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新经济反垄断法马克·R.帕特森 著,兰磊 译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形态。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新经济又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数据信息成为经济活动的焦点,在新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正如本书作者所说,随着信息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更大焦点,尤其是随着信息本身成为待售商品,通过占有信息获利的机会日益提升。企业已经认识到这种机会,并经常寻求利用其对市场信息的控制。这些信息利用行为经常取得成功,部分是由于信息本身的性质通常有利于规模更大的企业。这种局面有时导致了大型信息提供者的产生,有时导致集体信息生产行为。其结果是在信息世界中再现了有形商品和服务领域出现的那些类型的垄断和共谋问题。 本书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及市场实际,在深入剖析信息及信息作为产品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探索了信息和信息提供等引发的垄断以及独特的垄断认定机制,并对于信息问题涉及的反垄断各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体系性强,问题意识突出,很有针对性,资料翔实,论点新意迭出,论述鞭辟入里,读来经常引人入胜,相信读者阅读后一定会收获满满。
-
中越涉外婚姻法律问题研究覃晚萍 著本书以2015年越南新修订的婚姻家庭法和我国民法典为依据,对中越两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和两国涉外婚姻适用的程序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中越边境婚姻的现状、问题、原因、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婚姻纠纷的解决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
牛津通识读本[英国] 戴维·坎特 著,吴志杰,于涵 译作为心理学所有分支中发展☆快的领域之一,司法心理学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大众印象中,这门学科却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不仅源自大众对于罪犯及其行为的强烈好奇,侦探小说和影视中频频出现的犯罪心理画像、心理测谎技术也为其蒙上了传奇色彩。司法心理学究竟是如何在实践中指导司法活动的?戴维??坎特在本书中追溯了司法心理学的学科渊源,并梳理了其理论研究范围和临床应用,带领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心理学评估工具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司法心理学如何辅助案件侦破并缉捕罪犯,又怎样协助管理和矫治罪犯等内容在本书中均得到了精彩的介绍。
-
中日民商法律制度比较李伟群 著本书为日本经营实务法学会二十周年纪念日论文合集,由中日学者的十一篇论文组成。论文合集探讨了中日民商法理论,选题包括《构建中国P2P网贷多层次法伦理监管体系最*研究》《铁路的危机管理与法律课题》《中国进口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日本民事调解的基层价值》《中国进口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民事调停的既判力》等新兴领域的法律监管体系构建,以及日本民事调解、现地法人设立等法律问题。
-
竞争法总论董笃笃 著本书解释了什么是竞争、为什么要保护竞争以及如何保护竞争,据此提出一种理解竞争法律实践的视角和方法。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更是优化生产规模、组织劳动分工的一种方式。竞争是市场的运作机制,推动市场价格不断接近于均衡价格。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发生改变,生产规模不断优化,劳动分工持续深化,进而为新知识的创造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为变革提供秩序保障。如果把整个经济运行体系比作一个人,那么,市场竞争就是这个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它既维持稳定,同时也催生变化,实乃成长所必需。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显著,越需要法律保障。以反垄断和反不正竞争为主体内容的竞争法,应当强化价值引领,运用SCP范式评估特定行为的效果,以实施指南和实施机制为抓手持续推进制度建设。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易延友 著非法证据排除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规则。我国刑诉法采纳了这一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以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形成、特色、立法表述的意义空间、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为主要阐述对象,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以及细节上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指出该制度的确立对司法实务人权保障状况的突出贡献,对刑事诉讼程序、辩护角度等产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改变。是国内本既融合了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起源,又结合了中国立法实践与实务特色的专著。作者长期从事刑事诉讼司法实务中证据规则的研究,在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具有影响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出版,有利于强化非法证据排除这一规则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对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也有对实务状况细致而深刻的分析,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悠然见南山沈玮玮 著本专著是对在学习中国法律史相关教材或在阅读相关论著时容易生发的疑虑困惑进一步努力解答的成果合集。 50例释疑均是从作者已经发表的百例文稿中选出,择文标准亦是从代表性和创新性两方面着手,内容尽可能涉及到历朝历代的核心问题,并区分为法律通史、专题史和断代史。文章类型既有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又有法律文化史,力图全面展现中国法律史的要旨。 上篇聚焦于古代中国法典编纂的整体描述,中篇以断代为线,突出各个时段较为突出的思想制度事件,深究学习中国历代法律史难以理解的诸多问题。下篇旨在梳理近代法律史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和行动评价,以人物为线索解析清末以来在新旧制度变革过程中历史的制度安排。
-
英国宪法研究导论A.V.戴雪 著《英国宪法研究导论(汉译名著本20)》被为是英国宪法学的经典著作,是英国宪法学术中引证率的作品。它至今仍具有正统地位,近似于一种“没有成文宪法的宪法典”。很大程度上,它能够奠定研习英国宪法的基础,成为了解英国宪法的入门著作。在重要性上,此书足以和任何一本法学译著相媲美。《英国宪法研究导论(汉译名著本20)》共有三篇内容:篇议会主权;第二篇法治;第三篇宪法性法律与宪法惯例的关联。此书是法学和政治学(尤其是公法专业的)的学生和教师的必读书目,此新译本必将引起学界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
所有权的终结[美] 亚伦·普赞诺斯基,[美] 杰森·舒尔茨 著公民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享有财产权吗?网络平台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攫取商业利益,为何我们自己却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收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个人信息的人格权属性后,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回应的现实问题。 国内实务界和学术界从竞争性权益、用益权、数据资产权、权利束、数据服务合同利益等视角提出数据财产权建构的可能性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本质上承认了一种制度发展趋势:技术革命正在逐步消融传统的所有权概念,数据无法被排他性地占有,注册、付费、订阅等产业服务模式推翻了数据所有权的实践基石。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又当如何面对这种“所有权终结”的趋势呢? 本书在企业数据权益和个人数据权益的博弈中,选择了从数字时代的个人财产权切入,审视其概念危机和内容异化。相较于直接提供所有权补正方案而言,作者更倾向于向读者们描述所有权的演进历史,揭示数字经济创新背后权利义务关系的实质性变化。
-
法源[法] 莫里斯·奥里乌 著,鲁仁 译《法源——权力、秩序和自由》一书,由世界知名的法学家、社会学家,团体法学派的创始人莫里斯·奥里乌所著。其多种著作蜚声国际学界,本书系统阐述了自然法与人为法中关于权力、秩序和自由的基本内容及其沿革,并专门介绍了自然法在德国的际遇。已多次再版。毫无疑问,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此书颇类他山之石,可资借鉴。本书译者为鲁仁,曾翻译过《法国行政法》并在本馆“公法名著译丛”中出版。本书由作者的六篇文章节录萃取而成,被编为两部分,每一部分有三章,每章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全书涉及面较广,所谈问题较多,旁征博引了英、德、意、西、拉丁等多种文字的古今观点,作者对个人主义的内涵,法律的实质,自由、权力与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团体的历史地位,权力监控的意义和途径等等,均从自己的角度作了比较独到而详尽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