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邓小平的遗产于幼军中国改革开放40年究竟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和模式的社会性质、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在哪里?中国新时期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究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离经叛道、背道而驰,还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重要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无论是邓小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朋友或敌人,都无法回避铁一般的事实: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开辟的道路、所创立的理论,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和城市乡村的面貌,并将继续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要想读懂中国,必须科学地认识和评价邓小平;要想了解认识当今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必须从了解邓小平开始。邓小平的名字与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标志。他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思想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深入研究并继承邓小平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政治遗产、思想遗产和智慧遗产。《邓小平的遗产》分为“邓小平思想与实践的源流”“邓小平的政治遗产”“邓小平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的未竟事业”四章,分别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他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开辟的道路、所创立的理论及其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邓小平的遗产》追溯了邓小平思想和实践的源头,介绍了邓小平在中国新时期所开辟的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阐释了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在继承马列主义重要基本原理基础上所创立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学说。此外,《邓小平的遗产》还从辩证唯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以及中国为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所作出的努力。
-
国家建构安德烈亚斯·威默,叶江为什么有些国家完成了国家整合,有些则由于族群、抗争性政治甚至分离主义和民族战争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本书涵盖了19世纪初一直到21世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深入探讨了促使政治同盟跨越种族差异并建立国家统一体的缓慢动力。安德烈亚斯·威默运用全球的数据集以及三对案例比较研究,将民族构建聚焦在一个缓慢、代际的过程:公民社会组织的传播、语言同化和国家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威默比较了瑞士和比利时,指出志愿组织的早期发展如何强化了民族构建;比较了博茨瓦纳和索马里,阐述公共物品供应如何将不同的政治选区团结起来;比较了中国和俄罗斯,证明共同的语言空间如何帮助跨越族群边界构建政治同盟。本书展示了民族建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长时段的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强调了研究不同国家政治整合的挑战的重要性。
-
之江新语习近平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 2012,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t the core, has united all the Party members and the people of China, and led them to historic achievements and transformation in managing the country's affairs. Socialism with Ctu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Xi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guiding principle as decided at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 2017, and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a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passed at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2018. These represent another timely update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PC and the countryXijinping is the prinapal founder of the Thought on S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le work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China, he developed farsighted ideas on subjects such as general reform, innovative, coordinated, green, open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culture, soaal stability, and Party building, and put many of these ideas to the test. He also formulated some major policies like the "Eight Strengths and Eight Measures Strategy." All thes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s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This book is a collection of the 232 essays written by Xi Jinping for Zhejiang Daity's column "Zhejiang, China: A New Vision for Development" between February 2003 and March 2007. Unadorned, insightful and clear, these articles reflect his deliberations on how to apply the Central Committee's decisions and plans to Zhejiang's practical context, and his ideas on promoting balanc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They are masterpieces in the use of Marxist stances, opinions and methods to observe,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The Chinese edition of the book, first published in August 2007 and reprinted in November 2013,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among readers. To help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know more about Xi Jinping and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and the CPC in the current age, the FOfeign Languages Press and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are jointly publishing multiple language editions of the book. For the convenience of international readers, some article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s have been appended with useful endrtotes.
-
珍珠港[美] 克莱格·尼尔森 著,宋世锋 译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不是创立于1776年7月4日,而是1941年12月7日。那一天,由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小型潜艇支援的354架日本战机突然猛烈袭击美国珍珠港,造成2 403人死亡,重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场,迫使美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和国际政治的格局。克莱格?尼尔森为写作本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工作。本书展示出战争中美日双方恐怖、混乱、暴力、悲剧和英雄主义攻击的异常丰富的细节。我们会看到水手、飞行员、军官、外交官、将军、天皇、总统,不同立场与角色的人,在世界历史上这个令人震惊的戏剧性时刻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会看到当日军飞行员飞临夏威夷时,被旖旎风光打动而拍照留念;当日军轰炸机群呼啸而过时,“内华达号”的军乐队仍浑然不觉地吹奏着国歌;当“俄克拉荷马号”被鱼雷击中时,巨大的震动触发一台留声机播放起流行的爵士乐;当轰炸机俯冲投下致命炸弹时,日军飞行员却对地面的美国士兵露出微笑;当被毁的“亚利桑那号”开始下沉时,年轻的水兵必须立即选择是与军舰一起沉没还是跳入燃烧着柴油的水域……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追踪1941年之前数十年的草蛇灰线,从美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分析导致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必然和偶然因素。从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黑船”打开日本国门,到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到五国海军会议,再到二二六兵变,以及二战爆发后美国和日本的微妙关系。最后,本书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即悲剧的不可预见性以及该事件延续至今的影响。
-
工匠中国刘文 主编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破解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良方,就是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关键在于树立匠心。树立匠心,既要弘扬优良传统,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
-
海定波宁暂缺作者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海定波宁——庆祝新中国·人民政协70华诞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暨宁波书画院画师绘意宁波邀请展”是一场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为契机,深入发掘、发扬宁波历史文化蕴藏,描绘、歌颂宁波70年沧桑巨变的传统艺术盛典。宁波书画院的艺术家将各创作一件以宁波历史名人、宁波花鸟山水、宁波城市景观、宁波人文风貌为等宁波特色题材的主题的艺术作品进行展览并将展览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以飨读者。
-
穆巴拉克时期的埃及陈天社穆巴拉克时期(1981—2011)长达30年,是埃及当代历史的重要时期。穆巴拉克政权的迅速垮台,成为学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著旨在对穆巴拉克时期的埃及做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阐释该穆巴拉克时期埃及的经济状况、军队的状况及其在埃及政治与社会中的角色、埃及的非政府组织状况及影响、埃及少数民族与教派的状况与影响、埃及的对外关系等。本著有助于客观认识和评价穆巴拉克时期,揭示2011年埃及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读孙乐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国政治实践的一部光辉著作。这一著作和恩格斯1895年写的被誉为“政治遗嘱”的单行本“导言”,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激烈争论,甚至引发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的分歧。《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结合1789-1871年的法国政治实践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全面阐述了这一著作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理论贡献及其思想史地位,并从当代语境出发,系统阐述了这一著作和恩格斯“政治遗嘱”的理论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
被折断的花朵(荷)玛格丽特·哈默尔-毛努·德弗瓦德维勒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迅速南侵,占领东南亚的大片领土,包括荷兰女性和荷印混血女性在内的很多白人女性沦为日军“慰安妇”。 \n她们如一朵朵鲜艳的花蕾,含苞欲放。她们渴望长大,努力将花蕊迎向明媚的阳光。可是那美丽的花朵却被血红的“太阳”残酷地摧残、摧残、再摧残…… \n作者玛格丽特.哈默尔—毛努.德弗瓦德维勒经过长期采访,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八位荷兰女性在荷属东印度日军“慰安所”里的惨痛经历公之于众。战争结束后,埃卢娜、玛露塔、莉娅、埃伦、贝齐、提奈卡、路易丝、诺露切回到了荷兰。她们当中,有的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痛苦不堪的回忆,过上了较为幸福的生活;有的因为身体遭受了严重的损伤,终生未嫁或不孕,在孤独、贫困中离世;有的因为心灵创伤而无法面对婚姻,遭受世人的歧视和非议。 \n
-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导读李乾坤,张亮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中zui重要的两份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之上,对两份文献的形成和传播、思想创见和思想史意义进行了阐述,尤其重点考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历史上的不同版本以及相关的争论。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读者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思想,特别是理解文献所呈现的文本与理论、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