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读物
-
知识与法律.第1辑邓正来知识:开放与封闭——《知识与法律》序言邓正来眼前的这部文集《知识与法律》,与其他论文集相比较,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它所辑录的乃是一些论者根据特定安排、针对若干特定文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性书评。第二,除了这些学术性的书评文字以外,它实际上还记载着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的一个由年轻学子组成的读书团队——第一期“小南湖读书小组”——的胎生、成长、困顿和进步的全部过程,记载着这个读书小组中每一个学员在思考和探索、阅读和讨论过程中以及在对自己与知识的关系进行审查(examination)和拷问的过程中所经验到的最真切最生动最微妙的内心感受。第三,如果允许我们稍具一点历史的眼光的话,在我看来,它所记载的还可能是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建构过程中和中国学术自主性形成过程中最基础、最艰涩但却又极其重要的一小步。关于《知识与法律》这部文集的直接生产者“小南湖读书小组”,在“正来学堂”网站(dzl.legaltheory.com.cn)“小南湖读书小组”的专门栏目中,有着这样的相关记载:“小南湖”读书小组,成立于2003年11月18日,因春城之“南湖公园”而得其名。总召集人和组长为邓正来教授。面向吉林大学2003级法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开放性读书组织,自愿参加,在严格遵守读书小组规则的前提下,鼓励来去自由。应黄文艺老师和吴宁博士的要求,吸纳他们为读书小组的特别成员。目的是为了潜心读书、澄清问题、砥砺学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活动方式为针对邓正来教授指定的阅读书目,定期举行讨论活动,每次活动由邓正来教授担任指导老师,设主持人1人,主报告人1人,主评论人两人,参与讨论的成员必须提交读书报告。“小南湖”读书小组希望通过学术小团体的营建,最终能够活跃学术空气,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推动学术活动的蓬勃开展。事实上,创建并组织“小南湖读书小组”可以说是我于2003年应聘为吉林大学教授后所做的第一件实事。经历了从独立的自由学者到学术体制内一员的身份上的或形式上的转换,我把自己的目标之一确定为“推动和积极参与中国法学的重建运动”。为了达致这一目标,我认为,我们在当下必须承担起这样两项使命:第一项使命就是回到经典进行批判;第二项使命则是面对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进行理论建构。当然,我关于这两项使命的认识,首先源出于我对中国学术界现状所做的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即虽然西学东渐以来我们已经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经典论著,但是我们对于西方的经典理论还只是停留在介绍和传播的阶段,而根本没有进入研究、批判和对话的阶段,因为我们对这些西方经典论著所采取的更多的是一种我所谓的“消费主义”的态度。其次,在我看来,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必须遵循以下两项“知识铁律”:第一项“知识铁律”乃是有关知识传统与知识增量之关系的铁律;第二项“知识铁律”是有关知识限度与知识批判之关系的铁律。换言之,如果我们欲清楚地知道我们当下的知识状况及所处的位置,清楚地了解我们自己知识工作的性质和方向,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经典进行批判,因为惟有在批判的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乃至我们的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关系。因此,回到经典进行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为了建构而进行的批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不仅把这一目标或使命与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和学术自主性的集体性行动联系在一起,而且也试图把它与我个人教授吉林大学学生的具体承诺和安排联系起来。为了具体落实教学上的个人承诺,我一到吉林大学以后,便与研究生们一起围绕着“中国法学所面临的问题”等主题进行了开放性的讨论,以期对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学术训练状况和思维方式、而最主要的是他们对知识的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坦率地讲,结果大出我的意料之外。我发现,从一般的角度讲,同学们的基本阅读量严重不足,因长期受拘于自己的学科而表现出了知识结构的严重畸形,对中国学术发展现状表现出了某种令人惊讶的“漠视”,甚至在“提问”过程中还表现出了对学术交流重要性的不意识以及学术交流能力的缺乏。当然,最为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封闭态度,更是由各种方式透露出来的他们所以为的知识本身的封闭性。很显然,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而且必须通过常规性的、有针对性的和一种我所谓的“开放性”的“阅读·思考·讨论”方式予以回应。正是立基于对上述基本问题的认识和考虑,“小南湖读书小组”应运而生了。在此之前,我已经有了组织和运作“六郎庄”读书小组的成功经验。然而,“小南湖读书小组”与之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六郎庄”读书小组,严格说来,是一个完全由学术旨趣为基础的比较私性的自发性读书小组,而“小南湖读书小组”一开始就是一个以学术体制为依托的有着明确梯队的读书“小组”;它除了延续“六郎庄”读书小组一贯的学术品格和平等交流讨论的学术氛围以外,又具有它的独特性:它既不是研究某些论题的seminar,也不是专攻某一特定论题的workshop,而毋宁是一种全新的授课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或开创。从一般的角度讲,在这样的课程中,就学生而言,阅读经典文本并展开讨论,乃是要鼓励他们以书本为师,“追比圣贤”;以周围的同学为师,达成我所谓的“知识上的团结”;并且养成独立反思批判的能力,在讨论中养成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就老师而言,在这样的课程中,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因为他本人也只是讨论和交流中的一员,而且他的观点也不具有那种不可质疑的绝对权威,因为他的观点仅仅是交流过程中诸多观点中的一种;再者,对整个阅读和讨论过程的把握和恰当的引导,也对老师的学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小南湖读书小组”又是一个开放性的大课堂,因为在这样的课堂里,尽管主角是吉林大学的法理博士生,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学校、学科或年级的任何限制,有许多学员都是来自外地或其他学校的学生,有许多是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博士生,也有许多是硕士生和本科生。