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公共政策评估前沿问题研究李志军,尚增健政策评估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对完善有关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提高改革决策和政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共政策评估前沿问题研究(第三卷)》收录了《管理世界》杂志2021年第1期至2022年第7期刊发的部分公共政策评估方面的文章,涉及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及具体政策的评估。本书可供从事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评估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胡月星 著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调适能力,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现代领导心理研究表明,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领导干部的主要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等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心理健康调适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心理活力、增强心理动能提供科学指导。该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时和兴主编的“领导干部履职核心能力建设书系”之一。
-
深圳基层治理创新案例研究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编著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遍布深圳各区及街道的基层组织为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的运转提供了精细服务与坚强支持,每个基层治理的摸索和实践案例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为总结深圳基层治理的创新性做法,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汇聚扎根基层、关心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域专家,通过“实操者、参与者、观察者”等不同角色提供来自基层的第一手信息。本书通过系统总结、分类呈现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基层治理实践,为提升我国基层治理能力提供“深圳经验”,为全国各地提供“深圳样本”。
-
人的安全李佳 著“人本”理念不但重塑了发展概念,也正在重塑安全概念。经历了现实安全威胁的变化和安全研究领域的拓展,当今主要国家都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安全的最终指涉。从联合国1994年发布《人类发展报告》系统阐述人的安全,到2014年我国正式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人/人民/人类”已经成为安全议题的重要部分,国家安全有了新的补充。“人的安全”理念把“人”作为安全的指涉对象,强调对人的保护,对人所面临的风险/威胁/危险予以关切。这也为社会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现有安全治理模式和安全政策的完善甚至重构提供了新思路。本书的整体内容为:(1)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背景下,结合人的安全、社会风险的理论研究,梳理了我国建国以来安全观的演变历程,讨论并论证了基于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逻辑下,“人的安全”这一视角对社会风险评估及安全治理的适用性;(2)基于“人的安全”视角,在充分考察并整合现有国际国内各类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基于客观安全和主观安全(安全感)两大维度,完成了对我国不同区域间、不同群体间以及城乡间的社会风险评估;(4)提出了基于“人的安全”视角、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并重的安全治理模式。本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如何刻画,安全体系如何建构?并对基于“人的安全”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治理模式重构三大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回答了如何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大背景下,在安全领域做到“以人为本”;如何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下,在安全领域注重均衡的问题。
-
山东省政务公开发展水平研究李刚等著本书围绕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公众参与、监督保障五个方面,对山东省43个省直部门、单位,16个市政府和136个县(市、区)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情况、依申请公开、政策发布与解读等专题内容,开展了相关专项评估研究,对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
日常生活的变革与伦理构建鲁芳著本书旨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立足点,在借鉴西方日常生活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日常生活的根本价值旨归,分析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变革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阶段性发展,阐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阶段性变迁,明确日常生活伦理构建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习惯性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可能途径,以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日常生活根基。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兴科学技术正在引领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革,本书最后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伦理图景以及治理难题、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也必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而成为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
城市社区治理的组织再造研究周敏晖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是透视社会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单位制为组织载体的城市社会整合机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出现了社会“去组织化”现象。这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呈现出社会的碎片化、原子化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应对日益分化的社会,如何将社会“原子化个体”整合起来,成为其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为此,研究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组织再造”,就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了“组织起来”的政治战略部署,较好地实现了对社会的整合,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有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秩序。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个体原子化”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而个体原子化在带来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组织弱化”的社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社区治理的困境。为有效解决社区治理面临的“组织弱化”的困境,创造性地提出了破解组织弱化困境的对策,即“组织再造”。
-
智慧工会王慧,许倩,阿香加快智慧工会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助力。本书从工会工作抢占先机向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迈进,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做好职工思想引领等方面阐述如何把准工会工作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打造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的生态体系及新时代智慧型工会新格局。
-
腐败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谭旭运 刘力等 著本书着眼于反腐败工作实际和社会关注热点,以严谨的心理学实验为依托,对腐败的测量标准、社会影响和认知以及影响腐败心理形成的内外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回答了“‘适度腐败’利于社会稳定吗”“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吗”等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澄清了许多关于腐败问题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知。本书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是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反腐败研究文库”中的一册,此前已出版《国外腐败问题研究》《家族式腐败问题研究》。
-
社区治理关键词罗新忠 著本书是一部供社区工作者学习、使用的,关于社区治理的概念、方法、理论、实例的通识读本。本书着眼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党建、自治、德治、法治、数治、物业、服务、队伍、方法等方面,结合近年来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信息化、智慧化趋势以及上海推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总结了与社会治理相关的120多个关键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揭示社会治理的共通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