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中国奇迹与中国制度李君如 著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奇迹概括为“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些奇迹,来自于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特别是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更是考出了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本书以我国在经济、政治、生态、脱贫攻坚等方面创造的“奇迹”为案例,以故事讲道理,充分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有助于读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本书稿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织编写,以大事记的形式记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历程。
-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卢俊勇书稿分为五章,章概念阐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意义、现状、对策和展望。第二章本质探究,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中重新理解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他们的正常社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章社区改造,包括家庭、邻里、同辈群体和社会传媒等四大层面。第四章学校重建,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人员、小班化和家校合作等五大层面。第五章教师培养,包括农村教师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农村教师应该发挥的角色与功能、农村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农村专家教师的培养。书稿深入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本质及其关系,提出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能够切实有效地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促进他们正常社会化,达成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平衡,实现潜能开发化的同时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
生态治理现代化张劲松 著《生态治理现代化》全书分为6篇15章,从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场域、内外系统、政府治理体系、政府治理能力几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治理的重点、难点、思路及其前景展开了论述,强调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众多方面来共同治理生态,即走向生态治理的共治。除理论性的叙述外,本书还展开了对苏州及太湖流域环境治理情况的案例性研究,为本书的说理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现实基础。
-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李世举 著本书以公共信息服务与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主线,探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规律和特点、问题与对策。民族地区唯有整合多种信息传播资源,构建以大众媒体为核心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才是应对信息时代诸多挑战的基本出路。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白皮书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人权基础,丰富了人权内涵,拓宽了人权视野,意味着人权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共享,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奇迹。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基本生活水准权,以发展促人权增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行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特定群体权益。白皮书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所创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本书稿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按时间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系统回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对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了解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公共政策简明教程谢明 编《公共政策简明教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公共政策的学科框架,认识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主体理论与方法,厘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发展脉络,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与认识。该书以公共政策过程为研究框架,分析政策周期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动,系统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展现了政策从无到有的发展周期。该书在编写中注重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追踪社会热点问题,援引政策典型案例,突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描述性和解释性相结合、客观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特征。全书凸显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新战略和新举措,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一带一路”倡议、养老金并轨等,并以专栏形式增加了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合成谬误、漏桶原理等数十个扩展案例和知识链接。书中还加入了多个二维码,可供读者扫码扩展阅读和自测自评。《公共政策简明教程》适合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MPA等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辅导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中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经验陈锡文,韩俊 编本书主要从中国农村扶贫标准、对象识别和退出管理、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扶贫投入、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减贫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为中央对脱贫攻坚战进行总结、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文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
杨善洲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张昌山 编本书紧紧围绕“杨善洲精神究竟是什么,新时代怎样弘扬和践行杨善洲精神”这一主题展开,立足于深刻解读和科学阐述杨善洲精神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深入探究杨善洲精神与新时代践行党的具体建设的内在关系,深化对“杨善洲精神”与新时代“党的初心使命”、与新时代“党的宗旨立场”、与新时代“党的好干部标准要求”、与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与新时代“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与新时代“党员干部模范人物示范效应”等七个基本方面内在关系的探究,进而从培育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特定主体精神品格的要求出发,解答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杨善洲精神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