事实上,凡是对相关文本和所涉理论问题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讨论和发言。当然,作为体制内的一门读书“课程”,“小南湖读书小组”还具有一种制度上的延续性,它以年级为界自然传递,在以2003级博士生为主体的第一期读书活动结束以后,又将在2004级以及其后各届的博士研究生中继续下去。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1月4日,历时10月余,“小南湖读书小组”第一期学员共阅读了9个文本,进行了9次读书讨论活动。在强调“回到经典”的阅读和讨论中,“小南湖读书小组”首先解决的是如何阅读/如何思考的问题。就中国教育的具体情形而言,即使是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也不一定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已经习得了如何阅读/如何思考的能力。一如读者能够从本文集所收录的读书报告中看到的那样,“小南湖读书小组”成员的阅读/思考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小南湖读书小组”在日常阅读中所强调的是立基于文本本身,亦即进入作者所讨论的理论问题之中,努力在讨论相关理论问题的思想脉络和思想史背景中把握作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和讨论。由此可见,一方面,“小南湖读书小组”主张的阅读乃是一种试图在理论脉络或对理论脉络的认识中把握作者论述的问题的努力,它所旨在避免的乃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缺位或日“作者死了”;另一方面,在遵循作者基本理路的基础上,“小南湖读书小组”也强调读者自己对问题的把握、追问、反思、批判和推进,谨防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受制于作者的思维逻辑而在实质上导致“读者死了”。据此,我们可以说,“小南湖读书小组”的阅读思考过程,是一个以文本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脉络”、“理论渊源”、“知识增量”这些方面的自我“审查”或考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惟有在这些“审查”或考量的基础上,“小南湖读书小组”的阅读和讨论才能既尊重学术传统又提倡学术自主性,才能“回到经典进行批判”。其次,“小南湖读书小组”致力于冲破既有学科所设置的认知屏障,并且直面同学们所形成的上文所述的那种“知识正确”观念,而这就是我所谓的知识认知方面的“开放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小南湖读书小组”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在9次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同学们选择了以下的文本:(第一次)哈耶克《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第二次)哈耶克:《自由社会秩序的若干原则》、《关于行显规则系统之进化问题的若干评注——个人行为规则与社会的行动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生自发秩序与第三范畴——人之行动而非人设计的结果》(第三次)哈耶克:《理性主义的种类》、《建构主义的谬误》、《知识的僭妄》、《两种心智类型》(第四次)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第五次)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第六次)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第七次)Mulkay:《科学与知识社会学》(第八次)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第九次)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从一个角度来讲,“小南湖读书小组”9次读书活动所选择的这些文本,按照传统的学科划分标准来看,显然分别属于政治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要论著,但是其间却惟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方面的论著。阅读文本的有意识选择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安排(对华勒斯坦的《开放社会科学》、《所知世界的终结》阅读以及对哈耶克《自由社会秩序的若干原则》等论著的阅读),其目的主要在于使读书小组成员认识到既有学科体系和学科划分标准的人为性和局限性,尤其是要使同学们认识到既有学科体系和学科划分标准对我们认识具体问题所设置的“反认知”的屏障,进而期望同学们在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不再以既有的学科划分标准为我们进行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当然边界或当然前提,而是以问题的认识或建构为重心,展开“开放性”的讨论和思考。因此,“小南湖读书小组”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超越学科意义上的“开放性”阅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南湖读书小组”9次读书活动所选择的这些文本,无论是哈耶克反对唯理主义的“有限理性”观、华勒斯坦反对“意识形态”建制的社会科学的论著,还是英国著名的“爱丁堡”学派的科学与知识社会学理论,基本上都构成了对知识“真理化”趋向的反思和批判。“小南湖读书小组”这一基本取向的阅读,其目的就是为了使阅读小组的成员认识到,知识并不是那种只需要信的真理,而且知识也不象有些论者所宣称的那样具有绝对的普世性。在我看来,第一,有关知识限度与知识批判之关系的“知识铁律”明确意味着,知识因人之理性的限度而有着一种构成性的限度,而这种限度的存在不仅为知识批判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知识批判提供了必要性。因此,任何人的知识(包括我们自己的知识以及老师的知识)都必须接受批判性的审查。第二,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知识生产者,而且是整个知识生产机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不仅必须对我们所生产和再生产的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而且还必须对那台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我们知识生产活动的机器保有高度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总之,惟有在知识的认知方面保有一种“开放性”,我们才有可能够为讨论、阅读和思考建构起一个批判的前提,并为促成知识在某种意义上的增量提供可能性,进而对自身依凭知识生产而“介入”社会进程的地位和角色保有一种高度的警省。应该说,在这短短的10个月的“规训”中,“小南湖读书小组”第一期学员经由他们各自的努力,不仅经验了他们个人在学术上的磨砺,享受到了阅读和思考给他们带去的困惑和快乐,而且也有了可见的智性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讨论和交流,在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种种可以进行深入讨论理论问题的学术群体。