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风险与法律理论
作者:(英)珍妮·斯蒂尔 (Jenny Steele)著 韩永强 译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ISBN:9787562045007
定价:¥2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风险与法律理论》一书深入分析了当代社会的根本特征以及法制(特别是保险与侵权责任追究方面)的相应变化,有思想高度,有专业深度,很值得细读。韩永强君在留学期间把这本优秀学术专著译成汉语,使得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从中获益,实在可喜可贺。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曾经把流动的、难以捉摸和预测的事态分为两大范畴,即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他看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计算其盖然性或者概率从而进行预测,而不确定性是指完全无法计算和预测的事态。可以推而论之,在企业或政府进行决策的时候,如何把不确定性转化成风险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技术化的处理具有关键性意义。但这样的处理本身也是具有风险的,会造成二次风险,会留有剩余风险,甚至还可能导致风险的连锁反应和相乘效果,从而反转成不确定性甚至失控的事态。
作者简介
珍妮·斯蒂尔(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法学院教授、科研主任、研究生主任。其学术研究领域和主题为侵权法(及其与人权法之关系)、风除与法律理论(含法律责任和保险、环境风险与公众参与)。兼任Legal Studies编辑、Journal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Environment编委会委员、约克大学科研委员会委员。曾在牛津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在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于1989年获得律师资格,1990年开始任教于南安普顿大学法学院,职至该校法学教授,2008年加入约克大学法学院。曾有论文发表于Cambridge Law Journal,Modern Law Review,Legal Studics,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Current Legal Problems等英国权威法学期刊,并主编或者参编了其他一些著作和教材。韩永强,现为(英国)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国保险合同法。迄今在《法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民商法论丛》、《中国不动产法研究》、《保险法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现代法学》以第二作者发表过论文。参编教材《保险法新论》(第二编著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译作品包括《自由的伦理》(第三译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保险法原理与实务》(第二泽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目录
序言:风险如何分配?
译者前富
作者致谢
总编序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风险与法律理论导论
第二章 风险的四种维度
第一节 作为决策资源的风险
第二节 风险与团体技术
第三节风险、控制与统治技艺
第四节风险与危险事件
第五节结论:法律理论与风险的维度
第二编 法律理论中的风险事件——若干核心情形
第三章 风险事件、意外事故与保险
第一节 第三章和第四章导言
第二节 侵权法、风险控制与保险
第三节 合同替代方案
第四节 风险与不确定?
第四章 风险、结果与个体责任
第一节 托尼·奥诺尔:作为打赌的行为
第二节 亚瑟·里普斯坦:自由与安全
第三节 风险与结果之间的界线变动
第五章 分配正义、保险与个体
第一节 均等个体主义与风险:德沃金的保险市场假设
第二节 互助与聚合
第三节 超越聚合?——个体化、区分与责任
第四节 结论与比较
第三编 环境、预防、变化之源
第六章 环境监管、风险与预防
第一节 从专家制度到价值制度?风险评估、风险认知、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第二节 变化之源
第三节 不确定性与预防原则
第四编 结论
第七章 反思
索引
译者前富
作者致谢
总编序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风险与法律理论导论
第二章 风险的四种维度
第一节 作为决策资源的风险
第二节 风险与团体技术
第三节风险、控制与统治技艺
第四节风险与危险事件
第五节结论:法律理论与风险的维度
第二编 法律理论中的风险事件——若干核心情形
第三章 风险事件、意外事故与保险
第一节 第三章和第四章导言
第二节 侵权法、风险控制与保险
第三节 合同替代方案
第四节 风险与不确定?
第四章 风险、结果与个体责任
第一节 托尼·奥诺尔:作为打赌的行为
第二节 亚瑟·里普斯坦:自由与安全
第三节 风险与结果之间的界线变动
第五章 分配正义、保险与个体
第一节 均等个体主义与风险:德沃金的保险市场假设
第二节 互助与聚合
第三节 超越聚合?——个体化、区分与责任
第四节 结论与比较
第三编 环境、预防、变化之源
第六章 环境监管、风险与预防
第一节 从专家制度到价值制度?风险评估、风险认知、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第二节 变化之源
第三节 不确定性与预防原则
第四编 结论
第七章 反思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