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
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汇编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 著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明确提出:探索制定地理标志、外观设计等专门法律法规,健全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为推进地理标志立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系统梳理了地理标志领域的国内法律法规文件、国际公约、多双边条约,形成本书,以供地理标志领域的专家、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参考。
-
中国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研究黄玉烨,李青文 著本书阐释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模式、我国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原因、意义、原则、目标等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庭)的运行现状、取得成就以及存在问题,比较考察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知识产权法院的级别、管辖范围、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损害赔偿适用规则、临时禁令制度、民事和行政诉讼程序的衔接等方面的内容,提出我国应通过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明确知识产权法院的管辖范围、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模式的进程来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探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和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完善。
-
发明专利实审答复案例精选李文红,吴敏 著本书从“实战”出发,将逻辑推导、法律依据等作为发明专利实审答复中的核心要素,借助不同案例,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从新颖性、创造性及其他问题三个方面结合具体专利法规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修改及意见答复提出合适的处理方式。
-
民法系统论研究张君平 著本书是作者对近二十年民法教学心得体会与理论思考的总结。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从系统论原理的角度,来提示民法精神实质,解析民法体系的构成体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民法的根本宗旨与建构体系,为提升法治思维提供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民法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是以根本宗旨与原则为核心,以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为基本结构,以物权、合同、人格权、侵权责任等为基本子系统的完整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分为若干次级系统,每个次级系统又会由多个小系统构成。当然,以系统论为视角,并非把系统论强加于每个民法组成部分,不是给民法体系处处贴上系统论的标签,而是用系统论思维方法来更好地对民法精神与体系进行重新解构,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民法规范,更好地揭示与实现民法的精神要义,以期为促进法治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
知识产权制度下人工智能主体拟制路径研究徐慧丽 著本文主要研究人工智能主体拟制路径的理论依据与法律构建,并综合论证了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基于该路径为人工智能生成物提供法律保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提供妥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是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生成物在社会商业实践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二是为创造型人工智能的研发者与使用者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和充足的经济回报,以鼓励创新技术、创造性内容的使用、传播与改进;三是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资料,提升社会创新效率,*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整体改善。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主体拟制路径的必要性分析;人工智能主体拟制路径的制度构建等。
-
专业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王春明,裘钢 著本书介绍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在服务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开展科研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与运用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知识发现等研究方法,开展嵌入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服务实践,特别是梳理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和亚洲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政策、策略和制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并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来的专业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和服务经验。这些经验可为知识产权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对促进知识产权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民事法律文件解读人民法院出版社 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6号,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22年4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9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6月15日起施行。《解释》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依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释》共23个条文,分为一般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新类型案件、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部分法律适用问题。本辑重点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对《解释》的制定背景、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进行解读的文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法释[2022]14号)。为了正确理解和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和三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明确提起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和管辖法院,为不同主体提起公益诉讼的衔接作出制度安排,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2]5号)。为便于准确理解与适用两部司法解释,本辑还重点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其答记者问或解读文章。
-
知识产权民事快审典型案例仪军 著从编写体例来看,每篇案例评析包括“裁判要旨”“案件基本信息”“基本案情”“案件焦点”“裁判理由”“法官评析”等部分。其中,“裁判要旨”是案例的精华,是裁判规则的提炼,用精练语言集中展示出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裁判思路及规则。“法官评析”是对案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和裁判思路进行更深更广地剖析,进一步阐释了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思路。部分案例还梳理了相关法律观点的发展脉络,详细解释了采纳裁判中观点的考量因素,甚至包括对不同观点的公开和评析。通过法官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给看似神秘的司法裁判过程打开了一扇可供外界感知的窗户,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透明交流的平台。
-
图书出版行业知识产权法实务研究陶乾,刁云芸 著出版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在我国从版权大国向版权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出版行业的有序发展与规范经营至关重要。本书通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梳理近年来我国出版行业中发生的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总结裁判要旨,进行法理分析。通过以案说法、析案释疑,呈现出版行业涉及的著作权侵权、出版合同纠纷、商标行政诉讼、商标权侵权、不正当竞争等多个方面的法律知识。本书既关注出版行业面临的常规法律问题,又聚焦数字出版领域,展现互联网环境下新兴技术发展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权利保护问题。
-
民法相对于商法的备位性施鸿鹏 著本书以《民法典》时代背景下的民商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民商关系的法律史与思想史流变及当代法解释学意义上的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界分与体系构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总结。本书首先梳理了自罗马法以来民法与商法二元格局的演变历史,着重对近代私法的体系发展进行了考察与评价,并提出了现代商法独立性的基础法理;其次,本书对现有商法学说中薄弱的商事法律关系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与重构;再次,本书提出了商法在法源上的特殊性及生成机制;最后,本书对商事案件法律适用提出了体系化的说明,以最终论证民法相对于商法的备位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