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比较行政学范逢春编著本书阐述了比较行政学的性质、对象与功用,比较行政学的方法论问题,行政生态视野中的比较行政,行政权运用模式比较,各国政府行政组织比较等内容。
-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是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理论创新为宗旨,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法理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方法和前沿问题,包括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法学范畴论、法律本体论、法律发展论、法律运行论、法律价值论、法律文化论、权利义务论、人权论、法治论、法律责任论、法律职业论、法律程序论、法律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有助于拓展研究生的法学理论视野,带领研究生进入法学的理论前沿,引导研究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法理学的根本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性的现实问题。
-
疯癫与文明(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在现代安谧的精神病世界中,现代人不再与疯人交流。一方面,有理性的人让医生去对付疯癫,从而认可了只能透过疾病的抽象普遍性所建立的关系;另一方面,疯癫的人也只能透过同样抽象的理性与社会交流。这种理性就秩序、对肉体和道德的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共同语言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不再有共同语言了。18世纪末,疯癫被确定为一种精神疾病。这表明了一种对话的破裂,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分离,并最终抛弃了疯癫与理性用以交流的一切没有固定句法、期期艾艾、支离破碎的语词。精神病学的语言是关于疯癫的理性独白。它仅仅是基于这种沉默才建立起来的。隐藏在理性的语言背后的这种对峙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是遵循理性的纵向发展历程,而是试图追溯那种使欧洲文化与此同时算做欧洲文化的东西相对照的不变分界,并用其自身的错乱来确定其范围,那么这种研究会把我们引向何处呢?我们所进往返领域既不是认识史,又不是历史本身,既不受真理目的论的支配,也不遵循理性的因果逻辑,因为只有在这种区分之外因果才有价值和意义。无疑,在这个领域中受到质疑的一种文化的界限,而不是文化本质。那么这是一个什么领域呢?在我们这个时代,疯癫体验在一种冷静的知识中保持了沉默。这种知识对疯癫已了如指掌,因而视若无睹。但是,从一种体验到另一种体验的转变,却由一个没有意象、没有正面人物的世界在一种宁静的透明状态中完成的。这种宁静的透明状态作为一种无声的机制,一种不加评注的行动,一种当下的知识,提示了一个庞大静止的结构。这个结构既非一种戏剧,也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个使历史陷入既得以成立又受谴责的悲剧范畴的地方。
-
刑法学赵秉志 主编本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基本教材《刑法学》的配套辅助教材。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是“立法文件”,收录了刑法典及其后颁布的有关刑法立法文件;第二部分是“司法解释”,收入此部分的司法解释主要是新刑法颁行至今的司法解释;第三部分为“综合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练习题,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消化和掌握。是针对性较强的三部分内容。
-
社会问题概论朱力等著《社会问题概论》全面系统论证了当今中国存在着的所有重大社会问题,包括自杀问题、吸毒问题、卖淫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赌博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等。该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及统计数据具体描绘了这些社会问题的表现特征,将社会学理论与转型时期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可操作的、控制其发展,乃至根本解决的对策。读者对象:社会学研究人员、社会工作者等。
-
法学家茶座宫本欣主编现在法学界的学风和文风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可能从西方的制度中读出了法律的对抗,却没有注意到中国文化的中庸;我们知道了论文的范式,却无法摆脱语言的僵硬。这样的氛围难免将人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个框框里。《法学家茶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茶座》主张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她别开生面,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生搬硬套,有的只是平等的交流,观念的碰撞。让法学走出超凡脱俗的“象牙塔”,步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法学家茶座》一贯的追求。第二辑《茶座》保持和发扬了《法学家茶座》第一辑所确立的定位、风格和特点。一方面强调作者的权威性,作者中既有来自于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于司法实践部门的法官、律师,基本上囊括了法学界老中青三代学术力量;另一方面强调图书的通俗性,主张“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
-
刑法学张曙光暂缺简介...
-
居委会与社区治理王邦佐等编著本书内容包括:法律地位、民主选举、组织体制、居民参与、政党领导、政府指导、社会网络、资源体系、自治过程等。
-
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尤光付著《中外监督制度比较》是华中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由徐育苗主持,邀请本校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政治学院、管理学院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等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通力合作完成的,是一项集体研究成果。比较政治制度是政治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企盼我们的研究成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法理学的范围(英)约翰·奥斯丁著;刘星译西方法哲学文库总 序国人移译西方律典,绍介西方法学,始自清末变法改制。初为不得已,意在窥探富强之术,佐治更张。继则揣索法理,求体用之变,将治式与治道通盘换过。再则于折冲衡平中,辩事实与规则的互动,究法意与人心的嬗变,努力将人世生活善予安顿。而凡此百年由东俎西,积劳积慧,既为华夏民族重构人世规则与人间秩序的悲壮奋斗接引学思,终亦必涓滴汇流,于人文类型的交融呼应中,为全体人类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之砥硕成型,尽吾华夏民族的法理之思。“西方法哲学文库”接续前贤,择晚近已有定评的西人法理名篇.译为中文,汇为系列。凡传统所谓法理学法哲学之论述,不分大陆英美,体裁题材,尽在搜罗之列。法学同仁,白手起家,同心戳力,奉献于兹,裨丰富汉语法意,增益法制类型间的了解与通融。设若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体系,同时并为一种意义体系.则文库之编事,当在藉法意而通法制,探寻规则背后的意义,人生深处的人心;设若晚近人类历史赫然昭示吾人者,不仅在法律为天下之公器,更在为民族之自然言说,其间必有需予调和周济者,则文库之编事,在求会通,当为此奉献一份祥和。此既为文库之缘起,更为编事之宗旨,而为全体译友之所寄托也!许章润 舒国滢 孔诞两千五百五十二年,西元2001年秋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