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于法较真金泽刚 著评论就是要有较真的品性,评论的火花正是较真而来,与名人较真。评论算得上是各类文章中的直肠子,虽然未必有学术文章的深奥,也未必有诗歌散文的高雅,但读起来痛快淋漓不是别人能比的!法律评论,就是站在法治的立场,评论公共事件,检视公众人物,有时难免也评说身旁小事。刑事法治,更是关涉定罪量刑,非常能为百姓所感受,非常能体现公平正义。而基于刑事法治,评论涉案涉罪涉刑的事与人,正是《于法较真》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家说起死刑,听了不服,我要较真;社会学家讲起刑法,好像不对,我要较真;性学家支持嫖宿幼女罪的存在,我反对,要较真;法学专家说强奸三陪女的危害性小,我同样要较真;影视大腕说要给吸毒明星一口饭吃,我更是要较真。读读《于法较真》吧,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做一个爱较真的人,会较真的人,尤其是依法较真,甚至与法较真的人。
-
民法典时代宪法上的人格权保护骆正言 著对于“人格权”,一般人的理解是生命、健康、姓名、名誉、隐私和肖像等不受侵犯的权利。但是若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把它们称作“人格权”,民法上的人格权与宪法上的人格权有什么关系,人格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作深入思考。本书引介了德日美等国家人格权保护的丰富理论和大量案例,深入分析了宪法上人格权的概念、类型、对象、范围、界限,以及宪法上的人格权和民法上的人格权的关系等问题。本书对理解和落实中国宪法和民法典有很大的助益,适合专门处理人格权民事和行政纠纷的法官、律师和其他司法工作者,以及中国法治思想、宪法理论和民法典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私法比较研究导论詹姆斯·戈德雷,阿瑟·泰勒·冯·梅伦 著本书是一本比较法的名著。作者按照传统民法的基本框架,分别讨论了财产法(物权法)、 侵权法、合同法和不当得利。首先,本书第一章提供了罗马法与英国法的基本历史以及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民法典立法史,有助于读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传统民法的来龙去脉和演进流变。其次,本书虽主要针对民事实体法,但也提供了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内的民事诉讼制度的相关讨论,为读者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法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与资料供给。最后,本书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提供了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大量知名案例的判决书原文,对我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司法实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于洪 著本书是国家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项目批准号:16FSS006)的最终成果,本成果运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吸收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具体、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英国现代法治确立的各方面的历史渊源,厘清了英国传统法治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英国传统法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复杂进程。本成果一方面能够切实地提高我们对英国现代法治的整体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英国现代法治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英国确立现代法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我们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新时代背景下公安教育培训发展研究高健 著暂缺简介...
-
2020 城市警务研究 第一辑张跃进,卜安淳 著本书汇集了全国各公安机关、院校、警察协会及热爱警察事业的学者的研究论文,由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城市警务研究中心统稿,立足警务现代化建设需要,聚焦城市警务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和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目的是进一步聚焦警务战略发展和社会治理开展警学研究,倡导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以科学的警务理论指导和推动警务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
-
生活中的法高其才 著《生活中的法:当代中国习惯法素描》以广西、浙江、贵州、甘肃、湖北、湖南等地的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通过个案形式,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村老习惯法、选举习惯法、群聚习惯法、祭社习惯法、宗族习惯法、护林习惯法、交往习惯法、互助习惯法、物权习惯法、交易习惯法、订婚习惯法、结婚习惯法、分家习惯法、丧葬习惯法、挂红习惯法、调解习惯法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全面展示了当代中国的群体生活习惯法、民事生活习惯法、纠纷解决和保障习惯法,详细探讨了生活中的法的意义与价值。《生活中的法:当代中国习惯法素描》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简洁,图文并茂。
-
美国法律史劳伦斯·弗里德曼 著,周大伟 译诉求人人平等的美国如何面对种族歧视的历史?作为民主大国为何采用繁复耗时的总统选举制?美国女性如何争取曾经无缘的社会与政经权力?为何即便犯罪频仍枪枝管制依然受到层层阻碍? 想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必须先了解美国的法律。《美国法律史》是劳伦斯·弗里德曼教授于1973年出版的法律史巨著,多次增补、再版。内容涵盖美国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至19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四大部分,更论及刑法、民法、商事法、海事法、婚姻法等各个领域,并深入探讨美国司法文化的变迁。本书是美国学术界公认的完整深入研究美国法律史的著作。本书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法学界,在历史学、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等领域均受到高度重视,读者群遍及人文社科多个类别,书中的典故、案例也因作者引人入胜的生动文笔而突破学术阅读的界限,引起广大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 弗里德曼教授在本书中强调,法律是人为的产物,也是社会需求下的产物,因此法律的研究和讨论都需放在社经文化与政治情势的脉络中考量。他认为法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所以一部完整的美国法律史,其实就是一部美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案例带领读者实际了解法律条文判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脉络,进而认识美国两百多年来的历史变化、社会巨变,以及受美国法律制度影响的当代世界。阅读这本书,读者们所体验到的不仅是美国的法律,更多的是美国社会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政经发展脉动与社会文化氛围,堪称了解美国历史文化及观察美国精神的上佳途径。
-
中德私法研究王洪亮,田士永,张双根,张谷,朱庆育 著如何在民法典编纂中实现民法体系的融贯性,是对编纂技术的拷问。由于民法典既包括外在体系,又包括内在体系,因此通过特定的编纂技术将上述两个体系融贯为一个价值理念统一的整体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本书即以此为主题,探讨民法体系的融贯如何在法典层面得以实现。 民法典的编纂技术可以分为程序技术和功能技术,功能技术又可以分为外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和融贯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这种编纂技术要求立法者熟练地运用不同的语词、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规范类型,将内在体系的价值理念在外在体系的规范中融贯地表现出来。 本书包含的文章均为深入研究之作,体现了我国民商事法律研究专业领域中青年学者的水准与学术追求,对我国民法典编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的影响胡志民 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学是在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这种影响持续了几十年。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的影响就显得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弄清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过程,而且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苏联法学理论概述;第二章,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理学的影响;第三章,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宪法学的影响;第四章,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刑法学的影响;第五章,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民法学的影响;第六章,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