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
-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研究彭远明 著《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研究》从世界遗产的角度,透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内涵与外延,梳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类型和特点,研究效忠资源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构建基于新价值观的系统性资源整合模式、整体性保护体系、集成式利用机制,研究分析档案文献遗产的评选标准,制定受损和濒临毁灭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应对机制,适时开展数字遗产研究,更大发挥档案文献遗产的社会作用。
-
中国红·国学常识篇王慧 著中国历史上总结战争经验的兵书卷帙浩繁。这些兵书中所体现的以仁为本的战争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和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中国红·走进博物馆篇梅文 著中国传统兵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集历代科技、工艺、文化、艺术于一身,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演进。《中国红:古代兵器(走进博物馆篇)》回顾了中国传统兵器从冷兵器到火器的发展过程,对最具代表性的兵器类型进行了全方位介绍,使读者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
军事科学院·军事理论著作王京朝,张秦洞 编《军事科学院·军事理论著作:军队建设学》基于对军队建设实践的系统总结和抽象概括,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军队建设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目标原则、特点规律、方法途径,以及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领域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军事科学院·军事理论著作:军队建设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一章。上篇为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军队建设的规律;第三章,军队建设的环境;第四章,军队建设的目标;第五章,军队建设的原则;第六章,军队建设的道路;第七章,军队建设的效益。下篇为四章:第八章,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第九章,军队军事建设;第十章,军队后勤建设;第十一章,军队装备建设。
-
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马骏杰 著在二十余年的研究中,我不断搜集、整理、挖掘海军历史档案资料,为了理清历史过程,十分注重历史碎片的拼接,久而久之,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过去看似疑难的问题,其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通过搜集、整理、挖掘新史料,能为澄清人们以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模糊认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提供帮助。例如,晚清时期,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曾率舰巡视西沙群岛,这一事件无论对当时维护我国领土主权,还是对现在证明南海诸岛主权属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档案资料的散失以及当事人记忆的失准,不是时间上有偏差,就是细节上有错误,致使若干年来以讹传讹,大大降低了证据的可信度。我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挖掘与研读,终于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再如,1965年发生的国共海军之间的“八·六海战”,根据人民海军参战人员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台湾海军舰艇赴大陆从事“心战”活动是海战的诱因,这种观点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此次对台湾海军档案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事实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台湾海军舰艇赴大陆活动的“海啸一号”计划,是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绝非从事“心战”那么简单。
第二,通过对近代海军档案资料的分析,能为人们理性地认识历史问题,重新思考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供有益的借鉴。历史结论往往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经常会出于某种原因,努力去修正甚至颠覆它,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形成激烈的争论,有些争论不仅旷日持久,而且还会偏离学术研究的方向。聚讼百年的“方伯谦案”就是这样一个历史问题。《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中《中国海军史上的百年疑案》一文,客观地介绍了“方伯谦案”从发生,发展,到目前结局的来龙去脉,试图警示人们,冷静、客观、科学地对待历史问题。
第三,在搜集、整理、挖掘档案史料的过程中获得的大大小小的新发现,能为中国近代海军历史的书写,弥补若干小空白,进一步开阔人们的视野。例如,对李鸿章军事威慑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导北洋海军历史命运的研究,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复杂性。再如,对民国初期海军内部出现的“新海军运动”的考察,能证明民国海军中进步力量的存在,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兵运工作的早期认识。另外,姚锡光关于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陆海协同的建议、陈绍宽建设航空母舰的主张、美国处理“班乃”号事件的错误做法及其后果、海军在维护南海诸岛主权中所反映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国人对主权和海权关系的认识,以及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组织实施、美国顾问团在台湾的活动及影响、台湾军队突袭东山岛的意图与部署、炮击金门战役国民党军队的表现等历史问题,都是我多年来关注并依靠档案史料加以理清的重点问题,希望它们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
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海风吹来侯昂妤 著《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海风吹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研究》结合对有关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理论的分析,对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结合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对海洋观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普及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结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反思,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剖析了中日两国海洋观念的异同,及其对甲午战争结局的重大影响。
-
官兵文理通识散论四篇苏恩泽 著《官兵文理通识散论四篇》共有四篇内容。
第一篇的内容是讨论国际关系。像人际关系一样,国际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为“国”处“世”不可或缺的学问。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尤甚。国际关系学正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篇分六章:历史、现状、理论、方法、中国和世界。其中,“历史”论脉络;“现状”论要点;“理论”论概念、主流理论和重要理论;“方法”论西方方法和中国方法;而“中国”与“世界”两章,则既论传统,也论现代。
第二篇的内容是探讨美学(号称“感情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学被科学(号称“理智学”)压得喘不过气来,“感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不知是因为“理智”太重要,还是感情太复杂,反正感情建“学”,时间晚又势力单,不仅一直未成什么气候,而且好像自己也越来越糊涂了。感情,果然不重要么?非也;果然太复杂么?然也。重要,又复杂,正是美学的特点,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本篇将美学的框架设定为八个部分:历史(大时尚)、科学(大学问)、本质(大认识)、特征(大印象)、形态(大概括)、范畴(大风格)、心理(大体验)和教育(大育人)。同时,还用说理与举例结合的方法,以求尽量“论”得好一些。
第三篇的内容是比较科学与艺术。科学,非常重要,有关的书很多了。艺术,也非常重要,有关的书也很多了。而把它俩并列一起比较的“科学与艺术”的书,则相形见绌了。
本篇的“科学与艺术”实际上讨论的是把科学与艺术并列一起的“统一体”(“科学·艺术”),其内容分为科学与艺术的“历史”“共性”“特性”“交融”以及“经典”五个部分。而其中的“经典”部分,还用“经典示范”的方法列出了“科学经典”“艺术经典”和“交融经典”,以使叙述更结合实际一些。
第四篇的内容是介绍通识与综摄。识,指辨识、知识。毋庸讳言,眼下的状况是“专识”显而“通识”隐。但“通识”却更具魅力:谁不希望能一专多能,一通百通?何况这已是时代的大趋势!摄,指摄取、摄动。毋庸讳言,眼下的状况是“专摄”易而“综摄”难。 -
第二届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文集李伯军 编《第二届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文集:21世纪的战争与法律·问题、挑战与前景》汇集了2012年在湘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的论文。这部论文集并不是论坛论文的简单集结,而是编者对论坛的整个研讨活动和相关论文进行了认真的再思考、再研究、精心提炼和抽绎的成果。论坛围绕主题分设了七个子主题,依次逐一展开研讨,论文集则将全部论文归辑为三个部分:(一)海牙公约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二)日内瓦公约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三)其他与战时有关的军事法律问题。论坛文集的字里行间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年轻人在军事法学研究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活力,使我们对军事法学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
中国纪念馆故事张校瑛 著;沈强,朱成山 编《中国纪念馆故事: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故事》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故事为题材,把其中故事性强、意义重大的建筑、文物、人物、事件等元素抽出,用故事的形式配以图片,并加上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介绍,让小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动员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动员史》编写组 编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运用国民经济资源以保持和增强国家防卫能力的活动,涉及工业、农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医疗和物资储备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拥有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对于和平时期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增加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危机时期迅速提高国家遏止和消除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的能力,建立战时经济秩序,满足武装力量作战、维护社会稳定和消除战争灾害对国民经济的需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近30年(1949年至1978年)中,党和国家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着眼打赢现代化大规模全面战争,在不断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的同时,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和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现代化建设,并在国家遇到战争和军事威胁时,适时地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程序,使国民经济释放出巨大的国防能量,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打赢了战争,赢得了和平,赢得了发展。国民经济动员也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发展史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