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战术通信系统李红领,陈颖颖 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打 贏数字化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各军事强国军队建设的首要目标。 为此,我军及世界各军都在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武器装备 的数字化改造。但是,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到作战应用的信息化是一个过 程,这个过程是由具有相应素质的、掌握高新技术的作战人员来推动并 实现的。编者在为部队举行的一系列新装备培训中深深感到提高官兵技 术能力、培养官兵信息化素养对上述过程转化的重要性。有感于此,编 者萌发了编写一本针对部队装备改造实际,满足本科生在校学习,贴近 部队、贴近装备要求,具有一般原理概念和技术理论特点的教材的想法。 军事通信系统如同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成为信息化战争信息传递 的载体,尤其是其中的战术通信系统已成为合成旅数字化装备建设的重 中之重,也是初级指挥人才必须掌握的信息知识。战术通信系统是一种 复杂系统。从系统构成上,包括以战术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卫星、综合 移动、数据链、升空平台等多个分系统,以及相关的管理、分发、安全 等系统。从系统分层上,各分系统又包括物理传输、链路交换、数据处 理等多个层级。从单体设备技术构成上,从信源到信宿,所用技术千差 万别、各有特点。为此,要想通过一本书让学习人员了解、掌握战术通 信系统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根据以往相关教学及培训经验,编者发 现战术通信系统的教学亟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宽度问题,即系 统总休构成、工作流程、技术衔接问题;二是深度问题,即关键技术, 特别是战术通信系统中特有的、区别于民用或民用较少的技术问题。这 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照顾到面、也兼顾到点。
-
炮兵防空兵射击气象理论与应用刘玉文,李俊,吴正龙,张跃华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响炮兵、防空兵武器射击精度的各误差源(除气象 外)的误差逐步缩小,气象诸元所占误差的比例越来越高。再者火炮、火箭炮 射程的不断增加和远程精确打击的要求,传统的气象装备、气象探测、数 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保障半径、保障模式等更是难以适应。多年来气象探测 装备虽有发展,但比较单一,新机理装备少见;传统的探测方法、手段、 数据处理模型,包括转换为所谓的气象通报最终应用模式没有改变,气象通 报形式繁多,标准不一,气象资源不能共享;远程带来大的空域、时域气象 诸元的变化如何处理,特别是超高空问题;高海拔地区气象特点和规律;保 障半径、单站保障模式能否满足等,都亟待解决。把外弹道理论、射击理论 与气象理论融为一体,以远程精确打击给气象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解 决为目的。
-
无人作战研究赵先刚无人作战研究 赵先刚
-
武器探测与制导原理张静远,顾宏灿,张洪刚,高永琪本书根据海军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規划.在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楙 盛刖导原理”课程用自编教材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科研实践与国内外粘确制导武器和 稍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修订编写而成。本书编写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一改大部分同类书籍侧直 介绍导弹、制导弹药或者仮當等单一种类兵器的做法,将导弹、仮笛、灵巧弹药等各式耕确 詔导武器所使用的梢确制导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分别加以介绍,待别是将水中兵器 ?泛使用的各种制导方式同等进行介绍,内容系统完整。二是侧巫于对武器制导系统中的导 引系统原理的介绍。因此,安排专门分章节介绍信号检测的时间处理与空间处理理论.这是 寻的制导和遥控制导对目标探测所必需的共性基础理论。同时,将应用地为广泛的寻的制导 K点加以介绍,此外,为了体现楙确制导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将筒达寻的、声呐寻 的制导独立成章介绍.将天文与卫星制导、匹配制导等内容也独立成裁介绍。本书编写注1R 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力求系统性和实用性并AL以满足学员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需要。 本书共11童。第1卓详细介绍了帝确制导技术的定义与分类、粘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类 ;!、制导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粘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趙势以及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为了加强对目标探测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持别是考虑到不同专业学员所学基础课程的不 同?使本书内容结构相对完整并方便后续内容表述,第2、3章分别介绍了以统计信号检测 为主的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基本理论和空间处理技术.这些都是各类寻的制导和遥控制导所 哥要的目标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按寻的制导、遥控制导、自主制导三大类详细介绍 各种制导原理。考虑到导弹所用的雷达寻的制导种类多、应用广,待別是在制导指令形成方 式方面具代表性,第4章首先介绍餡达寻的制导原理.其中的导引指令形成方法对后面所 介绍的红外、电视、激光等寻的制导同样适用。第5章介绍声呐寻的制导原理.这是鱼苗等 水中兵器赧主要的制导方式。第6章介绍了红外、电视、激光、尾流等其他各种类型的寻的 制导原理。以上所有寻的制导相关章节均包括其详细的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制导工作过程等内容。笫7童介绍遥控制导原理,包括雷达波束和激光波 束的波束制导、有线与无线指令遥控制导和TVM制导原理。第8章介绍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自主控制与制导原理,在简要介绍了武器控制基本原理基础上.具体介绍r方案制导和惯 性制导的基本原理,还介绍了制导武器的导引律和弹道形式 第9帝介绍天文制导与卫星制 导原理,在阐述天文制导与卫星制导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天文导航与制导原理, 并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系统为贾点.介绍了各类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随养对地球物理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地形、地磁、近力场等匹配制导技 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相关原理在第10疏给予简要介绍。第11率介绍了复合制导 的基本概念、主要复合方式和复合工作原理.并以巡航导弹、线导血雷和防空导弹为例.分 别介绍了典型复合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组成和制导工作过程。
-
