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中外历史军事之谜唐敏军事行动、军事人物很多都属于“军事机密”!尘封的军事档案最多,牵扯到的人和事也最诡秘。古今中外,诸多的军事领导人莫不以保守军事秘密为名,或掩盖真相,或制造假相,有的是为了秘密研制军事武器,有的是为了暗中除掉敌方首脑,有的是为了向对手发动突然袭击……
-
辽沈战役秘密战松植几十万解放大军纵横驰骋,在东北黑土地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歼“国军”的战役,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东北的一批地下工作者,也在“国军”高级将领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策反工作。于是,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一败再败;于是,出现了像曾泽生、郑洞国这样一些颇带传奇色彩或喜剧色彩的名字;于是,据守沈阳的“国军”几乎谈不上什么有效抵抗便土崩瓦解……
-
诺曼底登陆(美)阿姆布鲁《诺曼底登陆》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场军事行动的头24小时借1994年6月6日这一天那样关键。隆美尔所预言的“决定性的24小时”, 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所称作的“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天”。纪念诺曼底登击成功60周年。
-
中国军事学术史糜振玉 主编《中国军事学术史》在对军事学术的概念及其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原始社会末期至抗美援朝战争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军事学术史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历代主要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主要军事著作的军事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军事学术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概括了中国军事学术的主要特点,对影响军事学术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了专题的阐述,并就中西方军事学术的不同形态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从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事学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演变的轨迹,揭示了中国军事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中国军事学术在世界军事学术的地位,使中国军事学术史的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是一部填补中国军事史研究空白的专著。
-
攻克柏林(英)安东尼·比弗1945年1月,乘胜追击的苏联红军终于到达纳粹德国的边境,随后,对德军纵深达100公里的梯次防御进行多地段突破……在罔攻柏林的战斗中,被纳粹德同先前犯下的残暴罪行所激怒的俄国人,显露出人性中的阴暗面,开始了大肆破坏,使数十万的平民死亡,数百万恐慌的平民逃离家园去往两部。借助最新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同和法围等圉家的历史资料,安东尼·比弗生动叙述了在第三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里,众多平民和士兵特别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掩饰下,这是一段浸透了自傲、愚昧、狂热、复仇、野蛮和兽欲的令人心碎的历史,亦是一段面对人类苦难和人性丑陋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忍、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历史……
-
保卫斯大林格勒(英)安东尼·比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军能于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从“B”集团军群调来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截至7月17日前,该集团军共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进行支援。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其预备队中把第62、第63、第64集团军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7月12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戈尔多夫中将)。除上述3个集团军外,编入该方面军的还有原西南方面军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7月30日起,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第51集团军也编入该方面军。其中第57集团军以及38、第28集团军(后以这两个集团军为基础组建了坦克第1、第4集团军)担任预备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520公里宽的地带内实施防御,阻止德军继续前进。方面军开始遂行这一任务时总共只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空军第8集团军有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150—200架轰炸机、防空航空兵第102师60架歼击机也在这里参战。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飞机多1倍多。方面军的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62、第64集团军在该处占领防御,制止德军强渡顿河并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无论是在防御战役准备期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军队都进行了大量党政工作。国防人民委员部1942年7月28日第227号命令提出的要求是开展党政工作的依据。命令所提要求的实质体现在“决不后退一步!”这一口号中。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采取了一切措施。使每个军人都领会命令的要求。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御匦郭,即外层围郭、中层围郭、内层围郭和市区围郭。这些围郭在会战开始前虽未构筑完毕,但对城市防御起了不小作用。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做好坚持敌后斗争的准备。
-
正说军师薛国安《正说军师》力求生动形象地展现他们谋略思维的独到特色,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智慧的化身,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令一支军队丢盔卸甲、让一个国家土崩瓦解。历史上许多金戈铁马的战场,都有着军师的足迹,许多成功君王的背后,都有着军师的身影。尽管所处职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人物都曾经以自身超凡脱俗的智慧在军事上筹划奇谋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战争缘于生存竞争,而且是人类生活中最激烈、最残酷、最复杂的竞争。那么兵家智慧无疑也是最微妙、最精彩、最鲜活的竞争智慧。尽管这种智慧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逾千年而不朽,仍可灵活地运用于当代军事斗争与生存竞争之中。所以,当代人仍然可以学习古代兵法、研究古代军师,从中汲取克敌制胜的智慧。即使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武器装备和最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军,也习惯于“言必孙子”,有意识地在战争实践中灵活运用孙子兵法。如此看来,正说古代军师,展现兵家智慧,是一件有益于增进各方面人士谋略水平和竞争艺术的事情。《正说军师》有别于当下流行的“戏说”、“大话”、“水煮”之类的写作方法,作者从“在军事上为君主出主意”的角度筛选了历史上十余位足智多谋的人物,作为军师的典范加以“正说”。而且每一位军师的神奇故事均截取其最精彩和最重要的片断,以生动形象的手法集中展现最精彩的思想内涵。历代军师巧出奇计、斗智斗勇的故事正史、野史多有记载,老百姓喜闻乐见。然而,这又是一个颇有难度的挑战,因为军师往往是幕后英雄,其谋略运用的戏剧化过程往往不为常人所知,鲜见于正史。因此,“正说”两字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却并非易事。幸好《正说军师》作者——国防大学教授薛国安先生研究兵法和战争多年,因而能够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细说端详。书中的“正说”,一要以正史为依据,二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有限的历史资料中尽可能分析提炼出人物鲜活的战争谋略智慧。基于这种思路,作者精心研究了十余位著名军师“所以制胜之形”,力求生动形象地展现他们谋略思维的独到特色,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兵家智慧不是简单的数学公式或固定的物理定律,而是一种鲜活的思路,往往可喻而不可言。通过阅读《正说军师》,读者既可以熟悉和了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面貌,同时也可以汲取有益的智慧营养,艺术化地提升我们的生存之道。
-
合同战斗发展史郭安华 编摆在读者面前的《战术基础理论》丛书,包括以下四种图书:《战术史纲要》、《战术的哲学基础》、《合同战斗发展史》、《中国战术史》。这部丛书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学术界对战术学基础理论的探研成果。战术学是军事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对象是战斗的本质及其规律。战术用通俗的话说是交战双方最直接的战斗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而这四种书分别从史的角度与哲学的角度对战术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展了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一分支学科的理论含量与学科化程度,是有非常明显的开拓性与时代进步性,在军队学校教学及部队训练中产生了广泛与良好的影响。
-
变动社会中的军事革命许二斌《变动社会中的军事革命: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新与社会变革》主要内容:当世界其他地区在军事上处于缓慢发展中时,欧洲却在14—17世纪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革新,其中有些军事革新不仅急剧改变了欧洲战争的面貌,而且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军事革命。军事领域的革新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讨论非常热烈的一个课题,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比较少。
-
第五部队1纷舞妖姬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需要的是最血腥,最狂放,最张扬,最能激发起每一个士兵不屈、不败战魂的铁血英雄!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以坚攻坚,以强克强,强大的可以让任何强敌为之却步的铁血雄师!这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这是一部贯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再现战火飞扬的血之篇章。请每一个中国军人,牢牢记住那个时代的英雄,留给我们的两句话:宁为战场亡魂,不做亡国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