征用一位学员的话来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有机会总结和回顾‘小南湖’读书小组的阅读时光时,时间已过一年有余,手头上九次讨论的文稿也已积累了厚厚一叠。突然之间,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说。心情已不复当初的心情,顾虑也已不再顾虑,得失成败被抛之脑后,心中的情感却喷涌欲发。有人忆起了激烈的讨论和无界限的批判;有人讲到学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帮助;有人形容思考的乐趣和动笔的艰辛一一在狭窄的宿舍中困兽般地踱来踱去;有人笑谈东窗既白,孤灯未灭;更有人情难自已,潸然泪下。万般情感,皆于己心‘有戚戚焉’。一年的‘小南湖’,不仅是一段文化苦旅,也是一段心情之旅、情感之旅、精神之旅。回首这一年的读书时光,我们体验着、感触着,我们都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散着书香的苦乐年华”(刘小平:“‘小南湖’感言:读书中的交流之趣”,载http://dzl.1egaltheory.COm.cn/view.asp?infoid=7610&classid=6)。当然,这一批年轻人在严肃阅读的基础上、在对思想脉络的细致把握和梳理中,渐渐拥有了某种真正热爱学问和深入反思理论的能力;由他们的努力,我可以说看到了某种鲜活的新趋向,亦即一种否弃对西方理论“简单拒斥”或“不加反思的接受”的趋向,一种建构中国自己学术传统和学术自主性的趋向。“小南湖读书小组”第二期的阅读活动正在进行之中。当然,对于“小南湖读书小组”的诞生、成长到眼前这本文集的出版,再到以下各期“小南湖读书小组”的接续,我想,或许我们不能把它们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因为在实质上它们意味着一种持续性的努力过程,是一种学术得以在其间传承、积累、乃至增量的过程。我之所以把他们的成果以《知识与法律》的形式发表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我希望有更多的读书人一起来读书,共同加入到这个旨在发展中国法学、甚至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队伍里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由衷地想指出,“小南湖读书小组”虽创生于吉林大学,但是它无论如何不可能只属于吉林大学:从这里走出来的一批批学员以及他们的思想,都将构成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未来的一部分。我们有理由这么相信!2005年7月7日于北京北郊未名斋
-
经济与法·6牛克,张政 主编《经济与法》是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和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举办的电视栏目。该栏目以“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播出的案例均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推荐,类型多样,典型性强。自2003年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和法律界人士的普遍好评。根据广大观众和法律界人士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已将该栏目编辑出版成系列丛书——《经济与法——以案例说法》。该书选取类型多样的民事类典型案例,分为:合同纠纷;权属、侵权及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适用特别程序案件共4部分54类和部分行政、刑事案例。案例中除案情梗概,原、被告双方当事人陈述,原、被告双方律师的辩护意见,法院的判决结果外,还附有法律专家和案件主审法官的点评,案件适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等。所选案例矛盾冲突激烈,故事性强,判决法理清晰,适合用法律准确,是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的好教材。其中不少司法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法律工作者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经济与法·7牛克,张政 主编《经济与法》是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和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举办的电视栏目。该栏目以“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播出的案例均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推荐,类型多样,典型性强。自2003年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和法律界人士的普遍好评。根据广大观众和法律界人士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已将该栏目编辑出版成系列丛书——《经济与法——以案例说法》。该书选取类型多样的民事类典型案例,分为:合同纠纷;权属、侵权及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适用特别程序案件共4部分54类和部分行政、刑事案例。案例中除案情梗概,原、被告双方当事人陈述,原、被告双方律师的辩护意见,法院的判决结果外,还附有法律专家和案件主审法官的点评,案件适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等。所选案例矛盾冲突激烈,故事性强,判决法理清晰,适合用法律准确,是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的好教材。其中不少司法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法律工作者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塔木德童话(韩)D&B 著,李明淑 译最近,常有这样的一句话,“人们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智慧却越来越贫乏”。因为,知识可以通过书本来学习,但是智慧只能通过人生来学习,所以,长者的人生智慧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犹太人认为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而家庭是积累智慧的摇篮。在家庭里父母教会子女智慧是他们悠久的传统,《塔木德》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因也在于此,这本书里重申了家庭的重要性,就餐或者入睡前父母应该经常给孩子讲述《塔木德》里的智慧故事。这样篚的孩子,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传统,学到了人生的智慧,养成了尊重长者的习惯。只知道教会孩子学业,或认为年老者糊里糊涂而无视他们的人,更应该好好想一想故事里讲述的道理。给孩子留下比财产更重要的、受用一生的智慧吧!
