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作者:胡伟,秦立科 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01

ISBN:9787113156305

定价:¥4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应用》是作者近五年来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总结,其内容涉及黄土力学试验研究、土体本构模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数值模拟三个方面。首先基于对典型地下结构(构件)的地震震害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分析,指出了黄土地区土一地下结构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全面的非饱和、饱和黄土原状、重塑土样的静、动力三轴试验研究多种因素对各自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引入应力分担率的概念和结构性发挥系数分别构建针对饱和黄土、非饱和黄土两者的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实现了其程序化并进行相应的验证:最后将所构建的土体本构模型应用于黄土场地、桩基础、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分析中,深入探讨多因素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对黄土地区类似工程实践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建议。《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应用》可为从事黄土等特殊土力学特性、本构模型研究,土一结构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胡伟,男,湖北荆州人,1982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2010年9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6月起担任硕士生指导老师;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至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师从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前主席、现任加拿大岩土工程协会主席Richard J.Bathurst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岩土体静动力本构关系、桩基静动力特性、加筋挡土墙等方面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至今已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检索14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一部,主编一部《地基处理理论与技术进展》(副主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立科,男,江苏淮安人,1982年1月生,博士,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2007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起任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岩土本构关系、地下结构抗震、边坡支护等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典型地下结构(构件)的地震震害调查分析
1.3土—地下结构(构件)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4黄土地区土—地下结构(构件)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1.5本书的研究内容
第2章饱和黄土静、动力试验研究
2.1引言
2.2饱和黄土静力特性试验研究
2.3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2.4构建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的若干建议
2.5本章小结
第3章非饱和黄土静、动力试验研究
3.1引言
3.2试验试样
3.3非饱和黄土静力三轴试验研究
3.4非饱和黄土动力三轴试验研究
3.5本章小结
第4章考虑结构性的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
4.1引言
4.2基本应力应变关系的构建
4.3K0正常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理论推导
4.4超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变化规律理论推导
4.5考虑拉压不同性质以及中主应力影响进行修正
4.6退化模型
4.7孔压模型
4.8本章小结
第5章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程序实现及验证
5.1引言
5.2结构性的考虑
5.3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建立步骤
5.4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5.5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的程序实现步骤
5.6模型验证
5.7本章小结
第6章非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
6.1引言
6.2经典弹塑性本构模型
6.3边界面模型
6.4重塑非饱和黄土的模型构建
6.5原状非饱和黄土的模型构建
6.6本章小结
第7章非饱和黄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程序实现及验证
7.1引言
7.2本构模型参数
7.3非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实现
7.4模型验证
7.5本章小结
第8章饱和黄土地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8.1引言
8.2场地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
8.3场地动力反应数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8.4上覆土层厚度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8.5超孔隙水压力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8.6土体结构性对场地动力反应的影响
8.7层状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8.8单、双向地震作用下场地地震反应对比分析
8.9本章小结
第9章非饱和黄土地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9.1引言
9.2场地分析模型
9.3场地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9.4双向地震作用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9.5本章小结
1.0章单桩—饱和黄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10.1引言
10.2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分析
10.3单桩—土—结构数值计算模型
10.4桩土界面的处理
10.5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10.6桩土界面黏结滑移的影响
10.7桩长细比的影响
10.8土体结构性的影响
10.9层状土—桩—结构反应分析
10.10地震输入方式的影响
10.11本章小结
第11章非饱和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11.1引言
11.2计算模型
11.3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11.4结构埋深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11.5本章小结
第12章结论与展望
12.1结论
12.2展望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