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术
-
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C.V.Clausewitz)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本书系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史问题的伟大作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遗著,是一部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本书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对军事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至今仍为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界所推崇。本书写于1818至1830年间。作者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他的思想还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很大影响,这就为他研究战争理论和写作此书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书中,作者集聚了大量的材料,力图用辩证的方法研究战争理论,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属正确的论断。但是,由于其所处的阶级和时代的限制,书中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性质,即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问题始终未能作出明确的阐述。即便如此,本书仍不失为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名著。革命导师恩格斯和列宁都对本书有过好评。恩格斯1858年1月7日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论战争》。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的斗争中,曾多次引用作者的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因此,本书不仅对我们研究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研究一般战争问题也是有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出版社1957年的版本,参照俄、日、英、法等文译本和几种中文旧译本,在一些单位和同志的协作和帮助下,组译了此书。为方便读者阅读,译者加了脚注和注释,书末附了人名和地名索引。由于原著是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作品,又是未经最后修订的遗作,某些篇章还仅是草稿,文字晦涩费解,所以各国译本在许多地方对原著的理解出入很大。虽力求准确地表达原著内容,但错误仍属难免,希望读者指正。
-
三十六计新编李炳彦编《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智谋全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千万年来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对古代社会战争、政治、经济运动规律与方法的集中分析与阐释,精练概括了中国历代智慧谋略的全部精华,是古今中外智谋专家最为重视的经典著作。《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精练概括了中国谋略的全部精华,是当代中外智谋学家颇为观注的重要著作。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目,总领古今中外经典谋略,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案例对计谋含义的形象诠释,是我们计谋学图书的一大创新。计谋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使本书成为最有代表性、最实用、最大众化的一部经典谋略学巨作。
-
孙子校释(春秋)孙武著;吴九龙主编本书包括《孙子兵法》的正文、校记、注释和语译四个部分。正文以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以武经七书本和汉简本。
-
近代原子核模型廖继志 编著本书系统地介绍近代核结构研究中一些常用模型的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原子核中的等效相互作用矩阵元,壳模型和大空间壳模型;与原子核振动、转动和粒子自由度与集体自由度的耦合相关的一些模型,原于核SU(3)模型,相互作用玻色于和相互作用玻色子一费米于模型,集体势能面与过渡核结构模型,Y-不稳定模型、三轴转于加准粒子模型和广义集体模型等。本书比较重视实际应用,相当大一部分内容,读者可以直接用于实际计算。本书可作为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本科生选修课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核物理、核化学、理论物理等领域有关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
-
三十六计古今谈孔干,郭贞安著本书将我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由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并引申了每计的涵义,充实了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并前所未有而又系统地列举了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乃至体坛角逐和炒股等方面如何妙用各计的生动事例,进行了解析,为加深读者理解,还分别编选了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使这部古代兵书进而成为兵家之韬略、民间之智谋,具有更加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资料丰富翔实,故事生动,实用价值大,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军地两用的好书,无论青少年或成年人阅读它,都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尤其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学习和运用其中某些策略和方法,对于从事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定能有所裨益。
