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
军事教程梅钰,胡涌 主编《军事教程》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委会组编的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的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军事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本教材以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为基础,对国防、战争和军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对武装力量编制体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及未来高科技战争等,特别是对战略、战术及中国周边环境等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概括性的分析。对当今大学生的军事素质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军事文化名著导读胡中豫、王雷平第一篇军事理论《孙子兵法》 ——兵家韬略之首军事智慧之源《孙膑兵法》——失落千年的兵苑奇珍《纪效新书》——最具代表性的教战练兵专著《三十六计》——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论持久战》——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纲领《战争论》——西方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战争艺术概论》——战争艺术理论的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一1783》——海军理论的奠基之作《制空权》——空中作战理论的奠基之作《军事战略》——苏联火箭核战略的代表作第二篇军事历史《中国军事史略》——军事史研究的丰硕成果《西洋世界军事史》——辉煌帝国的战争历程和军事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学大师的绝唱第三篇军事传记《百将传》——军旅之龟鉴中兴之急务《拿破仑传》——再现军事天才传奇的一生 《巴顿将军》——热血豪胆铁甲战神第四篇军事演说《新四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重建新四军的宣言书《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演讲的最高典范《谁说败局已定》——法国的救国宣言《责任荣誉国家》——军人品质与行为的准则第五篇军事文学唐代边塞诗——慷慨悲凉爱国情南宋爱国词——金戈铁马英雄泪毛泽东诗词——革命伟人的豪情与诗情《三国演义》——政治权术与军事谋略的不朽教科书《战争与和平》——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静静的顿河》——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永别了,武器》——战争与爱情的二重唱《战争风云》——具有史诗风范的战争小说第六篇军事影视《大决战》——中国军事大片的范本《黄河绝恋》——战争与人性的思索《最漫长的一天》——二战电影盖棺之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中的小夜曲《长征》——军事奇迹英雄史诗《兄弟连》——血与火的兄弟情谊第七篇军事戏曲《智取威虎山》——革命现代京剧的光辉样板《洪湖赤卫队》——革命英雄主义的赞美诗《红色娘子军》——民族芭蕾舞剧的里程碑《东方红》——艺术再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斯巴达克》——交响芭蕾的经典范例第八篇军事音乐《十面埋伏》——古典音乐中的天籁之音《黄河大合唱》——中国合唱音乐的里程碑《英雄交响曲》——理想的召唤英雄的强音《国际歌》——国际共产主义的音乐圣经第九篇军事美术《田横五百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自由引导人民》——浪漫的杰作自由的呼声《大卫》——独特的视角不朽的经典秦始皇陵兵马俑——大一统帝国百万雄师的艺术再现第十篇军事建筑万里长城——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永恒的纪念英雄的颂歌巴黎凯旋门——历史的见证艺术的精品后记
-
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会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编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会文集》全面阐述了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新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探要等内容。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②军事理论建设,是围绕发展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而开展的军事科学研究活动,包括设置研究机构、建设研究队伍、制定科研政策以及组织科研活动等工作。
-
军事理念教程上海市教委学生军训办公室,上海警备区学生军训办公室组织 编写本教材在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力争创新,吸收最新军事科学成果,具有结构合理,内容完备、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基本形成科学、完整的大学生军事课程体系。该教材全面体现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军事科学规律和高等院校军事课程教材学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综合素质。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国防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特别是在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全球视野、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难以比拟的。同时青年学生通过严格的军训,实地体验军营生活,可以学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勇做顽强、刚毅坚韧、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和作用。
-
六韬·三略唐书文《六韬》屡次提到骑兵,《龙韬》以后,凡谈到具体军事部署,都车骑并称。而骑兵,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有人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以后,中原各国才有骑兵。实际情况可能稍有出入。《史记·苏秦列传》记苏秦游说赵肃侯,说赵国“车千乘,骑万匹”。赵肃侯是赵武灵王之父,可见早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已有骑兵。苏秦在游说其他各国时,还曾说魏襄王有“车六百乘,骑五千匹”;说楚威王有“车千乘,骑万匹”;说齐宣王有“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都车、骑并提。可见当时不止赵国,各国都已把骑兵的建置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胡服骑射”不是骑兵出现之源,而是适应骑兵发展的一个改革措施。但骑兵出现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左传>描写了晋楚、晋齐之间的多次大的战役,都是车战、步战,没有骑战。《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年及其以前的作战经验,也没有一字提到骑兵。而晚于孙武一百五六十年的孙膑,却纵论用骑兵有“十利 ”,并指出“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名离合之兵也”。(《通典》卷一四九引)孙膑被齐威王(前356一前320年在位)任为军师,他对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骑兵作了精辟的论述,足见骑兵大约就是在这稍前登上了中原各国的历史舞台的。《犬韬·均兵》一篇对骑兵的战斗编组,在平坦地形与险阻地形作战时的阵法,都有详细的记述;《武骑士》一篇对选拔武骑士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战骑》一篇对骑兵作战的“十胜”“九败”作了精当的总结:认为都是骑兵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产物。从这一点来判断,《六韬》的成书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之一,浓缩华夏文明,荟萃历史精华,展示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尽现历代战争之精采战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共分四部分,包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百战奇略》和历代战争的精采战例。有助于现代读者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古代的军事遗产,相信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
-
高校军事理论教程朱建明主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深刻领会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听取参编高校和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教师的意见,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材的编写本着既符合军事学科规律、教学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的要求,又适合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客观实际,对教材的结构、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本教材的特点是结构合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着眼时代要求和军事理论发展,把新的军事科技信息、新的军事理论和大学生最关心的军事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实到教材中;按照大纲要求,重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强化育人效果。我们相信,新编写的这本教材对进一步规范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现代军人社会心理研究马栋本书研究了现代军人行为、军人认知、军人心理道德、军人人格等问题。
-
孙子兵法暂缺作者古代文学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会对他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诵读经典无疑是一种适合儿童智力结构发展特点的最简捷高效的教育方式。长期的教育初中和科学研究也表明,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儿童潜能、开启儿童智慧、增加儿童人文底蕴的重要途径。经典诵读能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情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同时,在孩子个人发展方面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具体表现为:第一,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记忆力大大提高。第二,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注意力大大增强。第三,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的识字量明显快速地增加。第四,经典诵读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第五,经典诵读有助于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第六,经典诵读在文义上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命脉。注:本书文字有注音。随书附带光盘。
-
依赖与抗争陈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专门讨论东盟对美外交、东盟对美战略的著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导论、正文和结语,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正文。“导论”部分介绍研究的主题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并对《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第一章为“东盟—美国关系的历史回顾”,主要回顾东盟—美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包括外交和军事安全关系及经济关系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第二章主要探讨东盟对美国的军事安全战略。第三章探讨美国与东盟政治安全的关系。第四章利用详实的数据梳理冷战后东盟与美国经贸关系,分析东盟国家对美国经贸依存度的变化,并探讨了东盟国家对美国的经贸战略。第五章为“东盟对美战略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就东盟对美国的军事安全战略、经贸战略及政治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国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本章也对美国与东亚一体化,中美“软实力”之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结论部分对东盟对美战略进行了总结,就涉及的相关理论解释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若要从总体上解释东盟对美战略,现有各种理论范式都有其局限性;影响东盟对美战略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是平衡威胁和相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