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鹰击不列颠卡萨诺瓦·布尔斯坦原著;方飞编译1940年7月至10月,瀑发一场在空中进行的著名战役——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是英国与欧洲侵略者对抗的必然结果。在德国威廉皇帝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居民第一次尝到了空袭的滋味。自那以后,皇家空军一上在调配部署兵力,以防空袭再次重演。战争是血腥的、残酷的。而正义之战,往往会激发人们空前地团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不列颠之战让希特勒首次尝到了挫败的滋味,并埋下了最终失败的隐患。这场人类首次大规模空袭与防空作战,印证了杜黑的“制空权”理论。而雷达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和密码破译技术等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为这次战役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当战火烟云销声匿迹,当“月光奏鸣曲”与“超级秘密”锁进档案馆,难以平复的,总是幽思缕缕。
-
血捍莫斯科马尔钦·科济列夫斯基原著;邱剑敏编译德军望远镜中克里姆林宫的红色穹顶清晰可见,命运将拯救苏维埃的重任交给了朱可夫。红都城下历史重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德军与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一样,严寒中败退莫斯科。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德军在二战中首次遭到重大失败,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城市保卫战,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完结。被希特勒誉为最成功的作战计划的“巴巴罗萨”,的确不同凡响,完美地体现了“总体战”和“闪电战”的精髓,一周之内,苏军即损失了五个军。但“莫斯科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预言,却如气球爆裂般响了一下即成了碎片。尽管莫斯科已在德军大炮的射程之内,尽管雪凝血红残阳沐血,苏联军民却用生命诠释了前仆后继、慷慨赴死的意义。
-
血战胡兆才编著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胡兆才,1942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工作,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新四军演义》、《八路军演义》、《中国红军演义》、《解放军演义》、《中美决战在朝鲜》、《宋美龄传》、《许世友传》、《南国枭雄》、《总统官邸》、《跨过鸭绿江》、《抗战烽烟》、《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曾获2002年国家图书奖)。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
-
闪击波兰博尔克曼·博佩尔原著;方政编译从《闪击波兰》的前几章里他们所做的,极大地伤害了战国民人的自尊,而在战后经济的打击下,这种伤害极容易被当地的独裁统治者加以利用,他们要做的,仅是为本国人民的愤怒树立一个合适的标靶,并将其说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历史的残酷之处即在于:它以或动或静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后来的人们却永远不能改变什么,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嘶喊将永远在历史的长廊里回响。在《闪击波兰》的章节里,我们把对战争的注意力聚集在波兰这个个案上,可以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历史上被其强邻瓜分过数次,而他们每次复车的过程都是艰辛而痛苦的。在这次德波战争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华沙最后沦陷前军民的拼死抵抗,更有在战前领导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大意与疏忽。
-
攻克柏林比比克·穆尔奇科夫原著;任成琦编译苏联红军在东线一路所向披靡,美英法盟军在西线的进攻也连奏凯歌,法西斯德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艾森豪威尔将攻打柏林的重任历史性地让给了苏军,常胜将军朱可夫的百万大军重重包围了柏林。绝望之中的希特勒携红颜知己爱娃饮弹自尽,群龙无首的德军不情愿地举起了白旗。盟军将领间的钩心斗角,希特勒险遭暗杀的来龙去脉,纽伦堡审判中纳粹战犯的最后下场……作者依据史料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幕幕场景。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距柏林仅60公里,准备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美、英军的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国首都100—120公里。4月月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戈沃罗夫)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白俄罗斯第3方(司令为巴格拉米扬大将)面军肃清了东普鲁士集团(参见东普鲁士战役);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彻底歼灭了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泽(格但斯克)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抵达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大将)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3(司令为苏联元帅托尔布欣)、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13日攻占了维也纳(参见维也纳战役)。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4月16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214个师(其中34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又14个旅。