-
数学精神与法律文化何柏生本书系《先进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由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该书以实证性、操作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数学文化的角度研究法律精神和法律制度,阐述了数学精神与法律文化的逻辑联系,系对法律与科学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角度独特,颇具参考价值。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朱红林 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在保存《二年律令》原注释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先秦、两汉文献及唐、宋、明、清律令中的相关史料,秦、汉简牍资料,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每条法律进行集释。其特点有三:首先是资料丰富。作者征引了大量的汉代文献及简牍史料横向揭示了《二年律令》在汉代社会的实施情况。作者特别注意把睡虎地秦律、唐律中的相关材料与汉律相比较,纵向勾勒了汉律的渊源及其在后世发展变化的大致脉络。其次,书中不乏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对货币制度中“行钱”、司法制度中“三环”、劳绩制度中“上计××更”等问题的考证和分析尤其精彩。最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吸收了学术界有关张家山汉简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还附录了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研究成果目录,使人对有关睡虎地秦筒、张家山汉简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一目了然有利于秦汉律的深入比较研究。
-
华侨大学法学论丛邹立刚、戴仲川1.《华侨大学法学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由华侨大学法学院教师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期刊。《论丛》坚持会通中外、和而不同的华大传统精神,发扬宽容为本的组稿理念,提倡多元交流、观点对立的学术争鸣,特别鼓励年轻学者的学术声音。2.《论丛》实行匿名审稿制度。由于刊载文章篇幅有限,文章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最长一般不超过1万字。3.《论丛》采用学术刊物传统的注释体例。具体参见《论丛》尾页所附之引征体例。来稿请注明作者的身份和联系方法。若书面投寄,请尽量使用打印稿,并尽可能同时将电子版发至后附的《论丛》的电子邮箱(书面投寄请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电子稿请存为Word文档或RTF格式并使用附件发送)。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之翻译稿需同时邮寄原文稿部分,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译书面(包括Email)授权许可,译者需保证该译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的权利,并在可能的损害产生时自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论丛》编辑委员会或其任何成员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4.限于办刊经费问题,《论丛》不支付作者、译作者稿酬,每位作者将获得两本样刊。同时,《论丛》编辑委员会拥有对在《论丛》上已刊作品的版权,任何转载、收录等得事先获《论丛》编辑委员会书面许可。任何来稿视为作者、译作者已经阅读或知悉并同意《论丛》约稿条件。
-
村治咨询问答詹成付、乡镇论坛杂志社“村治咨询”和“法律顾问”是《乡镇论坛》杂志两个广受读者欢迎的小栏目。“村治咨询”专门回答农村干部、群众在村民自治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涉及村委会选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方方面面;“法律顾问”则专门回答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具体的法律问题,涉及权益维护、法律责任承担、法律程序等等。为这两个栏目解答问题的同志,都是《乡镇论坛》杂志社从国家有关部委聘请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从而保证了对问题解答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两个栏目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从事村民自治活动和解决法律实际问题时特别信赖和倚重的法律参考。《乡镇论坛》编辑部经常接到读者来信来电话,吁请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客单独编辑成册,满足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我们还了解到,已经有多个地方从事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同志。将“村治咨询” 栏目的内容复印下来,装订成册,随时翻阅,用来指导村民自治工作。
-
被冷落的真实田涛很久以前,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利用山野调查的方法对农村进行深入地社会调查,从而挖掘和整理一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法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成果。于是……他们,田涛,上海大学教授。王宏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俞鹿年,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去黄岩——位于浙江台州,2000年发现珍贵清末诉讼档案,田野调查由此展开!这是一部集法学、史学、文学于一体的作品,在这部书中法学家们看到的是制度与习惯,史学家们看到的是沿革与变迁,而文学家们看到的是离合与悲欢。作者正是沿着浙江西部山区调查的路线,描述了他所见到的那些被我们冷落了的真实。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直观的描述,优美的文字,以及充满了对今日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让我们体验了一次别样的真实。
-
大学生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