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湘警故事《湘警故事》编委会 编本书是一部讲述湖南警察故事的法治文学读物。它融纪实性、文学性于一炉,突出法治主题,强调可读性,内容贴近基层一线公安工作和生活。编委会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旨在用文学的形式讲好警察故事,讴歌警察英雄,书写警界传奇,反应警察生活。全书共设置湘警先锋、大案追踪、侦探小说、传奇故事等篇目,所载作品兼具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本辑收入了易卓奇的《捕“狼”记》、李正文的《木林乡警》、徐虹雨的《一个人的长征》等小说和纪实文学作品。
-
上海法学研究上海市法学会 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司法部决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引领和带动司法事业发展,提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在数字法治实行过程中,有关网络平台及电商平台的发展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关心的话题。电商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可能的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规制,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因而,本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出版价值。
-
迈向法治詹姆斯·E.弗莱明 著法治一直被誉为“无可匹敌的人类善”,但人们对于法治要素的认定有着相当大的分歧。当人们大声疾呼要求维护或推行法治时,他们倡导的是关于尊重私有财产和提倡自由的法治实质性概念?是保障“法律内在道德性”的形式概念?还是强调应当拥有公正去庭并就法律问题展开辩论的程序概念?必要的紧急情况下(如抵御恐怖袭击)是否可以“超越法律”行使权力,来维持或恢复法治?在《迈向法治》—书中,来自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讨论了这些问题引发的诸多理论法学、政治学与道德的困境,并考察了美国和全世界的实践状况。这本跨学科著作及时出现并梳理了法治的概念,探讨了何时有理由(如果有的话)行使“超越法律”的行政权力以维持或恢复法治,揭示了军事干预后建立法治的前景和风险。
-
客观性与法治马修·H.克莱默 著《客观性与法治》讨论了客观性的多种类型与法治之间多面的、复杂的联系。在这本书中,克莱默首先仔细探讨了客观性的11种面相,逐一给出了简要的解释,并讨论了它们是否为法律制度的必要条件。
-
法医毒物鉴定理论与实践沈敏,向平,刘伟 著《法医毒物鉴定理论与实践》共分二篇十七章。上篇五章论述了法医毒物鉴定的发展及问题、法医毒物鉴定程序、法医毒物鉴定规范及质量控制、生物检材的特征及应用特点,以及法医毒物鉴定方法;下篇十二章系统介绍了法医毒物鉴定的对象,包括挥发性毒物、气体毒物、合成药毒物、杀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有毒动植物金属毒物、水溶性无机毒物、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在结构内容上,强化了毒物的毒性作用、中毒症状、体内过程和鉴定要点,体现了法医毒物鉴定进行专业判断所需的知识要点;减少或摒弃了不满足证据要求的分析方法,体现了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反映了专业领域的*新研究成果,提供了较大量的参考数据和文献信息,以供读者进一步追溯。
-
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中国犯罪学学会 编《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犯罪态势与研究报告(2020)》基本延续了前两年《蓝皮书》的框架格局,通过“2020年度中国刑事政策及刑事立法与司法”“2020年度中国犯罪形势评估”“2020年度典型案件犯罪学报告”“2020年度中国犯罪学学科发展动态”等内容的呈现,从宏观到具体、从犯罪问题到学科发展,对我国年度犯罪学作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同时,本年度《蓝皮书》重点聚焦了“公共卫生事件与犯罪治理”,通过对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突出犯罪现象的观察,总结了公共卫生事件中犯罪治理的难点,归纳了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治理经验,并试图把握公共卫生事件下犯罪治理的主要趋势。
-
新路集陈煜 著法律史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学生的热烈支持并取得了显著,为继续发扬“百花齐放”的学术精神与鼓励新人的培养原则,结集出版征文大赛的成果——《新路集》第八集。本书的出版初衷一如既往,即弘扬中华法文化,培养法律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推陈出新,鼓励年轻学者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和思想性。本书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新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
-
监狱法学论丛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 著《监狱法学论丛》系列丛书,由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依托北京市监狱管理局运行)编辑,是一部监狱法学理论交流文集。丛书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联系监狱工作实际,既有监狱法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新理论研究成果,又有监狱一线民警的执法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是我国监狱法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支持我国监狱工作的有利平台。丛书每年一册,主要用于全国监狱系统交流学习、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参考以及社会公众宣传。
-
刑事诉讼的中国问题与地方经验王彪 著由于法律传统、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若干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一系列中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现象、机制和问题,例如,在检察权运行方面,存在“逮捕中心主义”现象和“过度起诉”现象,在审辩关系方面,存在“审辩交易”现象和“辩审冲突”现象;又如,在审判权运行方面,存在以院庭长讨论案件机制为代表的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在疑罪案件的处理方面,在程序和实体上均有较为独特的机制;再如,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存在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对法官心证的影响问题。本书作者以基层审判的实际经验为素材,以地方性经验为基础,对上述中国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图在准确描述问题的基础上,解释问题的成因,并为问题的解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
中国传统法律格言的展开韩立收 著格言是语言的精华,法律格言是法律智慧的凝结,中国传统法律格言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法律遗产。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法律格言中精心选择了十八条家喻户晓的法律格言,从起源、原义、演变、价值及局限、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展开,并辅以大量的案例。这些格言包括“礼之用,和为贵”“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杀人刖足,亦皆有礼”“一字入公门,千牛不能拔”“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法不责众”等,一部分为孔子、孟子、管子、韩非子等古代圣贤的言论,言简意赅,含义隽永,一部分为民间谚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相信读者通过本书会加深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了解,对我国当代法治社会建设有进一步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