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
刑法判例百选周光权 著本书以刑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结合阶层犯罪论的逻辑和理念,精选100个典型刑事判例,并对判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说理,对不同的学说进行梳理论证,注重建立刑法学说与案件处理之间的紧密关联。本书致力于缩小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距离,注重客观性思考、体系性思考和功能性思考的同步推进,通过对我国司法机关实际处理的大量案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熔前沿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于一炉,为刑法研究者按照刑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相关问题指引研究方向。同时,为司法实务人员提供更严谨的分析思路,得出妥当判决结论,以改变判决依赖司法解释的现象,使司法实务人员树立罪刑法定、刑法谦抑、人权保障等基本理念,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利。
-
企业税务筹划合规指南王永亮 著《企业税务筹划合规指南》是作者多年从事税务法律服务和税法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全书内容紧扣国家财税新政,聚焦企业涉税业务,深入讲解了企业常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进出口环节涉及的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合规管理与筹划要点,同时对企业税务筹划如何兼顾其他领域的合规要求进行了介绍。本书体例新颖,案例丰富,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与财税人员全面了解税务合规知识及涉税法律风险,使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 本书既适合从事财税工作的实务界人士和零财税基础的商务人士阅读,也可以作为财税培训机构与财经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指导用书。
-
证券违法犯罪案件裁判精要唐新波,赵玉来,王敏 著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已经深度融合到经济社会运行中,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随着证券、期货市场的大发展,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呈现出了日益严重的趋向。2020年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这表明政策面对证券违法犯罪释放出了“零容忍”的强烈信号。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也加大了对证券犯罪的打击力度。鉴于以上情况,本书选择了一些典型案例对证券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解析。
-
德国环境刑法[德] 保罗·克雷尔 著,张志钢 译作为环境刑法领域第一部中文译著,本书是观察德国环境刑法理论与实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总则与分则两个部分。总则部分在概述德国环境刑法历史与现状基础上,重点讨论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构成要件论、错误论、共犯论以及企业、环境行政部门公职人员的刑事责任等,这些问题是刑事责任一般归属问题在环境领域的特殊呈现。分则部分细致梳理《德国刑法典》第二十九章第324—330条d诸条文,既包括水、土地、大气等污染环境媒介犯罪,也包括制造噪声、垃圾处理、危险设备、危险物品交易、侵害保护区等犯罪。
-
北京仲裁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 著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主要收录中外仲裁、调解、工程评审等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的民商事理论性、实践性的论文或者介绍性文章。 本辑专题为第九届“北仲杯”全国高校商事仲裁有奖征文大赛获奖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送达、远程开庭、或裁或审仲裁条款、国际投资仲裁等业界广泛关注的实务问题,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这些论文充分体现了作者们独到的学术视角和活跃的学术思维。
-
我国控辩协商新论吴思远 著本书深入聚焦我国控辩协商的新发展,系统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的演变逻辑、实践样态、立论基础等重要问题,为推动控辩协商制度化与理性化提供了创新性的理论框架。结合多元社会科学方法与学科知识,本书尝试跳出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的局限,从程序之外、于程序之上研究程序,为学界提供了研究制度的全新思路。本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协商”核心内涵的阐释与剖析,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控辩协商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认识,提高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整体理解和动态把握。
-
刑事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研究石浩旭 著本书选择刑事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有效辩护与辩护有效性等诸多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呼应“审判中心主义”司法改革对辩护制度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视并优化整个诉讼环节中关涉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侦查力量、控辩力量、审判力量等权力与权利配置,从而推动程序性人权的有效实现,反向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最终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厘清有效辩护与辩护有效性等诸多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对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呼应“审判中心主义”司法改革对辩护制度提出的新的要求,重新审视并优化整个诉讼环节中关涉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侦查力量、控辩力量、审判力量等权力与权利配置。
-
中国减刑制度研究赵亮 著本书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减刑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特殊预防论、一般预防论与报应论对减刑的支撑,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上述理论对减刑限制的支撑。以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减刑权,发现减刑权可以分为减刑建议权与减刑裁定权,两种权力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使减刑得以顺利运作。本书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与监狱干警、法院法官等实践部门工作人员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我国实践中减刑问题进行调研,以对我国减刑现状有基本认识,为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本书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减刑制度概述、第二章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减刑限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减刑制度中的司法与刑罚执行、第五章我国减刑制度的现状、第六章我国减刑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污染环境犯罪治理的刑事司法保障陈冉 著本书将着重结合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裁判以及行政处罚为基础,重点研究环境犯罪认定中的具体疑难问题,对环境犯罪的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尤其针对环境生态的统一性,从三地区判决的量刑数据评估,确立规范化量刑,保证刑罚的效果。
-
中国民法典评注·规范集注杨巍 著,朱庆育,高圣平 编中国民法典已立,立法者的任务已经完成,留给司法者和学者的任务异常繁重。法律评注的写作本身就是法学解释论的展开,如何从体系的视角作出整合解释,这样的工作需要关心中国本土实践的学者作出更大的努力。《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图书就是一种尝试。 《中国民法典评注》是以中国民法典的法律适用为中心,旨在追求理性而正当的司法裁判,在此目标下兼及学术讨论并为立法提供可能参考的宏大学术著作。 《中国民法典评注??规范集注》属于《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图书之一种,是民法典条文规范群评注完成后,符合单独出版条件,以“辑”计序的评注学术成果。本书为第1辑,集中对中国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和期间法律条文逐一进行深入系统的规范解释,包括诉讼时效适用对象、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起算、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断、除斥期间、期间开始计算、期间届满等诸多内容。 该书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1.解释。对法条作出以适用为导向的正当解释。 2.整理。秉持客观立场,整理所涉法条的立法、司法与学术文献,在此基础上揭示通说或推动通说之形成。 3.评论。秉持理性态度,对所整理的立法、司法与学术文献作出分析评论。评论围绕所涉法条的适用展开,并给出作者的明确立场。 4.详备。尽可能覆盖所涉法条各种现实及可能适用情形,力求全面回应司法裁判之所需。 5.引领。对未来司法适用、学术讨论与立法具有引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