作战心理准备研究黄宏强作战心理准备指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围绕强化官兵打仗意识,调控作战 」理状态,培养过硬作战心理素质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作战心理准备 总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战心理指军人在战斗过程中 土生的心理活动①。作战心理准备是针对作战的心理准备,不仅涵盖作战前中 后的全过程,也包含平时进行的针对作战的心理准备,不仅包含针对作战心 理的准备,也包含针对作战其他方面的心理准备、从哲学层面看,作战心理 准备是官兵战斗精神与物质(即武器装备)相互作用和有机融合的过程,是 提高人一物结合的程度和效率,更好发挥物的作用(即武器装备的作战效 能),进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活动。从内容构成上看,作战心理准备包括提高 官兵的打仗意识、作战心理状态和作战心理素质。从时间进程上看,作战心 理准备包括提高官兵基础作战心理素质、加强临战心理调控、战时心理应对 和战后心理恢复等。从实践角度看,作战心理准备离不开军事训练和战争实 践c官兵在军事训练和战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体验,经过身心作用内化为 官兵的认知和感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作战心理准备的开展可以提髙官兵作战心理素质,有助于调控官兵作战 心理状态,减少作战心理损伤。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作战心理准备 内容、特殊任务中心理准备和不同军兵种的心理准备等方面,不足在于缺乏 深度和操作性。国外主要集中在人员选拔、军事技能训练、团队合作、压力 应对、创伤恢复、综合健康计划等细分领域,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性。本书将 从心理学的视角审视军事斗争准备,拓展深化军爭斗争准备的研究领域,构 建较为完备的作战心理准备内容体系,研究制定指向性强、方便操作的培养、 训练方法,从而提高军事斗争准备水平,增强军队战斗力。
-
美军装备质量监督研究白凤凯,秦晓君美军装备质量监督研究
-
高句丽战争史研究杨秀祖《高句丽战争史研究》由杨秀祖著
-
新编军队院校教育学吕云峰军队院校教育学是研究军队院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军队腕校教育规律的学科、是军事训练学(军事教育训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研究军队院校教育的基本理论,揭示军事人才培养、办学治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教育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为军队院校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策略,完善和发展军队院校教育理论体系。军队院校教育学源于军队院校的教育实践,是军队院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即重视军事教育,兵学典籍中有大量的论述。吴子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吴子·治兵第三》),诸葛亮提出“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将苑·习练》),明朝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是中国早期的军事教育专著,对军队院校教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17—19世纪,英、法、德、俄等国的产业革命,引起了军队编制、装备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对军队教育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而产生了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院校,军事教育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总结军队教育经验的论述。俄国A.安德烈亚诺夫1879年出版的《军事教育学教程》和H.比留科夫1909年出版的《军事教育学论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争夺战略优势地位,重视加强军队教育训练和军队院校建设,对军事教育训练科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军队院校教育理论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
颠覆性技术与战争形态演变赵卓军事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不太容易产生创新思想,但创新正是军事基础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过去,我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的胜利,不仅建立了全国统一政权,还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实现了保家卫国的胜利。正是思想智慧的光芒,使得毛泽东军事思想能够指导“小米加步枪”的半机械化部队战胜机械化部队,实现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1991年海湾战争开启了信息化战争实践后,“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等理论引领了美军的信息化建设,也影响着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演变。我国对信息化战争研究了20多年,各种军事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当我们还在探索信息化战争之时,历史的车轮又把现代战争形态推向了智能化战争的洪流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战争形态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新的战争形态的改变也必然会孕育和催生新的军事理论,而新的军事理论也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战争形态的演变。在战争进入设计塑造时代的新形势下,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科学准确地预测战争形态的演变是进行军事理论创新的首要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同时也直接决定了新的军事理论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战争形态正在形成演变之际,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预测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从纯技术角度分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按照主观想象来设计战争形态的程度。忽略科学技术对推动战争形态发展演变的客观作用,军事思想的研究是根本无法创新的。
-
战斗力对抗李璟本书共包括十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战斗力解析》中关于战斗力的量化理论和方法,并弥补了《战斗力解析》理论中的一些不足;同时,规范了战斗力对抗的概念和研究思路,从时空特征、结构特征、毁伤特征和状态特征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战斗力多个方面的特征指标。第二章为战斗力对抗的基本构想,从宏观上对战斗力对抗进行定性研究,分析了战斗力对抗的优胜劣败、信息主导、先机主动、战法克敌和风险收益等制胜机理,明确了战斗力对抗研究的逻辑起点为“由战力定战法”,分析了战斗力对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则,为尔后各章节的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