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
-
莫斯科战役1941[瑞典] 尼克拉斯·泽特林,[瑞典] 安德斯·弗兰克森 著;王行健 译1941年9月底,百万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阵列于莫斯科以西180英里的前线,意图一举拿下东线战场。面对规模同样庞大的苏军,德军士气旺盛,以装甲师为先锋打破了苏军防御,楔入纵深,在通往莫斯科的方向围困住了大部苏军。压倒性的胜利并没有让苏联首都陷落,朱可夫将军回到莫斯科,部署重建莫斯科以西的防线。雨季的泥泞拖住了德国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为朱可夫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德军在11月再次发起攻击,遭遇了更加强硬的抵抗。尽管德军也在拼命战斗,但苏军的集结很快超过了他们……本书基于众多档案记录、个人日记、信件和其他来源进行编撰,从士兵和将领的角度重现了战斗。这场战斗对整个德国的东线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结果揭示了德国进攻莫斯科的失败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的转折点。
-
中法海战陈悦 著公元1883至1885年,欧亚两个大国间发生了一场举世皆惊的战争。经历了普法之战奇耻大辱的法国,想要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强硬姿态,重树大国威仪。而正经历着洋务运动变革,在军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经迈开步伐的中国,清王朝高层也颇有自信地认为可以在外交上采取强硬态度。围绕着越南问题,两个都并不愿主动公开让步的国家,最终进行了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这场战争,事实上暴露出了清王朝体制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但却被一些局部的、夸大的军事胜利所遮掩…… 本书纵览中法战争中的政治、外交、军事领域,以海战为脉络,大量引用中、法双方档案资料,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这场战争。对于中法战争中的越南战场,以及马江之战、镇海保卫战、石浦之战等均有详细的刻画、分析。
-
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继信息技术之后,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了新的科技浪潮,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美、俄等世界主要国家加紧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防生物科技战略和规划,推动基础研究及成果应用的集成创新向作战能力转化,以维持其军事优势。为帮助广大读者及时、准确、系统、全面地掌握2017年度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热点,积累基本情况,夯实研究基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牵头编写了《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由综合动向分析、重要专题分析和大事记三部分构成。其中,综合动向分析部分对2017年国防生物与医学科技、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军事生物能源、生物电子、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安全、战伤救治、新发传染病、放射医学、卫勤保障技术与装备等领域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重要专题分析则针对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生物科技项目部署情况、美军再生医学研究进展、外军人效能增强技术、生命科学两用性研究国际监管等重点问题、热点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大事记部分记录了2017年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报告是在“小核心、大外智”统一编撰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凝聚了军内国防生物与医学科技领域优势单位数十位专家的心血智慧。
-
先进防御领域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随着空天威胁的不断升级,2017年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继续全面推进先进防御技术发展,在动能反导技术、防空技术、一体化指挥控制技术、定向能技术、反无人机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便于相关人员快速、全面、系统地了解先进防御技术领域2017年度的发展情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八所组织95899部队、96658部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〇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等多家单位的学者共同编撰了《先进防御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先进防御领域科技发展报告》由综合动向分析、重要专题分析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综合动向分析部分共有5篇动态报告,系统介绍了2017年先进防御领域科技发展以及动能反导技术、防空导弹技术、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电磁导轨炮技术的发展动向;重要专题分析部分共有22篇研究报告,分别对国外多目标杀伤器技术、“蜂群”无人机防御技术、防空反导雷达新技术、高能液冷激光技术、机载激光助推段反导技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附录部分则系统罗列了2017年先进防御领域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
-
