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领导科学与方法萧鸣政等编著《领导科学与方法》主要是参考了领导科学领域里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与新成果,结合领导者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从基础理论与操作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全书共十章,前两章属于领导科学的基础理论,后八章主要是具体的领导工作内容与方法。《领导科学与方法》编写的基本思想是,立足于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现实需要,汲取领导科学领域优秀教材和相关专著的精华,梳理领导科学工作中的具体方法,面向新形势下领导科学发展的新研究与新趋向,按照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应用的三结合方式,充分突出领导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全面性、科学性、操作性的特点,满足广大领导科学研究、领导实践工作者阅读与相关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领导科学与方法》适用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与经济管理中领导科学的课程教学,适用于领导干部的领导力的培训与学习,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从事领导工作与研究的相关人员的参考。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史卫民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三,重点是对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情况作出综合评估。本书用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在危机压力方面,因公民性别、民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户籍、单位、收入、区域的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不同,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调查较突出地显示了公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所在单位、收入水平、所在区域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都会带来危机压力的显著差异。基于问卷调查反映的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差异,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
在神权与王权之间高旭晨暂缺简介...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史卫民,田华暂缺简介...
-
政府3.0(韩)金允权,陈潭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运行模式也屡次发生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政府的运行模式是根据传统的组织原理构建的按照职能划分的层级制,以合理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政府官僚单独负责政府运行的管理模式。但是传统的行政模式存在僵化和低效率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NPM)模式开始被运用于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把企业的细分化、竞争、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志运用到公共行政领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生产出更多顾客满意的公共产品,但与此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公共性,而且过度的竞争导致组织之间缺少协作和协调,进而加剧了组织间的隔阂。为了克服新公共管理的弊端,从2005年(一说2008年)开始,一些欧美国家重新强调公共性、信息公开、市民参与和协作,这种后新公共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扩散到全世界。后新公共管理(Post-NPM)的出现是由于新公共管理强调的竞争已经难以解决发展面临的难题,也很难满足复杂多样的行政需求。后新公共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公开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通过市民参与集中集体智慧,使政府的决策更为科学化和民主化,通过各部门间的协作来满足行政需求,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与此同时,ICT、Web、AI、IoT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政府运行模式的转变。换言之,后新公共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和工具,加上新技术的发展,给政府运行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和契机。
-
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研究傅广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渐加快,虽然国内也陆续出了一些相当优秀的利用规范性研究方法做出的研究成果,但从研究趋势上看,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却隐隐出现了发展节奏变慢,难以向纵深拓进的迹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研究者之间互相借鉴的现象多,真正有所创新的观点和理论少。新意常常源于研究方法的革新和发展。互相借鉴的现象多,说明了在该问题的讨论中存在着研究方法方面的困惑。第二是研究成果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与定性结论多,定量结论少不无关系。第三是宏观描述多,而微观分析少。这与微观分析方法尤其是量化分析比较匮乏息息相关。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公民参与的动机、程度、途径、方法以及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绩效等可以设立科学的、与实际相吻合的数量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为了增强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本论文另辟蹊径,从研究方法的革新入手,在量化层面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展开讨论。目的在于从纷繁复杂的公共政策现象中抽象出能够准确反映政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获得其它研究尚未涉足的、经由数学方法推导而来的、并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以有利于推动该问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对目前国内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尽一份微薄之力。实证研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较好研究方法之一。因此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建立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其中实地调查涉足六个省、市、自治区,5000份问卷调查结果则来自于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案例分析是经验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有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中也适当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上述研究方法集中讨论了以下四个模块的问题。*模块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功能研究。人民主权思想,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等构成了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的理论背景。近年来的政府职能转变拓展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现实空间;经济全球化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组织基础;市场经济增强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意识;文化程度的提高影响了公民对于政策制定的关注度和参与政策制定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便捷互动条件。公民参与具有非线性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政策制定科学化、提高政策合法性以及促进公民监督的过程中。由于公民参与的功能是非线性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公民参与是有益的,但超过了一定条件,公民参与反而是无益的或有害的。第二模块是公民对于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认知。通过构建公民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关注度数学模型,可以清晰的勾勒出年龄、性别、学历、年收入等政策变量在量化的意义上对关注度所产生影响。如,关注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过程呈现类似抛物运动的规律;年收入与关注度之间存在低度的正相关关系;学历每提高一个层次,公民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关注度就比相邻较低的学历层次群体约提高5.42%等。通过设立“亲公共价值指数”,可以准确地刻画出不同身份的公民群体在参与动机方面的区别。如,学历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动机的“亲公共价值指数”正相关,学历越高,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动机的“亲公共价值指数”就越高,学历每提高一个层次,“亲公共价值指数”就平均大约提高6.36%;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干预正相关,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等。第三模块是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宏观形态研究。我国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程度指数为34.15%,意味着我国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程度处于严重的参与不足状态。公民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提示,扩大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应以利益型参与和责任型参与为先导。参与人数和参与次数之间的二次曲线关系说明,参与次数的变化对参与人数产生的影响具有非均等性。公民对于公共政策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剪刀差现象。表现在对于中央政策和省政策,公民关注程度高,但参与程度低;对于县政策和乡政策,公民关注程度低,但参与程度高;扩大政策制定中公民的有序参与,对于不同级别的政府政策应该区别对待,即对于中央和省政策,应该着重促进公民的参与程度,对于县、乡政策,应该着重提高公民的关注程度。第四模块是公民参与的微观形态研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途径应该加以区分。参与方法属于内源性的行为选择,而不是外源性的制度设计。参与途径属于外源性的制度设计,而不是内源性的行为选择。在参与方法上,公民更希望通过自主的直接行为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参与途径上,文化程度与公民参与途径的偏好之间既存在着线性关系,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利用本文建立的“参与率”、“无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等四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绩效的大致水平。利用本文建立的“公民参与绩效对称指数”,可以清晰的发现,文化程度每降低一个层次,公民参与绩效对称指数就平均提高大约5.35%。低文化程度公民群体的参与绩效对称指数很高,意味着该群体在参与绩效上的被剥夺感较强。对于低文化程度的公民群体,必须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消除这种相对被剥夺感,才能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和谐与公正。
-
北极国际组织建章立制及中国参与路径肖洋本书紧密结合“路”倡议实践,前瞻性研究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所面临的规范支点。以规范生成和扩散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北极治理的过程中,各类组织的规范竞争问题,并采取双向推导的思路来完善北极治理规范的演化路径。尝试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气候三维视角,分析国家战略能为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搭便车效应、履约能力违约风险与组织有效性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科学技术因素在北极地区组织建章立制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组织进行规范推广与标准推广之间的关系。借重北极事务的“属性”,以环境、科研、资源、航运为维度构建中国制度性参与北极之路的综合政策体系。
-
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钱雪梅普什图人世代居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态。一是它的历史谱系和文化规范。二是它的基本政治结构及其演进。三是普什图社会在19-20世纪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民族主义运动、现代化改革和抗苏战争。此外,本书还勾勒了近代以来在政治舞台上格外活跃的几个普什图部落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它们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以此帮助人们认识这个孕育了塔利班的社会群体,了解这个在21世纪被美国称为“恐怖主义震源”和“恐怖分子安全庇护所”的地区。
-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暂缺简介...
-
孙膑兵法(战国)孙膑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让中国文化自成体系,融会贯通。而文学经典作为其主要媒介,世代相传,因此即使相隔千百年,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依旧根植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里。中华传世经典国学,拥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每一位热爱读书的孩子都应对其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求索……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有学识素养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