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塑造数字中国江小涓,王满传 编本书紧扣“十四五”规划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主要内容及领导干部数字能力考察要求,立足中国全域数字改革的伟大实践,全面梳理和总结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成果,多维度展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和未来前景,包括《走进数字经济》《走进数字社会》《走进数字政府》《走进数字生态》四个分册,并赠送精美笔记本。本书注重启发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可作为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和数字治理能力的参考用书。
-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著本书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践创新为线索,力图呈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情况、新做法和新经验。全书由总报告、理论思考、研究报告和实践案例四部分组成。总报告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研判了下阶段的发展方向。理论思考汇集了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重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研究报告聚集公共文化服务具体领域,对实践新问题新领域进行了研究探索。实践案例介绍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典型做法,对创新行经验进行了归纳提炼。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路径研究沈海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书稿立足于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理论基础进行学理阐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棚户区改造中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公共品供给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真实客观的调查数据,然后,从公民政治认知水平、公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诉求满足状况、公共政策、公务员具体行政行为等方面深入探讨和挖掘出影响和制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变量及其背后的逻辑,接着从政府理念、法律制度、职能配置、决策机制、治理方式、治理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径,为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制研究王章华 著本书在分析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待遇确定、运行和社会化服务四大核心机制及其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衔接机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经验,从城乡一体化视角,提出完善各机制的对策。,通过提高缴费档次标准、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责任等措施完善筹资机制。第二,通过提高缴费档次标准等措施完善待遇确定机制。第三,通过完善立法、提高城乡居保基金管理层次、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完善运行机制。第四,通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与城乡居保服务平台对接等措施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五,通过完善城乡居保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制度模式等措施完善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
-
践行伟大 见证历史中国扶贫发展中心 组织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江西赣州、甘肃定西、湖南湘西工作或考察期间,就如何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分别有过深入调查、系统思考和因地制宜的重要论述。宁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策源地,赣州作为革命老区减贫的典型地,定西作为国家开发式扶贫的首启地,湘西作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地,对四市州的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具有特别的代表性意义。本书紧'紧围绕四市州的特色脱贫攻坚实践,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接续乡村振兴的高度,系统梳理四市州打赢脱贫攻坚战走过的历程,深入挖掘四市州脱贫攻坚涌现的特色做法,全面呈现四市州脱贫攻坚取得的突出成效,认真总结四市州脱贫攻坚具有的宝贵经验,为国家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和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生动范例和鲜活素材。
-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罗兴佐本书由西南政法大学主管、西南政法大学期刊社指导、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以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为主题,从国家机构改革、重大工程风险评估、校园安全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探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提升公共安全水平问题,涉及领域包括国家治理、社会稳定、重大工程风险评估、校园安全建设、城乡基层治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国际比较等,且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关注当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辅之以比较研究。本书常设栏目有“国家治理”“基层治理”“公共安全”“学界观察”等。
-
常见电信网络诈骗与防范田宏杰 阮柏云 孙利国 编著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依据,全面梳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总结电信网络诈骗惩治的成功经验,对于有效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更好防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上编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与防范:从典型案例、骗术套路、防范要点、普法释义4个维度,对“引诱型”(如兼职刷单诈骗,贷款诈骗,校园贷诈骗,“杀猪盘”诈骗,网络赌博诈骗)、“冒充型”(如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老板、财务人员诈骗,冒充网购客服诈骗,冒充快递诈骗)以及“其他型”(如裸聊敲诈,游戏产品交易诈骗,游戏陪玩诈骗)三大类13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进行揭秘,并提出防范策略。下编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释义:从法条主旨、条文详解、参考案例、参考条文4个维度,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行了逐条解读,力求做到准确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统一。
-
公民品格培育与公共生活建构冯建军 著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根本在于培育公民品格。公民品格是个体基于公民身份,通过公共交往,在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公民作为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品格表现为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的统一。如何使个人主体性发展到公共性,实现二者的统一,本书建构了公民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他在性——公共性螺旋上升的四个层级系统。公民品格表现在公民公共生活中,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共生活是公民借助于公共话语和公共规则,在公共空间中,通过公共交往形成的共同体生活。公共规则、公共话语、公共空间、公共交往和共同体等构成公共生活的要素。基于此,本书从公共生活的诸要素入手,探讨了公共生活建构的策略,对于通过公共生活开展公民品格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曹孟勤 等 著本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成果,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系统研究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世界意义,确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当代发展,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和当代发展价值;谋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应当具有的中国行动方案和基本的实践要求。
-
黑恶犯罪治理研究石经海 著本书从“黑社会”“黑社会性质组织”“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黑恶犯罪治理”等基本范畴入手,在系统梳理我国黑恶犯罪的发展状况、突出特点及其成因等基础上,分别对黑恶犯罪治理的现代化理论、系统论理论、合法性理论、禁止重复评价原理等理论根基,以及“打早打小”“宽严相济”“从严”等黑恶犯罪治理刑事政策,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具体特征进行厘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时间、人数和数额要素要求,对涉黑组织成员身份的鉴别与认定,对“软暴力”“保护伞”、涉黑涉恶财产、“套路贷”的理解与认定等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与深入论证,为涉黑恶犯罪的现代化治理、正确理解和合理认定涉黑恶犯罪、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