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信息人的时代孙平 著随着电子政务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个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越来越多地以“信息人”的面目存在。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可以为我们带来效率、便捷与福利,但如果不能使用恰当的方式加强对个人信息权的保障,信息技术可能成为侵害个人权利的利器。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趋于透明化,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权不受侵害?以2018年5月实施的《通用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为代表的欧洲保障模式,以分散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权的美国模式,哪一个更值得借鉴?本书探讨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梳理我国现有立法背后的主导性思维,在对域外经验分析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系统性建议。
-
同舟共济高恩新 著现代中国面临的风险压力已经完全超yue了传统制度资源的限度,需要创新风险治理体系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多元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风险分散、责任共担的风险治理结构。本书从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合作分担救助责任的角度出发,结合跨国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在自然灾害救助、事故赔偿和救助、传染性疾病救助以及社会安全事件补偿方面的政策体系及政策变迁历程。通过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国别比较,本书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善后救助的风险分散和转移制度,在讨论制度借鉴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突发事件善后救助责任分担体系。
-
河南法治发展报告周 立 张林海 李宏伟 王运慧 著《河南法制发展报告(2018)》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会同本省公检法司的公职人员及相关学者共同编写。本书共分总报告、法治透视篇、法治改革篇、法治规范篇、热点案例篇五个部分。总报告,研究了河南法治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河南2017年来法治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主要问题的建议,并对2018年河南法治建设的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法治透视篇主要是对“金融调解机制”“银行业依法收贷” “慈善信托立法与实践”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法治改革篇要是对“河南发展农业保险”“基层央行行政执法指标评估”“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法治解读。法治规范篇主要是探讨了“河南银行业监管”“金融广告监管”“校园网络借贷”等几个金融实践中亟待规范的问题。热点案例篇中《2017年河南十大法治热点》是每年的常规题目,其他三篇分别是2017年河南法院民事、刑事、行政案例分析报告,这些真实的案例及对其进行的法理分析不仅反映了2017年河南法院在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果敢智慧,同时也让读者更了解司法审判,更相信司法,更拥护司法公信力。
-
《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互应影响之研究荣振华 著《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互应影响之研究是一个对公司法与司法制度进行交叉研究的领域。之所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因为公司法立法与其司法解释系列共同构建了公司法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内部组成是以何种关系来促进公司法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公司经济发展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为此,围绕着这个主题提出系列思考问题:公司法立法是否需要司法解释?其需求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之间应是何种关系?公司法与司法解释应以何种样态存在?是以并行不悖的方式营造公司设立、运营以及解散等法律环境?还是以良性互动的方式共同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书在采取实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类似主题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他国家地区相关领域的实然操作情况及理论发展态势,运用法学理论采取剥茧抽丝之方式为我们国家公司法与司法解释这一主题存在的这些问题逐一找寻可构建型方向。
-
中国仲裁法制改革研究张圣翠 著以1995年生效的《仲裁法》为主体的中国仲裁法制日益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各种弊端。在境外很多本已很完善的仲裁法制多次适时更新的背景下,我国现有仲裁法制越发阻碍我国仲裁业的竞争力。所以,尽快改革仲裁法制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本书《中国仲裁法制改革研究》是在作者主持的已结项的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成。 《中国仲裁法制改革研究》共由八部分构成。一部分说明本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指导理论;第二部分探讨我国规范仲裁机构法制的改革问题;第三部分研习我国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瑕疵,仲裁裁决关系规范以外的其他仲裁协议法制规范的改革问题;第四部分研究我国规范仲裁保全措施法制的改革问题;第五部分探讨我国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改革问题;第六部分研究我国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改革问题;第七部分探究我国涉外仲裁特别法制的改革问题;第八部分提出了修改现行《仲裁法》的建议稿并作出逐条说明和论证。
-
坐堂审案[英] 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 著,韩永强 译作者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工作(77位各级法官作为核心研究样本,作者对每人至少观察四天,在这四天里作者跟他们一起坐堂审案、吃饭、沟通交流等等,对个别法官甚至以流水账的方式逐日、逐小时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跟核心样本法官外的法官也有接触和交流),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主要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
-
检察调研指导贵族省人民检察院 编《检察调研指导:2017年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专辑(2017年第2辑)》以司法改革体制为主题,由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编辑,全书分为检察职权研究、检察改革聚焦、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观察评析、实证研究、检察争鸣等板块,聚焦司法改革前沿、紧跟检察改革热点、突出法学研究重点,内容新颖、大胆。
-
审判监督指导景汉朝,孙华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 编《审判监督指导(2016年第4辑 总第58辑)/中国审判指导丛书》为“聂树斌案”专刊,由编者按、法律文书、案件进程、媒体与专家评论及附件,共五部分组成:“编者按”是对聂树斌案的地位和意义的概括评价;“法律文书”部分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高院复查函、再审决定书和再审判决书;“案件进程”部分以时间顺序,收录了聂树斌案自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高院复查至河北高院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期间的报道与公告,其中听证会微博直播全文基本反映了聂树斌案的事实、证据及争议;“媒体与专家评论”主要由媒体评论和专家评论两部分组成,媒体评论倾向于聂树斌案的地位和意义,专家评论倾向于挖掘聂树斌案对今后办案的指导作用;附件中包括聂树斌案原审的两审判决书及聂树斌案大事年表,供读者参考。
-
比较劳动法学叶静漪 著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之一,劳动法学研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传统。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法学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纷繁交织。如何以理论研究回应现实挑战,以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大局,是摆在中国劳动法学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从这一问题出发,《比较劳动法学》引介了12篇文章,深入研究国外劳动法学的发展情况,提炼各国劳动法学发展的普遍经验和具体教训,作为我国劳动法学的参考,提出完善中国社会法学的方向。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了三个要点:一是原文的可信性,所选文章作者均为该国劳动法的主要学者,确保其论述准确、客观;二是法系的代表性,所选文章既包括德国、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主要国家,也包括英国、美国等海洋法系国家;三是国家的多样性,除发达国家以外,特别选译了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劳动法学的发展情况。
-
司法的困惑段厚省 著通常来说,司法程序拥有三重功能:1.通过庭审的展开,发现事实与寻找规范;2.吸收当事人不满情绪;3.为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提供行为预期。 实践中程序法未能发挥其功能,既有程序法自身的原因,也有程序法之外的原因。程序法自身的原因,体现为其在制度建构上欠缺合理性,规范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属于程序法的内在张力。具体又体现为程序法的认知向度张力;程序法的交往向度张力;程序法的空间向度张力;程序法的时间向度张力。程序法之外的原因,主要是程序法与程序法之外的实体法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程序法自身独立价值与我国保障实体法实现的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张力,可称为程序法的外在张力。 本书主要从以上程序法双重张力的产生、表现、后果、消解路径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程序法双重张力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解答司法中的这一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