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朱毛红军”历史追踪王健英著暂缺简介...
-
百年硝烟梁月愧,李庆山著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
-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缩。他们从此结识了自己未来的战友和敌人,从此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也从此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有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和扑朔迷离的人间恩怨:昨天唇齿相依,明日反目成仇;阵前并肩御敌,幕后暗设陷阱;情同手足者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势不两立者于患难之中肝胆相照……就在这旋涡一般湍急的关系纠葛中,小人最终落马,英雄脱颖而出。
-
英汉国际军事关系词汇雷雪凯等编本书包括词汇近1.3万条,内容涉及国际战争、国际军事冲突、国际军事安全、军事外交、国际维和、军援军贸、国际军工合作等方面。
-
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杨迪著“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逝去的将会变成美好的回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诗句)解放海南岛战役,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55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为了对历史负责,我决心以颤抖的手,将55年前解放海南岛战役的真实情况写出来。我认为回顾历史,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够带着当时的感情来写,这样会写得更亲切、更真实,也才能写得生动、深刻。本书着重从宏观角度来写海南岛战役是如何决策和指挥的,也就是说只写战役决策和涉及战役指挥直接有关的作战行动,作为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写回忆录,我觉得是要写当时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亲身经历过的战争、战役和战斗,以及当时亲自接触过的担任各种职务的人,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
世界海军百年风云左立平,王校轩编著第一章竞相争雄的西方海军当历史时钟指向19世纪末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凸显出来,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德、美、日、意几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向获利最大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发起猛烈挑战。为确保自己在抢夺殖民地的争斗中取得主动,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不遣余力地扩充军事,而建设强大是摆在最为突出的地位。海权思想的碰撞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多达3.6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海洋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空间。公元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把人类历史带入了海洋时代。然而,正是从这时起,人类为争夺海洋利益,展开了血与火的较量,控制海洋则是海洋国家之间争斗追求的直接目的。这种控制海洋的权利应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海权”。时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海洋国家的海权思想已经发展成熟,海洋争夺集中表现为海权思想的碰撞。英国不仅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长期的海上霸主。早在16世纪,英国的政治家沃特?雷利爵士就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为了控制海洋,英国于1546年正式成立海军,组成了一个“核心舰队”。伊丽莎白依靠这支海军,凭借先进的技术、战术和水手们高超的航海技能,打败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由此英国人开始悟出:赢得海洋,就赢得世界。克伦威在执掌新政时,便大力扶植英国舰队。他破除了“核心舰队”思想,主张建设一支“常设海军”,并借此打败了荷兰,使世界海上霸权的重心转向了英国。全胜西班牙荷兰后,英国尝到了控制海洋的甜头。英国人认为,“在一个商业时代,赢得海洋要比麝香陆地更为有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军就成为英国政府的基本国策。从18世纪妆开始,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又彻底击败了法国海军,从而确保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提高,建立强大的海军成为其国家政策的基石。至此,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也难以向英国的海上霸权提出真正的挑战。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真正决定我们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随着西方其他各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英国开始走向衰落,其海权思想也受到重大挑战。首先向英国发出最强烈冲击的是德国。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德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在工业生产上,1870~1913年的43年中增长了4.6倍,在世界所占比重从13%升至16%,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新兴工业领域(如电力、化工等行业),德国占有绝对优势。1894~1904年,德国商船吨位增加了234%。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钢总重量达到1760万吨,比英、法、俄三国的总和还高。德国的煤总重量达到2.77亿吨,接近英国的煤总重量。德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4倍,占国际贸易量的12.6%,居世界第二。德国经济的发展,为其向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改变国际社会现状,重新瓜分世界,成为德国的强烈愿望和一致呼声。德国首相比洛在1897年12月6日的帝国会议上说:“各民族在争夺统治大有前途的地区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不应把德国排斥在外。过去曾有个时期,德国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的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了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摘自第1-3页)
-
新四军战史《新四军战史》编委会 编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以10月12日为建军纪念日。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194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八路军应派部队与新四军合力发展华中的部署。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先后越陇海路南下,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第5纵队。第4纵队执行向西防御任务。第5纵队执行向东发展任务。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10月在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后,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围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1至第7师和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新四军总结皖南事变的教训,加强了党的绝对领导,加强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并根据斗争需要,实行主力地方化,先后成立苏中、淮南、苏北、淮北、皖江等军区以及许多军分区,发展了地方武装和民兵。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和伪军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新四军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到9月2日,共解放县城40座,重要集镇400余个,歼日伪军2.8万余人,占领了武汉外围和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后又任命罗炳辉为第二副军长。9月,根据中共中央在同国民党和平谈判中作出的重大让步,新四军在浙东、苏南、皖南的部队分别撤到长江以北。10月,执行中共中央作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临沂,并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部分主力和留在山东的八路军部队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后改称山东野战军;仍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在此期间,新四军第3师开赴东北,第5师与八路军第359旅、河南军区组成中原军区,调离新四军的建制。1947年1月下旬至2月3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以及所属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至此撤销。
-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徐焰,吴少京编著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与数十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作为载体,从中共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在朝鲜半岛上志愿军的战略反攻与战略防御,在战争中成长的众多技术兵种等等,一直记录到最终抗美援朝获得伟大胜利,从整体上全面地反映了抗美援朝的真实情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
-
血染名城袁文彬著本书生动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经过与德军一系列激烈交战,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打碎了德军妄图占领全世界的迷梦,使希特勒重蹈当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失败覆辙的传奇式的斗争历程。
-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教程支绍曾主编简介:军事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本书共有八讲,包括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及民族解放战争的兴起;朝鲜战争的爆发与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越南战争和美苏在中间地带的争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