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在过去的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美国、俄罗斯等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争夺有利战略位势,均加大了核威慑力量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战略威慑和打击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大国地位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加快推进从核大国向核强国的转变,对实现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跟踪和分析国外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掌握国外战略威慑发展态势,为推进我国核力量与导弹技术发展与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报告》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组织各有关单位编撰出版《世界国防科技发展报告》[2017]的一个分册。《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威慑与打击力量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核武器及其投送、常规远程精确打击、快速全球打击技术、核工业等领域科技发展,为读者了解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动态提供参考。《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分为三部分:综合动向分析部分系统归纳和总结了2017年战略威慑与打击领域科技的发展;重要专题分析部分针对领域内重要科技进展、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大事记部分则是对2017年上述领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进展进行梳理,供读者检索和参考。
-
军用建模仿真领域发展报告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相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系统或假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已成为21世纪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军事大国均认识到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巨大作用,将军用仿真领域的竞争视为现代化战争的“超前智能较量”,并把建模与仿真看作是“军队和经费效率的倍增器”和影响国家安全及繁荣的关键技术之一。军用仿真系统成为研究未来战争、设计未来装备、支撑战法评估、训法创新和装备建设的有效手段,并贯穿于武器装备的体系规划、发展论证、工程研制、试验鉴定与评估、作战使用研究、综合保障直至报废全生命周期。《军用建模仿真领域发展报告》旨在系统梳理2017年军用建模仿真领域的发展动向,积累基本情况,夯实研究基础,供大家及时、准确、系统、全面地掌握军用建模仿真领域的发展动态。《军用建模仿真领域发展报告》包括综合动向分析、重要专题分析、附录三部分。综合动向分析部分主要对2017年军用建模与仿真技术、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技术、仿真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试验仿真技术、仿真应用技术、军事训练仿真技术等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重要专题分析部分共计15篇研究报告,对2017年关注的热点(如作战推演、数字孪生、大数据等)进行重点分析,新增赛博对抗、航天靶场、美军训练系统、多智能体、多范式建模技术、基于仿真的采办及DARPA机构等建模仿真方向的分析和研讨,分析仿真技术在战争样式设计、新型武器装备发展、武器装备体系构建、试验鉴定、评估和训练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附录部分对2017年军用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重大事件进行简述。
-
隆美尔〔英〕约翰·平洛特(Dr. John Pimlott) 著;薛晓,杨静娜,薛蕾 译■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889—1944)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被铭记的二战德国将领之一。 ■隆美尔行动如风、思维如电,在他的率领下己方优势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时刻准备冒险,这是他指挥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失败时,隆美尔也会被迫防守,同时倍感沮丧。战场是他的一片天地,然而天不尽遂人愿,他的军事天才服务的是一个邪恶疯狂的帝国,诚如他在手稿中所言,他是一名军人,却无法跳出社会和政治的桎梏。 ■本书共十一章,从“将军年少意气长”的隆美尔青年经历写起,到北非在与英军作战中达到军事高峰,最后二战末期服毒自杀的传奇一生。
-
蹇蹇录[日] 陆奥宗光 著《蹇蹇录》系日本前外相陆奥宗光所撰外交回忆录。陆奥宗光是日本明治时代极为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主导的日本19世纪末期的外交思路和外交方式,被后人称为“陆奥式外交”。本书主体内容涉及甲午战争前后,即从朝鲜东学党起义到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这一时段内的日本外交活动。陆奥宗光本人作为当时伊藤博文内阁的外相,参与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决策。在这本回忆录中,他围绕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入微地记述了日本与英、法、美、德、俄等国,以及与清国和朝鲜的外交往复,包括彼时外交文书的具体内容,驻外大使的密电和政府高层会议上的言语交锋等等机密内容,以及如何在中日(马关)谈判中运用各种手段,逼迫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为日本攫取巨大利益的细节。书中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虚饰自矜的色彩,但总体而言,仍是研究那段历史绕不开的珍贵史料。
-
全球反恐特战部队[英] 迈克·瑞安(Mike Ryan),[英]克里斯·曼(Chris,Mann) 等著《全球反恐特战部队》精确、详细地介绍了51个国家,130支特种作战部队,包括他们执行的任务,特殊的职能,相对边缘化的作战方式,以及部队成员的挑选过程、训练、技能和武器装备。
-
战争事典039指文烽火工作室 著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战争故事。其一,长达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不仅腰斩了盛唐的繁华,还拉开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帷幕,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温床。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中,谁忠,谁奸,谁人获利?其二,当活在青铜时代的千万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时代的百余名西班牙殖民者,将会发生怎样的碰撞?详细讲述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国大肆劫掠,征服这个古老国家。其三,普鲁士海军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制式的海军军官佩剑却出现于1849年。从军刀的诸多细节出发,描绘普鲁士海军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前的军官佩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