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古代审美学
作者:吴登云 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ISBN:9787222060296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审美学》是关于研究中国古代审美学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中国美学“源头”问题、审美思维的转换与历史分期、“中和”与儒家伦理审美、“中和”与古代艺术审美、意中之“象”与“象”中之“意”等内容。《中国古代审美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吴登云,1959年出生于云南会泽,壮族,从教于曲靖师范学院,主要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现为云南省美学学会理事。曾获“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获云南省政府科技成果奖1项、曲靖市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2008年担任吉林教育出版社教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副主编,2009年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小教专业)副主编,并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概论》(小教专业)教材编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
第一节 中国美学“源头”问题
第二节 植根“本土”的审美思想
一、来自“关学”的理论困惑
二、植根“本土”的古典审美
三、审美思维的转换与历史分期
第二章 中国古代“中和”审美
第一节 “中和”与中国古代哲学
一、整体观念与“中和”
二、天人关系与“中和”
三、“中和”与审美属性
第二节 “中和”与儒家伦理审美
一、《论语》与理想人格
二、《中庸》与理想社会
第三节 “中和”与道家人生审美
一、“尊道贵德”
二、“诗人哲学家”
第四节 “中和”与古代艺术审美
一、“物感”与古代乐论
二、“比兴”与古代诗学
三、“典雅”与传统建筑
第三章 中国古代“意象”审美门
第一节 “意象”源流与“象思维”
一、意中之“象”与“象”中之“意”
二、“超形思维”与审美“意象”
三、“意象”阐释与诗学理论
第二节 “神思”论与“意象”体系
一、“意象”范畴与“兼采”
二、“神思”论与“文心”说
第三节 “意象”转换与诗学“意境”
一、诗学“意境”与超越
二、“境思”论与“三境”
三、“意境”的阐释和整合
四、“韵味”说与“诗品”
第四节 “意境”反思与“境界”说
一、诗学“境界”与“意境”反思
二、人生“境界”与“美育救国”
三、学术“境界”与“学贯中西”
第四章 中国古代“情性”审美
第一节 汉字数字与审美“情性”
一、“生”数与“情性”
二、“成”数与“情性”
第二节 人学与审美“情性”
一、早期“性命”论
二、先秦“情性”论
三、董仲舒“感应”论
四、程朱“心性”论
第三节 “气韵”与审美“情性”
一、“气韵”与气论
二、“气韵”与生命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审美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人生观照的价值
一、塑造人文精神
二、强化智慧人生
三、提高审美境界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价值
一、拯救自卑灵魂
二、推进理论共生
三、走出离散局面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价值
一、推进社会和谐
二、维护消费健康
三、培育审美文化
后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
第一节 中国美学“源头”问题
第二节 植根“本土”的审美思想
一、来自“关学”的理论困惑
二、植根“本土”的古典审美
三、审美思维的转换与历史分期
第二章 中国古代“中和”审美
第一节 “中和”与中国古代哲学
一、整体观念与“中和”
二、天人关系与“中和”
三、“中和”与审美属性
第二节 “中和”与儒家伦理审美
一、《论语》与理想人格
二、《中庸》与理想社会
第三节 “中和”与道家人生审美
一、“尊道贵德”
二、“诗人哲学家”
第四节 “中和”与古代艺术审美
一、“物感”与古代乐论
二、“比兴”与古代诗学
三、“典雅”与传统建筑
第三章 中国古代“意象”审美门
第一节 “意象”源流与“象思维”
一、意中之“象”与“象”中之“意”
二、“超形思维”与审美“意象”
三、“意象”阐释与诗学理论
第二节 “神思”论与“意象”体系
一、“意象”范畴与“兼采”
二、“神思”论与“文心”说
第三节 “意象”转换与诗学“意境”
一、诗学“意境”与超越
二、“境思”论与“三境”
三、“意境”的阐释和整合
四、“韵味”说与“诗品”
第四节 “意境”反思与“境界”说
一、诗学“境界”与“意境”反思
二、人生“境界”与“美育救国”
三、学术“境界”与“学贯中西”
第四章 中国古代“情性”审美
第一节 汉字数字与审美“情性”
一、“生”数与“情性”
二、“成”数与“情性”
第二节 人学与审美“情性”
一、早期“性命”论
二、先秦“情性”论
三、董仲舒“感应”论
四、程朱“心性”论
第三节 “气韵”与审美“情性”
一、“气韵”与气论
二、“气韵”与生命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审美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人生观照的价值
一、塑造人文精神
二、强化智慧人生
三、提高审美境界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价值
一、拯救自卑灵魂
二、推进理论共生
三、走出离散局面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价值
一、推进社会和谐
二、维护消费健康
三、培育审美文化
后记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