的内容中加以介绍和分析,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上述想法,也正是想借此表达我作为编著者的真诚希望:希望读者诸君、各位同仁对本书提出你们的批评意见,你们的批评意见对我进一步修订本书真的非常关键和重要。
-
中国律师制度与实务徐国忠 编著《中国律师制度与实务》是针对全日制法学专业和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本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是法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以邓小平的法治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宪法》和《律师法》为依据,结合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吸收了近年来有关律师法学和律师制度的研究成果,认真思考和门总结了法学教学和律师实务中的经验,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力求正确阐述我国律师制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用于法学专业各类学生作教材之用,也可作为学习律师业务知识的参考资料。
-
宇宙英雄奥特曼填色王世平暂缺简介...
-
刑事诉讼法刘玫,卫跃宁司法考试科目很多,对于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而言,准确高效地复习备考,是成功的关键,而慎选一本好的教材更是十分必要。 为了节省考生的时间,经过广泛调研,充分借鉴司法考试高分通过者的经验,按照备考规律及应试要求,约请全国司法考试辅导领域名师,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对应试知识进一步系统归纳,整理整合 编写体例简洁清晰,彰显实用效果。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一、导读。简介学科构架,指点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二、内容提要及体系表。提示重要内容,明晰学科体系,对最新修正、修改和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相关条文对比列表或加以说明,参照记忆。 三、重点讲解。在保持学科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突出考点。重点讲解考试要点,略讲一般知识,不讲不具可考性的内容,繁简得当,重点突出。 四、实例演练。每一重要知识点均设例题及答案解析,解疑释惑,辨析法理,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解题能力的迅捷转化。 五、历年试题。每讲附列涉及本讲内容的司法考试(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了解命题规律, 把握命题特点。 另外,附有本学科必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目录,指引考生重视结合现行法律规定,扎实基础知识。 每一位司法考试考生都渴望得到名师的口传心授,悉心点拨,在此意义上,把他们亲力亲为的倾心之作编辑出版,无疑是广大考生的福音。同时, 这种集大成“一站式”教科书的出版,也是我们根据司法考试最新变化,及时满足考生备考需求,更好地服务考生一贯宗旨的最新奉献。
-
刑事诉讼法祝立明、杜佐东本书是2006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的训练题及解答。
-
怎样打婚姻继承官司夏阿江主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