-
纵横捭阖李炳彦,孙兢编著本书通过分析研究中外军事外交斗争史上、那些天才纵横家们在攻伐交合中所采取的机智灵活的策略艺术,把读者的视野引向国际斗争舞台,使之从中获得一些能够赢得民族未来的有益启示,同时也为我们军事谋略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广阔的视野。本书尽我们的力量,收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纵横家在军事外交斗争中审慎制定战略,巧妙施展策略的大量史料,从军事谋略运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编写方法上,这本书不是过多地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详细撰述,而是侧重于谋略策略方面地分析。谋略运用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正是这本书同其他军事、外交史书相区别的根本之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根据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
古代兵法鉴赏辞典熊武一编著兵法,具有人性深层最复杂的内核,处处充满着竞争的理论原则。因此,它不仅是军事家的战争指导术,而且是政治家、经济家、企业家、外交家、文学家、体育家的竞争指导术。《古代兵法鉴赏辞典》精选我国上迄夏商西周,下至明清兵学著述108部880篇,按编年体例编排、引得、鉴赏,篇幅宏大,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全面系统评介古代兵法的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著;徐瑜编撰约在两个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南方的吴国出现了一位孙子,他不但是出类拔苹的军事天才,而且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兵学大师。他的十三篇兵法,言简意深,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是最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周严完备,巨细靡遗。我国历代将帅没有不读《孙子兵法》这部书的,凡是讲武论兵者,皆以孙子的兵学思想为依归。他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成为两千五百年来,中国军人的武德,也塑造了中国军人的典型。在孙子思想的薰陶下,历代名将几乎都循着他所揭示的原理原则,统军作战,克敌制胜,他在中国兵学上的地位,如同孔子在儒学上的地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说:孙子是中国的兵圣。本书系采《孙子兵法》之原文,每篇之后附以注解、白话语译及概说,注解尽量采白话解释,概说则就每篇之重点加以补充说明,另外将孙子的生平、重要战役及战争原理、战略原则等。《孙子兵法》一共是十三篇,这十三篇是: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形成一套有系统的战略战术思想。第一篇“始计”,是全文之首篇,主要在说明战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存期强调战争之胜负往取决于战前的筹划。第二篇“作战”,主要是说明战争对国家和人所产生的沉重负荷,在人力和物力上均会造成严重的损耗,如果动用二千乘战车,配置十万大军。到千里之外用兵作战工,每天所消耗的战争费,将是非常惊人的支出。所以作战时愈时取得胜利,愈能减少自身损失而获取战果,是故一这章的副订为:速战速决。第三篇“谋攻”,主要是说明没有战场的战斗行为。第四篇“军形”,主要是说明军事上胜利势态之形成。第五篇“兵势”主要是说明“势”的运用,“势”是力量的表现,如水势、火势,军旅由静止之状态,迅速运动,所形成的势力,就是“兵势”。第六篇“虚实”,主要说明作战贵立于主动地位,避实击虚,取敌人之弱点,同时自己的虚实则深藏露,使敌人无懈可击。第七篇“军争”,主要是说明会战要领。第八篇“九变”主要是说明将帅指挥军旅应注意之事项。第九篇“行军”,主要是说明军旅在山地、河川、沼泽、平陆等四种地形的用兵原则。第十篇“地形”,主要是说明“通”、“挂”、“支”、“隘”、“险”、“远”六种特殊地形的利用,以及将帅因措置失当,以致犯了“走”、“陷”、“崩”、“乱”、“北”六种错误的情形。第十一篇“九地”,主要是说明九种战略地形:“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以及交战于国境之内和交战于国境之外的用兵原则。第十二篇“火攻”,主要是说明以火助攻的方法。第十三篇“用间”,主要是说明充分运用间谍,达成知敌察敌的目的。
-
孙子兵法新译朱军著本书共分为十三篇,分为七十五节,每节按原文、译文、注三个层次撰述。在译文上力求通俗,表术兵法原意;对于难懂的字、句,用注说明。作者的目的是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大众,能够通过自学便能掌握孙子兵法的理论实质,特别是兵法的科学哲学思想。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政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
三十六计新解详析于学彬著本书将我国古代著名兵法三十六计的文言文以原解形式译成白话文,并叙述了相关的成语典故,然后,以每个计谋从新的角度加以解析、提出根据、具体运用,防范措施,特别是对每个计谋的辨析,即对与其相似的成语加以比较和分析,具有新意。本书尚收集了政治、军事、经济、商战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古今中外的巧妙运用三十六计的实际事件并进行了剖析。本书资料比较实、分析透彻、哲理性强、实用性强,是一本集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图书,不仅适合从事军事、经济、经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和研究的人员阅读,而且适合广大青年人及成年人阅读,特别是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潮中,通过阅读本书,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迪,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