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死刑案件证据调查与运用李文燕主编公正、公平,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法律则是此种追求的重要载体。法律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更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法律的公正与公平,除了源于立法公正与公平之外,为普通人所感知更多的,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后者包括两个方面,即执法公正、公平和司法公正、公平。法制本身的公正与公平,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法律实施中的公正与公平,没有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则再公正、公平的法律也只能停留在纸上,也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难以付诸于现实。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可以分为实体公正、公平与程序公正、公平。实体公正、公平要求司法人员就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作出的裁决或者处理结果是公正、公平的,而程序公正、公平,则要求司法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和公平的。没有程序公正、公平,要想达到最终的实体公正、公平,是极其困难的。程序公正、公平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坚持重事实、重证据的基本规则,坚决反对违法取证,反对和禁止执法、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刑讯逼供。实践证明,违法取证与刑讯逼供,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人认为,“不用大刑,焉得实供”,但是在“重刑之下,屈打成招”而产生的虚假证据,显然是导致工作失误的重要原因。
-
过失犯罪证据调查与运用李文燕主编本书内容包括:概述、过失投毒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失火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等。
-
刑事司法体制原理张建伟著本书共分20章,内容包括:“司法”界说,刑事司法权及其属性,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观念基础,保障刑事司法体制良性运作的五大诉讼机制,新闻舆论与司法公正等。
-
证据学论坛何家弘主编本书包括:前沿聚焦、网上对话、专论大观、学术沙龙、科技平台、实证研究、外法评介、书苑漫笔等专栏,收入有“试论认证的概念、内容和方式”、“论认证中的证据关联性”、“民事诉讼认证制度研究”、“论证据公开”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本社编本书中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包括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质证、证据的审核认定及其他。
-
法院文化研究丁义军,隋明善主编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在数千年传承不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法、重法的精神也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古代社会法律文化的精神旨趣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内容博大、义理精微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无法与近现代社会观念相融,故而在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最终解体,中国的法制也由此开始了极其艰难的近现代化的过程。如果以20世纪初叶清代的变法修律为起点的话,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制变革活动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在这将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一直充斥着各种矛盾和斗争,道路选择、主义争执、民族救亡以及路线斗争等等,使整个中国一直处于一种骚动和不安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变革在理论上会给法制的变革提供一定的机遇,但长期的社会骚动和过于频繁的政治剧变,在客观上确实曾给法制变革工作带来过很大的影响。所以,尽管曾经有过许多的机遇,无数的仁人志士也为此付出了无穷的心力,中国近百年的法制重建的历程仍是步履维艰。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宣告结束,中国人开始用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用更加冷静和理智的头脑去思考和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由此进入了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由经济改革带动的全方位民族复兴运动,也给蹉跎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法制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
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第1辑·总第24辑最高人民法法院刑一、二庭 编暂缺简介...
-
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美)唐·布莱克著;郭星华等译社会学知识可以应用于法律实践、法律改革、法理学和社会政策。本书的标题就是指自觉地将社会学应用于法律活动中,本书探讨了案件社会学对与法律本身的意义,并对纯粹法学理论的特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
司法权的法理之维孙万胜著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即法院享有的,对纠纷当事人的事实问题主张和法律问题主张依法进行判断,以维护法的价值的终局性权力。一个完整的司法权形态包含着纠纷、法官和程序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可以把司法权划分为国家本位型、程序本位型和目的本位型三种理想类型。司法权的理想在于,司法权能够在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价值范畴之间获得一种观念和制度上的统一,实现对司法权的现实的超越。实现司法权理想的途径在于司法改革,使司法权外部运动结构和内部运行结构合理化程度得到提升。让我们保持对司法改革的理性期待!
-
中国司法行政年鉴《中国司法行政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第十一次法制讲座。这次讲座的主题是:西部开发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法制保障。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讲座并作重要讲话。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法制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加快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调节西部在开发中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扩大对外开放,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充分发鳅治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建设就能真正健康、有序、优质地进行。江泽民总书记在讲座结束后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思想,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充件tlW它的深远意义,按照中央的要求,万众一帆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地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江泽民说,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关系广阔国土的开发,又涉及多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既要推进经济建设,又要实现经济、资源、人口、文化、环境的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很复杂也很艰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履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同时要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坚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西部大开发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峨民指出,要通过加强法治,推动西部地区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开发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特别要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行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依法开展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保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