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治的迷思:宋教仁案与中国法治困局的历史诠释

法治的迷思:宋教仁案与中国法治困局的历史诠释

作者:刘晓民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ISBN:9787511714602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欲知来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人类固无法精准设定和预测未来,但影响历史走向的因素就在我们身边。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当下中国不可逆转之历史潮流,产生于历史,亦受到历史的影响。以审思当下和未来中国法治问题为志趣,反思现代法治在中国生成演变之历史,为《法治的迷思:宋教仁案与中国法治困局的历史诠释》主旨。近代中国,革命发轫,法治滥觞。然中国却一直徘徊于真正法治之外,不得其门而入。法治在中国的产生,屡屡建于革命之上,其发展历程艰难而坎坷,其脆弱令人唏嘘。民初之政治,就其与法律的关系而言,始终貌合神离。在外忧内患的复杂时代,政体虽已革命,价值取向依旧多元,政治精英们思想碰撞和行动冲突不断。刘晓民专著的《法治的迷思:宋教仁案与中国法治困局的历史诠释》以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事件——“宋教仁案”为中心,剖析民初中国法政实践之境遇,展示时代法治状态和社会变革命运,揭示法与政治互动紧张之表征及深层缘由,探究于当下法治养成之有益思想宏旨。
作者简介
  刘晓民 男,1978年3月生,河北省卢龙县人。200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程燎原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法治理论和中国法治问题。近年来发表CSSCI核心论文多篇,主研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反思历史的意义
(二)民初法治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三)“宋教仁案”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分析
(一)革命史研究范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
(二)法治研究与历史研究范式的关系
(三)现代化范式中宪政视角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宋教仁案”研究为例
三、中立的论述立场、“理与势”分析脉络及文章总体概述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基本脉络
一、“理”与“势”:近代中国变革的哲学基础
二、“理”、“势”与变革之“道”
三、“理”、“势”与变革手段的选择: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争
四、革命与专制:理念的分歧
(一)革命的现代性话语:孙中山理解的革命
(二)是无政府而非对专制的反动:袁世凯眼中的辛亥革命
五、善治与善制:民初各派对共和评论的歧异
六、小结
第三章 思想和政治上的分裂:民初中国的法政格局
一、民初法政格局的制度与观念分析
(一)“承认”而非“共识”:《临时约法》的产生及权力配置
(二)中式思维与西式共和体制的冲突
(三)法律权威观念与治之“道”
二、权力配置与约法的权威性:袁世凯的集权改革
(一)权力配置与国家富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争
(二)法理与事实(国之“势”):“军民分治”改革的难题
(三)中央专制与议会专制:省官制中权力制衡的难题
(四)行政命令与法律:任命民政长与适用《咨议局章程》事件
(五)富强济世思维对《临时约法》权威性的损伤
三、军权与法律权威性:武力世界中的法治
四、法治理想与革命思维的冲突:几个案件的解读
(一)法治文明与政府的权威:姚荣泽案
(二)积极之革命手段与司法独立:宋汉章案
(三)法律与武力:张振武、方维案
五、小结
第四章 “宋教仁案”、政治危机与法治困局 。
一、恶政府与良法:宋教仁在国会召开前的政治宣传
二、“宋教仁案”的定性与解决方法上分歧的产生
(一)“真革命”与“真共和”:暗杀后之舆论风潮
(二)法律、武力与政治改良:在理与势之间的争论
三、证据的宣布与法律解决的困境
(一)证据宣布与辩解
(二)手段的有效性与道义、法律上的正当性:对理与势的再争论
(三)政治与法律上的两难:从特别法庭到变相之普通法庭
(四)国会弹劾抑或革命讨伐:政治解决方法的争论
四、局势的激化与各派的调和
(一)借款案的发生与各地独立风潮
(二)议会内国民党与进步党调和的失败
(三)法律的效力与国民的政治自由:在人道与大局之间的争论
(四)法律的效力与政府权威:袁世凯“地方不服从中央”定性的做出
五、妥协的失败与“二次革命”的发生
(一)在理与势之间的踌躇:法律解决的困境及黄兴的困惑
(二)汪精卫政治妥协的失败与章 太炎向革命的转变
(三)从在理与势之间的踌躇到顺势成理:黄兴对武力解决的再思考
(四)武力反抗权与法律效力的对立:“二次革命”中的难题
六、小结
第五章 历史的惯性:治道重构与法治实践的困厄
一、袁世凯“道德为体,法律为用”法政观的形成
(一)“道德为体,法律为用”的“以法治国”思想:治道的改变
(二)绝对权力总统与法家思想的印记:基于国之“势”的权力设计
(三)“道德为体,法律为用”与儒家政治传统:法与政治的位阶问题
二、法律工具论与军阀政治:法治实践的困厄
第六章 结论:对民初中国法治问题的阐释和评价
一、治之“理”与国之“势”相互掣肘:民初法治生成的复杂境遇
二、实用主义立场如何使法律失去权威性
三、“法律派”为何被迫选择了革命
四、对“法律派”评价的再认识
五、历史反思与法治话语的轮回
六、历史惯性、法治困局与中国的未来
后记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