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农村消费信贷促进法律机制研究胡元聪 著在农村消费信贷法律关系中,信贷机构与信贷客户是非常直接的法律主体。健康发展的农村消费信贷中,信贷机构与信贷客户之间存在双向正外部性,此时需要法律制度的激励。同时,信贷机构与信贷客户之间也存在双向负外部性,此时就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总之,为了激励双方的正外部性和约束双方的负外部性,需要构建针对他们的激励与约束协同法律机制,以促进“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繁荣,从而助推“共同富裕”战略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清末变法修律与中国刑法近代化研究冯玉东 著《清末变法修律与中国刑法近代化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在介绍清末修律背景和刑法变革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大清律例》与《钦定大清刑律》在五个方面规定的异同,总结了清末修律的利弊得失,归纳了若干历史启示,如法制变革对妇女地位改善的问题,法理派立法冒进、法理派错失立法主权、立法语言盲从日本以及立法资源配值不当等问题。《清末变法修律与中国刑法近代化研究》对《大清律例》《钦定大清刑律》进行了仔细梳理,提出了重建中华法系的构想,既有实现中华刑法文化复兴的情怀,又有促进刑法现代化的思路。
-
立法权的科学配置 焦洪昌教授新书焦洪昌 著本书从立法权的原理、科学配置立法权的意义、方法及标准等立法权配置的基本理论出发,一方面围绕党的领导与人大立法的统一、国家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协调、人大立法与政府立法的划分等我国立法权配置的根本性、一般性问题作出科学阐述;另一方面聚焦区域一体化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及军事立法权的科学配置等我国立法权配置中有特色、新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立法权科学配置中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郑戈 著本书是作者2005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一书的修订版。该书又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迈向法律的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此次修订作者把其硕士论文“法治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博士论文“迈向一种法律的社会理论”以及1990年代的一篇相关文章“法律解释的社会建构”的内容整合成一本书,以《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为题推出。法学的生命在于用经验浸润过的逻辑,也在于用逻辑规整过的经验。本书就是关于如何在逻辑和经验之间搭建桥梁的一本法学理论著作。
-
澳大利亚食物安全和相关农业立法刘新山,朱大洲 著本书阐释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及领地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政治协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开发食品标准双边条约、澳新食品标准的开发程序、澳大利亚食品进口监管立法、澳大利亚食品原产地标签制度、澳大利亚食品认证认可制度以及作为非营利实体的农业研发和市场营销公司等,以期为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立法、标准和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
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研究贾宇 著中国的检察官制度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源于其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固有的人民性、革命性和历史进步性。因此,对于我国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的研究,应当在中国当下特有的制度背景和理论框架下展开,必须突出中国本土化特征和凸显中国特色。《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研究》紧紧围绕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这一主题,通过对我国检察权行使现状的考察,从理论渊源、历史沿革、基本内容、法理依据、实践困境、制度构建和机制保障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重点回答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公正立场人法有何深意、为什么对检察官要增加这样的职业要求;二是客观公正立场与客观义务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何联系和区别;三是对客观公正立场的内涵、外延如何作出科学合理的概括和界定,才符合中国检察权运行的实际,涵盖新时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法律监督新格局;四是客观公正立场的法理依据,除了与客观义务共性的理据外,中国特色的法理依据是什么;五是检察官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实践难题和困境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恪守客观公正立场满足时代要求。
-
夫妻团体法冉克平 著2020年5月颁布的《民法典》将婚姻家庭编纳入其中,不仅开启了婚姻家庭立法的新篇章,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婚姻家庭制度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因而常常被视为一国的固有法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本土化特征。夫妻团体构成现代婚姻家庭的轴心,是观察和分析《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重要概念和视角。本书以“夫妻团体法:法理与规范”为题,以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与实施为背景,针对夫妻团体的法理与规范,从立法论与解释论两个层面就夫妻团体的价值变迁、夫妻团体中的意思自治、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界分、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区分及其清偿、夫妻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配条款、夫妻身份权的性质及其效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翔实的分析。
-
刑法目的解释研究石聚航 著本书主要从刑法理论和司法应用这两个维度对目的解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的解释在刑法中的运用尤其是对疑难案件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书重点研究了如何探寻并建构体系化的、合理的目的解释方法,以发挥目的解释释放刑法文本可能含义功能的同时,又对目的解释形成必要的限制的问题。本书通过对目的解释的法理追问,批判了先前目的解释论中哲学解释学套用的盲目性,试图仔细辨别与分析客观目的解释的解释路径、方法、结论以及解释者在解释刑法中考虑的因素,系统反思客观目的解释论在刑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各种目的解释的限制方案,提出目的解释限制的具体路径,有助于建构较为系统、合理的刑法学目的解释方法。
-
行政行为原理叶必丰 著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上所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的法学范畴,也是行政法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核心。对行政行为的系统研究,几乎需要行政法学的所有技术、涉及行政法的全部领域。《行政行为原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讨论了行政行为这一概念性工具的发展、演变、边界及其法治价值,行政行为的分类和模式,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的由来、范围、合法要件以及实践案例,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作为依申请行政行为领域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和政府信息公开实践,需合作行政行为的铷度,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原理,以及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的实践。《行政行为原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在写作上努力探索行政行为原理的中国化,确立了行政法的司法中心主义,展示行政行为原理研究的新成果,探索和运用了判例研究的方法,尝试了一条从判例来概括和总结理论的研究道路。
-
经营者集中附条件研究叶军 著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制度对内而言,主要作用在于控制某些相关市场过度集中,限制市场竞争水平被过度削弱,确保市场竞争保持必要活力;对外而言,控制巨型企业垄断市场,为我企业发展预留时间和空间。当然,反垄断执法本身应当依法平等适用于各类企业,反对各类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确保市场竞争充分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从反垄断法工作者、研习者的角度,本书试图向读者展示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心得和感悟。本书牢记对法律初心的思考,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界定,着力对历史沿革和得失的分析,重视制度架构的逻辑体系,强调纸面上的法律在实务中如何落地,努力为研究者、执法者、企业和律师践行“纸法”,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