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术
-
谈兵说阵王红旗著对古阵法产生的历史渊源,阵法同兵法,阵法同阵旗,布阵的实质和原理都作了颇有见地的阐述。
-
战争与道义倪世雄著暂缺简介...
-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著;徐瑜编撰约在两个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南方的吴国出现了一位孙子,他不但是出类拔苹的军事天才,而且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兵学大师。他的十三篇兵法,言简意深,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是最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周严完备,巨细靡遗。我国历代将帅没有不读《孙子兵法》这部书的,凡是讲武论兵者,皆以孙子的兵学思想为依归。他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成为两千五百年来,中国军人的武德,也塑造了中国军人的典型。在孙子思想的薰陶下,历代名将几乎都循着他所揭示的原理原则,统军作战,克敌制胜,他在中国兵学上的地位,如同孔子在儒学上的地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说:孙子是中国的兵圣。本书系采《孙子兵法》之原文,每篇之后附以注解、白话语译及概说,注解尽量采白话解释,概说则就每篇之重点加以补充说明,另外将孙子的生平、重要战役及战争原理、战略原则等。《孙子兵法》一共是十三篇,这十三篇是: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形成一套有系统的战略战术思想。第一篇“始计”,是全文之首篇,主要在说明战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存期强调战争之胜负往取决于战前的筹划。第二篇“作战”,主要是说明战争对国家和人所产生的沉重负荷,在人力和物力上均会造成严重的损耗,如果动用二千乘战车,配置十万大军。到千里之外用兵作战工,每天所消耗的战争费,将是非常惊人的支出。所以作战时愈时取得胜利,愈能减少自身损失而获取战果,是故一这章的副订为:速战速决。第三篇“谋攻”,主要是说明没有战场的战斗行为。第四篇“军形”,主要是说明军事上胜利势态之形成。第五篇“兵势”主要是说明“势”的运用,“势”是力量的表现,如水势、火势,军旅由静止之状态,迅速运动,所形成的势力,就是“兵势”。第六篇“虚实”,主要说明作战贵立于主动地位,避实击虚,取敌人之弱点,同时自己的虚实则深藏露,使敌人无懈可击。第七篇“军争”,主要是说明会战要领。第八篇“九变”主要是说明将帅指挥军旅应注意之事项。第九篇“行军”,主要是说明军旅在山地、河川、沼泽、平陆等四种地形的用兵原则。第十篇“地形”,主要是说明“通”、“挂”、“支”、“隘”、“险”、“远”六种特殊地形的利用,以及将帅因措置失当,以致犯了“走”、“陷”、“崩”、“乱”、“北”六种错误的情形。第十一篇“九地”,主要是说明九种战略地形:“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以及交战于国境之内和交战于国境之外的用兵原则。第十二篇“火攻”,主要是说明以火助攻的方法。第十三篇“用间”,主要是说明充分运用间谍,达成知敌察敌的目的。
-
古代战争中的攻防战术康宁著本书对古代战争的形式、坑道战、化学战、海军和政法、兵器、攻守器械、火箭、后勤、渡河器材、伪装等攻防战术作了典型的叙述和总结。
-
孙子探源谷兴荣,王星明编著暂缺简介...
-
兵书名篇柯蒙主编;李军,晓平编译本书选自《孙子兵法》、《六韬》、《武经七书》中的名篇,加以节录、注释、题解。
-
智谋通鉴张宪忠编著荟萃了中国古代帝王及军事家们争霸图强的纵横韬略,并对谋略、策略及典范性历史事件做具体剖析。
-
战术的哲学基础王东生,黄培义著本书引用大量古今中外战史战例及有关资料,论述了战术的本质、战术的辩证法及战术的认识论等。
-
奇妙的联想 致胜的韬略杨永辉等著本书通过完整的故事描写叙述动物的角斗本领,进而把人类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斗争中的谋略揉合在一起,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
零丁洋上不速客陈桦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