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创新唐铁汉,袁曙宏 主编,哈里·李斯特,等 副主编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欧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国务院领导、中国和欧洲政府高级官员以及中欧政府管理顶级专家学者参与,层次高,主题重大,特色鲜明,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公共管理创新》分三册。《公共管理创新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从推进公共管理创新与建设和谐社会、政府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方式创新、推进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公共管理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公共管理创新》极具权威性与实用性,是广大干部和公务员的最佳培训教材。
-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沈传亮本书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代中国公务员群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政治社会化经历,形成的政治认同、政治观念,表现出的政治行为。社会转型期,经受各种社会化介质影响的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认同呈现多元并存趋向,他们对执政党、政府积极认同,对政治问题强烈关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公务员群体应具备公仆意识、民主法治精神,但在利益分化的现时代其公共精神有所缺失。在多元认同和欠缺公共精神的影响下,其政治行为出现偏轨。围绕职务升迁展开的政治活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偏正结构”、政治参与的利益取向均表明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责任与政治生态之间的矛盾。公务员群体政治文化形态既蕴含丰富积极向上的因子,也不乏破坏性的“潜物质”。鉴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生成必须在法治先行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建构“法治—参与型”政治文化。
-
新时期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研究梁波 著《新时期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研究》在深入调查、充分挖掘和占有相关学术资料的基础上,从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入手,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放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政治系统制度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对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生、发展、地位、作用和性质以及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进行了宏观综合分析。主要研究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何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如何进行相应的制度化建设等问题。
-
公共政策学导论李维新《公共政策学导论》主要讲述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的环境、公共政策模型和公共政策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在各章节的讲解中涉及一些现实社会中具体政策,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评论,但书中并没有设专章来讲述具体的公共政策,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等。通过《公共政策学导论》力求让读者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理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脉络,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分析方法,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与认识。
-
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王伟《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以北京市为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北京市政府改革的具体制度变迁为分析对象,第一次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政府改革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梳理了北京市政府改革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北京市政府制度创新的概念、动因、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初步总结了北京市政府改革的制度环境、制度特点和制度缺陷,进而探索了北京市政府制度创新的方向,提出了北京市政府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具体政策建议。
-
社会治理创新唐铁汉,袁曙宏 主编,哈里·李斯特 等副主编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欧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国务院领导、中国和欧洲政府高级官员以及中欧政府管理顶级专家学者参与,层次高,主题重大,特色鲜明,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该书以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以如何适应时代变革需要,改善社会治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题,交流各国社会治理经验,通过社会治理与建设和谐社会、社会治理与保障社会公正、社会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治理与推进依法行政、社会治理与扩大公众参与等问题,深入探讨我国社会治理的现状、特点和思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
行政发展观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郭济,商红日 主编本书集选取了其中25篇论文。文集编辑过程中,对部分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作了修改,全部入选文章尽可能做到风格统一和引文注释等一致规范。
-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的政府供给研究高洁西部农村地区是我国人均收入最低的区域,西部农民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医疗保险供给任务,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试点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应当及时地加以干预和解决。在界定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概念与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上,《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的政府供给研究》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幽默交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资料及实地调查资料的分与研究,探讨了政府供给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的理论依据,总结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政府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赵玲 编著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在当代中国,讲礼仪不仅体现出优良的历史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因为随着人与人、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以及涉外交往日益频繁,崇尚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公务环境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都更加重视公众形象管理和行政礼仪修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专门培训,目的就是构建更加和谐、良好的公务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针对这一较大的社会需求编撰这《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二、广泛的适用性注重公众形象管理和行政礼仪修养,是每个领导干部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因此,《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广泛适用于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普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学习,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设计塑造形象、规范礼仪,具备举止礼貌、谈吐文雅、气质高雅、服饰得体的行为习惯。因而《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既适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培训,也适用于公共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还适用于需要了解公众形象和行政礼仪的读者。三、较强的应用性《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结合现实需要,融外在的时尚与内在的素养为一体。既包含了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的理性思考,又包含了设计公众形象的理念、原则、措施和基本常识,还包含了按实际需要一点一滴、一招一式传授行政礼仪常识,实践行政礼仪的内容。从而可帮助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塑造公众认可的良好形象。四、合理的层次性《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立足于实用和便利,上编阐释了领导干部公众形象设计、塑造与维护的相关理论,为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设计和塑造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提供理论参考。下编则将塑造领导干部公众形象所需的行政礼仪知识与规范一一列举,供领导干部随用随翻,参照行事,这《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管理与行政礼仪修养》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塑造公众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具体范本。
-
公共服务创新唐铁汉,袁曙宏 主编,吴江 等副主编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中国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中国的公共服务水平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在如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长期以来,欧洲国家政府为适应公众对更有效能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以及解决公共服务中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效率不高等问题,大力实施以调整政府职能、改变公共产品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欧双方围绕公共服务创新,以论坛的形式,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提高中欧双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