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未来核潜艇力量[美] 安德鲁·S.埃里克森(Erickson A.S.),莱尔·J.戈尔茨坦,威廉·S.默里 等 编;刘宏伟 译《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论丛:中国未来核潜艇力量》是一部引进自美国的研究中国海洋战略与核潜艇力量的文集。这本文集为读者提供了一流专家对日渐兴起的中国现代化核潜艇舰队的最新思考,每篇文章都充满着权威可靠的数据和令人信服的分析。《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论丛:中国未来核潜艇力量》由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四位教授合作编辑,他们也是新近成立的中国海事研究所的共同创办人。由于中国水下作战能力发展情况很不透明,因此读者必将从本文集针对中国核潜艇能力的革命性变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所作的深入研究中受益。
-
台儿庄大战之黄埔师生录吕东来 著《台儿庄大战之黄埔师生录(套装上下册)》是一本黄埔师生抗战回忆录,以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披露鲜为人知的台儿庄会战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味轶事,熔历史与与人物于一炉,浴血奋战,壮烈殉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奉献血染的风采,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人、保卫家园! 《台儿庄大战之黄埔师生录(套装上下册)》从一个侧面全新地诠释了参战黄埔将士在台儿庄血战的英勇气概,对于进一步深化台儿庄战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黄埔军校史的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最好的纪念。
-
狮吼平型关赵云常 著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长驱直入。占领平、津等地后,又大举进犯山西。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出兵抗敌,于1937年9月25日设伏平型关,出其不意地痛击来犯日军,歼敌1000多人,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
晚年陈云杨明伟 著
在改革开放初期,已步入晚年的陈云,却被推入了激流勇进、中流砥柱的人生,在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治上,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力主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经济上,陈云重新执掌中央财经大权,苦心探索一条建设新路。
为搞好执政党,他主持中纪委,大声疾呼:“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为改革经济体制,他明确社会主义有两种经济,并率先提倡引入市场经济。
为实现交班,他倡导“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晚年陈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云……
-
外国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波兰] 爱泼斯坦 著;刘涟 等 译
1939年,爱泼斯坦在伦敦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人民之战》,向国外真实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头两年的战绩,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宋庆龄在读了本书的清样后写道:“这本书不同于任何的外国人关于我国抗战的著作,因为它把第一手分析性报道同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联系了起来。每一位中国的友人都应该读一读。”埃德加?斯诺称赞《人民之战》是“极为出色的战争新闻作品,对中国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充满同情和理解。”
-
空中国防论[美] 威廉·米切尔 著;李纯,华人杰 译《外国著名军事著作丛书:空中国防论》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表的若干篇文章和他在国会所作的证词的汇编,共11章,约14.4万字。在书中米切尔阐明航空兵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法。他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影响将起决定作用,主张空军应取得与陆军、海军平等的地位。
-
保障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胡象明,李丹阳,陈晓正 编国家强调了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军工产业与军工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所以这其中就要处理好政府和军工企业的紧密关系。《保障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政府职能及其法治化》正是从政府对军工企业的改革出发,研究两者的关系,为政府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外国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美] 福尔曼 著;朱进 译
《中国解放区见闻》以一个美国记者敏锐的眼光、独特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在中国北部和西部解放区的见闻和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本书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抗日游击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内容,不仅是外国人眼中中国解放区的真实记录,也是抗日战争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
外国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美] G.斯坦因 著
《红色中国的挑战》用了大量的笔墨详尽地记叙了延安的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作者把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抗战、实行民主的实情和国民党战场的真相进行对比,并澄清了外界关于共产党和解放区情况的一些谣言。该书的英文版1945年在美国纽约出版。
-
外国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新西兰] 勃脱兰 著;伍权民 译
抗日战争初期,勃脱兰来到晋南八路军总部和120师采访,并冒着生命危险随一支小分队遍访华北战线前沿地区,先后采访了许多人士并做了详细报道,写出了《华北前线》一书。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人有了直接的、较深的了解,由衷地钦敬他们,相信中国抗日的希望在于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他的公正客观报道和有关著作,为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争取了国际人士的同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