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
刑法全厚细冯江 著“收录全面、内容厚实、注解细致”是《刑法全厚细》的核心品质。本书含刑法的历次修正,立法与司法解释,涉刑司法性文件及行政法规等;收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要旨或要点;对现行有效的数百件司法文件进行了仔细辨析,甄别其实际法律效力,同时研讨、论证了各司法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并参考权威文献进行了专业的注解。本书第七版根据2021年3月以来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相关案例全面修订。
-
商标侵权判定指南袁春晓本书以商标法为依托,以作者办案实践为内容基准,根据自己累积的经验,从商标侵权诉讼的提起、侵害商标权的类型、商标侵权判定一般步骤、侵害商标权的抗辩事由、权利冲突类案件处理、商标侵权损失赔偿和其他问题 7 方面探讨商标侵权及其判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规定和抗辩原则,为商标律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论我国的特别减轻处罚制度程绍燕 著我国《刑法》第63条规定了特别减轻处罚制度,但是实践中特别减轻处罚的适用率非常低,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很少。通过概念辨析、历史梳理、实证调研、价值分析、实体条件和程序问题理论分析,发现特别减轻处罚制度具有矫正罪刑法定原则的不足、实现个案正义、实现情理法融合的价值,但是目前的法律规定并不合理,导致了该制度的人为闲置,急需改革完善。可将特别减轻处罚的启用条件相对细化为“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由于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较小,判处法定刑的低刑还是难以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的,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并可列举一些常见的可特别减轻处罚的情形。在程序上,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是短期改革的优选路径,长远而言,听证也是可考虑的监督方式。同时,通过对特别减轻处罚这种例外制度的实践分析,也发现了我国刑法量刑规定模式、分则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等的不合理之处,应进行完善。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研究郭枭 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并最终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由于承载着刑事诉讼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内核,律师辩护问题始终占据着学术研究的重要位置,成为任何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律师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平等协商的可靠保障和风险防范的必要措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则赋予了律师辩护问题深入研究的时代契机。因此,将认罪认罚从宽与律师辩护这一对“新老”制度组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夯实“新”制度的正当性基础,也可能使“老”制度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以程序法视域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挖掘和探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的理论根基和基础问题,并对域外法治国家类似问题进行当代考察,反思性地将研究问题划分为权利、方式和规范三个维度,以期为学术探索和司法实践提供帮助。
-
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王正志 著本书根据中国35个城市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围绕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指数、知识产权流动水平指数、知识产权综合绩效指数和知识产权创造潜力指数四大分项指数展开,比较分析分项指数下的具体指数,如产出效率、技术服务优势、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知识产权资本投入、知识产权科教投入、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等指数,对中国35个城市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作了综合评价,并推出了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指标体系。本书是各城市了解自身和中国整体城市知识产权发展概况的重要资料用书,是广大城市转变和提高管理理念、制度以及基础设施来提高知识产权综合绩效,夯实知识产权发展潜力,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读参考书。
-
知识产权保护实务技能综合训练郭鹏鹏,宋健,刘莉,包文炯,任小明 编《知识产权保护实务技能综合训练》由学者、审查员、资深法官撰写,是一本以实务为起点,从理论角度反思、分析案例,进而以理论指导案例学习的教材。全书以版权、商标、专利、刑事与证据实务为框架展开,共分为四章;每章均以真实案例为起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特定问题进行法律分析;结合现实问题,从理论层面对具体问题进行制度层面的分析与思考,以案例见制度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延伸分析和思考,通过案例研读和教学加强学生对相关法律的运用能力、实务操作能力。
-
人工智能时代的专利法研究刘友华暂缺简介...
-
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研究于海涌,黄泷一暂缺简介...
-
中国民法典评注 · 条文选注3朱庆育 著本书是“中国民法典评注”条文选注系列的第3册,收录评注作品12篇,分布于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内容包括:第157条法律行为无效之法律后果,第410条抵押权的实现,第420条最高额抵押权的一般规则,第538条撤销债务人无偿行为,第590条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免责,第679条自然人借款合同的成立,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第807条建工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第1022条第2款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第1067条第1款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第1184条侵害财产造成财产损失的计算。 “中国民法典评注”(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七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评注的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学术工程。 “中国民法典评注”(蓝色版)的撰写规划,将《民法典》全部1260个条文依规范意义脉络划分为90个规范群,作为写作单元。写作进程与发表出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规范群中的核心条文撰写评注,经评注工作坊集体讨论修改后,先行发表于法学期刊;第二阶段,对发表后的条文评注,结集出版《中国民法典评注·条文选注》,以“册”计序;第三阶段,对完成的规范群评注,符合单独出版条件的,以《中国民法典评注·规范集注》之名出版,以“辑”计序;评注撰写的最终成果呈现于第四阶段,届时,所有条文评注回归法典条序,出版以“卷”计序的《中国民法典评注·体系评注》。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并不严格区分,根据各部分的完成程度交替展开。 每一个民法条文,内有其规范目的,外有其所处体系,上有其学理依据,下有其实践发展。民法典评注是以每一个法条为基本对象,揭示规范目的以锚定体系定位,借助民法原理而观照实践得失,尽可能全面地涵盖该条文可能涉及的各类法律适用问题,并提供对应的答案。同时,评注还可以针对条文文义未及之处,借助民法原理和裁判智慧发展法律体系。 评注的写作结构分成四大部分:规范意旨、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与举证责任,力图统合所有相关的代表性著述、法律文件、司法判例等材料,全面整理法条之下的立法观点、学术观点与司法观点,以求穷尽法条之下的所有法律适用情形,为裁判提供依据。 评注对每一法条兼具条文解释、观点整理、法理评析、详备查询、前沿引领五大功能,通过深化对条文的理解,推动理性适用;通过理性适用,推动民法体系发展。不仅能助力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实务人士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与适用民法典,也能推动更为深入务实的民法教学与研究。
-
国家税收法律研究报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