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跨境投资并购风险防控法律实务张晓君,马春燕 著本书以“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的国内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控的需求为导向,从跨境投资并购的基本问题、外汇管制、反垄断审查、争端解决机制等多领域的理论层面出发,立足于实践以及相关国际法律文书,列举与知识点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的拓展案例,在系统梳理跨境投资并购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度剖析裁判要旨并总结审判经验,对跨境投资并购过程中企业或遭遇的风险展开针对性、前瞻性研究,并提出专业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力求突出实务性。
-
后监管时代下网络借贷的法律治理研究李莉莎 著本书对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和法律风险进行多维度的挖掘和分析,主张构建多角度立法、多方面配合、多层次融合的法律治理体系,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监管理念与科学技术共革新、实体机制与程序机制相协调,以促成安全与效率,为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法概念史顾祝轩 著如果抛开诸如私法、诉讼、裁判、刑罚、陪审等概念,今天的法律人将难以展开规范性讨论。 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的法律话语是否同样使用这样的概念? 即使这些概念在字面上没有变化,其含义也保持了前后的融贯一致吗? 进而追问,前近代的法律系统如何实现了一场现代性的结构转型? 本书尝试从法的“基本概念”入手,借助史学工具特别是社会史模式,对法律概念的历史语义进行分析,藉此发现概念背后社会结构的变化,亦可在概念演变的层面上考察其同现代法之可能的联系。换言之,概念史探寻长时段的条件和状况,从社会结构与法律概念的相互关联中去厘清法的演变过程。 区别于曼海姆、福柯等人提出的作为考古学的“知识谱系”,《法概念史》属于历史的法社会学研究,着重考察并剖析思想、概念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法制史转向法概念史。
-
法治化营商环境视域下专利权刑法保护刘少谷 著专利法律制度保护的不仅是私益,还涉及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刑法视野中的专利法益具有二元属性,即创新秩序法益和专利权人个人法益。创新秩序法益是侵犯专利权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主要客体,专利权人个人法益侵犯专利权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当然客体,二者实为有机统一。加强专利权刑法保护,需要坚持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法治化营商环境视域下专利权刑法保护》基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背景,深刻论述了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通过对域内外专利权保护的比较考察,系统梳理我国当前专利权刑法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立法、司法等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证言可信性研究张伟 著司法审判的本质在于,面对诉讼双方竞争性的事实主张和证明,事实认定者到底应该相信或支持哪一方的案件理论?在这样的判断过程中,事实认定者必须(也只能)依赖证人证言和各种实物证据。但实物证据需要辨认证人、鉴真证人出庭作证,才能证明其来源的可靠性。因此,证人证言不仅是一个具体证据种类,实际还是几乎所有证据种类的呈现方式。心理学家通过构建“证言三角形”,使包括证人感知、记忆、叙述和诚实性的各种危险暴露出来,促使人们借助交叉询问和对质这样的质证方式,努力将证人证言的错误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证人证言对于事实认定既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可能存在错误的,这促使我们在警惕这种潜在危险的同时,要更加清醒地认识事实真相的盖然性。本书聚焦于证据法上的“求真”问题,通过一种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对证言的传输和接收、证言可信性调查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旨在促使事实认定者更加科学地对证言可信性进行评价,以提高事实认定的准确性。
-
民法典居住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俞建伟 著居住权是《民法典》新创设的一项新的用益物权,居住权制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权制度。但在《民法典》第十四章“居住权”中只有六条规定,不到300字,规范非常简单。在《民法典》实施后,可能会出现适用上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如果发生与居住权相关的纠纷,法院判决时可能会出现说理依据的不充分与判决依据的不足。而且,目前最*人民法院还没有出现与居住权相关的司法解释。自然资源部起草了《居住权等登记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目前还没有颁布实施。所以,居住权制度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之处,本书主要围绕居住权制度的适用开展,并提出完善居住权制度的建议。
-
一般法学说的要素[德] 阿道夫·默克尔 著,雷磊 译《一般法学说的要素(法律科学经典译丛)》选编了默克尔在一般法学说方面的三篇代表作。《论法哲学与“实证”法律科学及其总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一般法学说的任务,即寻找法的基本组成要素、法律规整领域的结构要素,承担起“实证”法律科学之总论的角色。《一般法学说的要素》和《法学百科全书总论(一般法学说)》则初步构筑起一般法学说的内容体系,包括“客观法”“法律关系(主观)法”和“法的适用与法律科学”三个部分。它们指明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法哲学的新路向,那就是以实在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形成法教义学的总论为鹄的,以构造法学基本概念体系为内容的形式—结构主义倾向的法哲学。
-
国际经济法治规则建构的诚信理论研究张路 著《国际经济法治规则建构的诚信理论研究》以化解全球信任赤字为宗旨,从国际法治话语权入手,基于诚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基础性作用,分析国际经济法治规则建构的诚信理论和实践的演进,针对当前部分西方国家失信破坏国际经济法治规则的现实,探索国际经济法治规则建构的诚信中国方案。《国际经济法治规则建构的诚信理论研究》在学理上有助于促进国际法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
生态恢复论吕忠梅 等 著本书上编重点对环境侵权的制度演进、环境侵权类型的考察与重构、作为私法范畴的环境损害、侵害环境公益损害类型、侵权损害论的局限与环境损害论的建构等进行论述,下编重点从侵害环境公益损害责任承担方式、环境民事权利的司法救济、环境公平视野下的专门环境诉讼制度构建、环境公益诉讼辨析、环境侵权诉讼证明标准、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中的若干问题、《民法典》侵权法规范纯净化与环境法系统化等方面阐释。全书从民法典和环境法角度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与救济进行论述,层次清晰,深入浅出,是关于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著作。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原理郝俊淇 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企业不正当地获取、维持、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以及不正当地利用这种地位的行为。本书突破了单一、具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研究视域,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可能导致的排他效应、扭曲效应、剥削效应等损害类别(损害理论)为基础,构建和阐释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反垄断法上的基本类型,即“排他性滥用”“扭曲性滥用”“剥削性滥用”,以及作为其规范前提的“单独市场支配地位”和“共同市场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