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政道溯源张允起本书通过对先秦以来经典文献的重新诠释,阐发中国政治智慧与政治文明的本质特性与结构体系,追溯古典中国的政道精神。基于文献,纠正谬说,明辨是非,正本清源。通篇从反对专断权力、责任政府观念、司法权的职能、洪范皇极的深层意义、法治的本土资源、天下秩序观念,以及天道、地道、人道、政道之内在关系等问题意识切入展开,探赜索隐,归纳总结,尝试在比较政治思想或政治哲学乃至人类学范畴内省思“政治”的概念及其本质。
-
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上海基地从历史方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些内涵和使命紧扣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等具体目标,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无论是从新的历史方位看,还是从新时代的内涵来看,统一战线都面临着新的形势,这一形势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使命是高度契合的。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使命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开展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只有把这么多入团结起来,我们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从上述视角出发,研究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时代方位、对象范围、结构功能、主要任务、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创新空间等内容,以及新时代的政党关系、阶层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方面内容,探讨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时代方位和使命任务,对新时代统一战线进行全方位阐述。
-
敦煌古藏文吐蕃兵侓巴桑旺堆暂缺简介...
-
文明与帝国铃木胜吾《文明与帝国:中国与日本遭遇欧洲国际社会》一书主要研究 19 世纪后期中国与日本通过社会化进入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这一问题。重点研究了中日与欧洲国际社会互动中的二元模式。通过展现二元互动模式中欧洲国际社会所蕴含的双重标准和中日两国政治精英及知识分子的所想所为,努力突破英国学派既有相关研究的西方中心论叙事模式,展现了中日两国遭遇欧洲国际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和回应的多样性。
-
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刘德斌《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西方崛起的前夜》一书考察了西方与非西方世界的历史性互动,并思考对西方式“国际规范”的排他性采用是否是建立稳定且持久的国际秩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欧洲主导地位尚未全球大部分地区确立的现代早期国际关系的考察,本书意在挑战现代国际关系学的欧洲中心论基础。由几位在各自领域领军学者执笔,通过对东亚、中东、非洲、拉美与俄罗斯等一系列地区案例的分析,本书对跨文化交流与文明碰撞的多种历史形态进行了探索。本书各章回顾并分析一系列体现本地区利益、议程和制度特色的区域国际秩序,而欧洲来客大多数时候仅扮演次要角色。这些研究强调了非欧洲行为体在全球史塑造当中的中心角色,与“西方崛起”——倾向于将充满活力的“西方”与落后且滞后的“东方”进行比较——的传统叙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西方崛起的前夜》将注意力集中在被国际关系学所忽视的这一段重要的全球史上,对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史、现代早期历史与社会学的学者学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精神的力量暂缺作者总书记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表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总书记在勾勒未来中国发展新蓝图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书精选了16种中国精神外加塞罕坝精神和“两不怕”精神,从总书记对该种精神的论述指示引入,讲述每一种精神的精神内涵,论述该种精神的形成过程,接着给出该种精神的红色启示,后将符合精神的红色故事配图,期望通过理论+故事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
-
继承与创新乔丹丹《继承与创新: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客观面对国内外学者对恩格斯晚年思想所作的分析与评判,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逻辑线索完整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以文献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事实为准绳,从理论创新、理论传播和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重要贡献和基本经验,科学揭示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运行机制。
-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当代价值熊来平面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众说纷纭,本著作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在系统梳理马克思论述“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思想溯源、形成过程与历时进路,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涵义、逻辑与历史向度。在此基础上,评述业已形成的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不同解读,进而就现当代西方思潮对这一概念的质疑与诘难,展开批判性的对话。本著作结合现代生活和当代中国实际,阐明以“劳动”为逻辑支点省视现代生活,促进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与意义。
-
我看中国新时代(德)埃贡·克伦茨 著《我看中国新时代》一书共分15个章节,前10章着重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解读与释疑,告诉读者应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和概念,同时批驳一些德国媒体和智库对中国政策的歪曲和攻击。后五章是“附录”。其中,附录一和附录二是作者向《青年世界报》记者谈访华观感或回答记者提问;附录三是其《1989年之秋》一书2009年再版的前言,内容主要阐述1989年民主德国群众要求改革的真相,批驳西德方面的歪曲宣传;附录四是总结民主德国消亡的原因、教训和后果;附录五是克伦茨所著《回顾与思考》中文版的前言,记叙民主德国加入西德《基本法》适用范围之前如何遭受西德政治上的打击和经济上的破坏。
-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房屋征收补偿研究王玥“公平的市价补偿”是靠前外房屋征收补偿的主要依据,从行为主体的理性决策出发,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理论上应当可以满足被征收人需要。然而,房屋征收中的情绪性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本书从行为经济学的禀赋效应理论、公平偏好理论出发,剖析被征收人受偿意愿与征收意愿决策的认知根源,揭示情绪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修订、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制定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