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郑戈 著本书是作者2005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一书的修订版。该书又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迈向法律的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此次修订作者把其硕士论文“法治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博士论文“迈向一种法律的社会理论”以及1990年代的一篇相关文章“法律解释的社会建构”的内容整合成一本书,以《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为题推出。法学的生命在于用经验浸润过的逻辑,也在于用逻辑规整过的经验。本书就是关于如何在逻辑和经验之间搭建桥梁的一本法学理论著作。
-
鼓膜损伤法医学图鉴窦乃迪,王基锋 著本书是公安部刑事技术“双十计划”重点攻关项目成果之一。 本书从鼓膜穿孔的发生、表现、愈合过程等方面予以专业性记录、描述和分析,尤其从法医临床学角度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自行愈合过程演变及影响穿孔愈合的常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性总结,并用大量的实践案例图像与理论相印证。 本书适合基层医学人员、法医学工作者参考使用,也适合法医爱好者阅读。
-
青胜于蓝朱妙春 著本书以回忆录和纪实的形式,详细介绍以朱妙春、许峰、孙小青、于大江、王小兵、郭国中、张兵、周超、沈锃桢等为代表的老中青知识产权律师职业成长经历,在娓娓道来中突出了人生转折点的迷茫和柳暗花明的喜悦,阐释了执业中典型案例的制胜关键,结合自己的知识产权律师成长经历为读者提供了避免成长曲折的忠实建议,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产权律师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借鉴,是一部以实践为基础的指导性实务著作。
-
文物艺术品鉴定论要易旻 著本文从文物艺术品的属性和分类出发展开讨论(第一章),明确作为物的文物艺术品之所以??可被视为独立研究对象,其基本属性的共性特点及鉴定视角的共同特性;进而在讨论鉴定问题时,以司法鉴定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为范本,探讨文物艺术品鉴定知情鉴定人、自由鉴定人各种模式的特点,分析文物艺术品鉴定应当借鉴司法鉴定的方面,包括鉴定权、鉴定体系、鉴定原则(第二章);在此基础之上,从制度、机制角度,进一步深入探讨文物艺术品鉴定的系统化问题,提出具有独立价值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二元化鉴定体系,以及与司法鉴定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田洪鋆 著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存在两层皮”的现象。观念的培养和塑造属于思维的范畴,需要遵循思维的规律展开,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达成共识并指出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于观念的塑造。 本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观念培养的思维模型,它包含观念一推理一判断三 个要素,在深入分析三要素间的关系和互动之外,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原理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此外,本书还围绕一个具体的教学片段详细介绍了含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开展的,其核心在于创设教学场景和提供证据证明观念的成立而非强行灌输,并在其中妥善处理好知识传递和观念 培养的关系。更为难得的是,本书为教学设计中的“教和“学”提供了完整的评价指标,进而使得难以测量的、含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能够可视化、可评估。
-
洋为中用王人博 等 著本书是王人博教授及其弟子对中国宪制主要概念、术语进行概念史与观念史探究的重要文集。 自福柯首创知识考古学以来,对概念的梳理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清新”范式。作为国内法学尤其是宪法学概念研究范式的圭臬,王人博教授提出通过宪法上的几个关键词/核心概念来阐释和理解宪法,成为国内法学尤其是宪法学研究范式的开拓者。这种研究方法既能通过概念阐释的方法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又能管中窥豹了解宪法的意旨,兼具规范分析、语义建构和历史考据,成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本书即以晚清以来中国进入世界的大格局为语境,对人民、共和、宪法、国体、民主、民权等宪法上的八个词语进行细致入微的概念史与观念史考察,并详论其中西古今的转换、改造及其复杂性,生动展示出宪法概念、术语在塑造我们的宪法文本的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宪制文化和宪法学术。
-
法律的江湖张鸿巍 著“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自入读珞珈廿余年来,辗转多国多地求学求生。天涯沦落,羁旅漂泊,时有不知身处何方之惑。闲处光阴易过,不经意间慢慢攒了一些文字,2015年初始有出版。2017年二版增订除了增加近期若干新文外,未成年人司法短文悉数转入《少年司法的异乡人》另辑出版;同时,亦将于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结集之《推开检察这扇门:第三只眼睛看检察》及人民出版社2012年二版之《少年司法通论》中部分文稿修订后转入《法律的江湖(第三版)》。《法律的江湖(第三版)》本次三版修订增删较多,逐句更新。
-
少年司法的异乡人张鸿巍 著《少年司法的异乡人(第二版)》是已故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编注的,汇集着其与张爱玲之间长达三十余年的书信往来,一笔一划记录着张爱玲居美后不为人知的一个个瞬间。感慨张爱玲乱世沉浮,亦不由喟叹着这世事的无常和易逝的光阴。张爱玲道:“人生很短,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四季流转,人生无常,记忆碎为流沙。无从知晓她写下这略带哀伤句子时的心境与年龄,只是不知不觉间自己亦已不惑,曾经的过往渐于吾心有戚戚焉。恍然眼前掠影过昨日的自己,折射出一样的青涩,撩拨起前尘往事。
-
共犯解释论张开骏 著书稿是从刑法教义学的视角,对我国《刑法》总则编第二章第三节“共同犯罪”规定(第25条至第29条)开展体系性的解释。整理我国近几年共犯解释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个人的理解和思考。研究的侧重点是:共犯立法体系和法条用语的解释(例如组织犯的含义和范围、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解释、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解释);与法条表述相关的共犯理论的阐释(例如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以及相关的共同犯罪形态、片面共同犯罪、过失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定(例如教唆未遂、实行过限或不足);以及共同犯罪立法的若干完善建议,等等。本书稿并非要面面俱到地论述共犯问题,不包括与法条表述不直接相关的共犯理论的阐释(例如承继共犯、共犯脱离、共犯与错误、共犯的罪数),以及其他共同犯罪问题的理解和认定。另外,共犯理论和实务中几乎没有争议的内容,由于缺乏论述的必要性,故本书也鲜少涉及。
-
大数据时代侵权责任法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马新彦 编《大数据时代侵权责任法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以新的分配正义学、法社会学、现实主义法学和社会风险分担理论为依据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秉承“损害承担社会化”的基本理念,以构筑责任保险制度与救助基金制度相互配合的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助体系为核心,明晰损害赔偿社会化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大数据事业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