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包括5个坦克师,仅有约200辆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辖坦克第3集团军、第9集团军),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英、美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英、美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于是盟军统帅部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突击第3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9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别尔扎林上将)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为崔可夫上将)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11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为拉济耶夫斯基少将)进入交战(在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攻占塞洛高地支撑点后)。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夫上将)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为科尔帕克奇上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茨韦塔耶夫上将)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为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40多部探照灯。
-
征战阿拉曼迈克尔·哈林顿原著;耿雪峰编译“狐”、“鼠”间浩瀚大漠进行的一场生死决斗。隆美尔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敌英国的“超级机密”。二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到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进行了沙漠战中最长距离的大撤退。德意联军建造的“魔鬼的花园”是战争史上最大的雷区之一。60多年前,在北非一片不毛之地上的殊死搏杀,因其重大的意义,以第10年举行隆重纪念活动的方式被人们所铭记。那位戴着双徽贝雷帽的常胜将军,那位横空出世两年即铸就军人辉煌的“沙漠之狐”,曾经怎样地叱咤风云,傲视群雄。然而,在“沸腾的大锅”,在“魔鬼的花园”,有多少殒命的灵魂无法安息。苍山如刃,大漠如烟,只有那一轮满月,依然高悬。 (编辑:LX)
-
喋血瓜岛[苏]格里夫·科恩著;王永梅编译瓜达卡纳乐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后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较量一直持续的1943年2月,以日军的全面溃退结束。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军事史学家称瓜岛战役是“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美、日海陆空三军一场血与火的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当“星条旗”在充满血腥味的岛上飘扬,昭示着美国从此拉开了太平洋战略反攻的帷幕。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其血腥和惨烈令人咋舌。那血流成河尸臭冲天的“血岭”,那归纳精准的死亡期限表,那忍吃同伴的无奈哀痛,那木乃伊一般的日军“女兵”……为什么纯洁无邪充满原始风情的处女地,会成为“死亡之岛、饥饿之岛“?为什么日本要孤注一掷、背水一战?《喋血瓜岛:二占经典战役全记录》将再现那一场“屠宰场”式大战的始末。
-
决战库尔斯克多姆宁·普里列扎耶夫原著;马永良编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冲突。它持续了六年之久,席卷了全球五大洲,造成了5,000万人的死亡以及数以万计的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的战斗不仅规模罕见而且极其惨烈。1941年1月,希特勒下达开始“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后,138个师的德军的铁蹄踏入苏联,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侵略战争。 本书从斯大格林勒会战之后的苏德战场入手,以库尔斯克会战的客观进程和时间顺序为线索,中间插叙了大量的苏德战场上的大量史实。用纪实的笔法、以全景扫描的方式对库尔斯克会战进行了介绍。不仅展现了苏德战场及其库尔斯克会战的壮阔画卷,而且也提供了库尔斯克会战前后双方决策的细节;不仅汇集了大量散见于各国军事档案中的珍贵史料,而且也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秘闻。 (编辑:LX)
-
梦断马奇诺埃莱纳·德珀雷原著;林顶编译世界战争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攻防战。敦刻尔克撤退是二战中最成功的一次军事大撤退。德法首开二战中第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从马恩河大会战、凡尔登战役的胜利,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被毁,凯旋门见证了太多的欢乐与悲伤,眼泪与苍凉……当德军装甲部队一马平川,法军迅速溃败一泻千里之时,当希特勒在拿破仑的石棺前脱帽伫立,毕恭毕敬之际,历史记载了什么?如果您想了解当时世界上工事构筑最完善、障碍设置最完备、火力配备最严密的防线如何瓦解,就请翻开本书。
-
偷袭珍珠港利奥波德·罗森伯格原著;马俊杰编译1941年12月7日,一个让美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划了了次震惊世界的行动,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倾刻间遭遇灭顶之灾。山本五十辩证为何选择珍珠港作为攻击目标?美军在珍珠港为何不设防?日本虽赢午了这场赌博,但输掉了整场战争。更多内幕,更多细节,尽在其中。这是一场海上、水下、空中,闪电式的立体袭击战,山本五十六一战成名。此次偷袭也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定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却犯了严重的错误,挑战了一个它无法战胜的强大美国——美国,更重要的是,它在道义上遭受惨败,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敌,这注定了等待它的只有失败和耻辱。一部人文经典,一段人类无法忘记的历史,当历史变成回忆,我们只能用含笑的泪水来感知痛苦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