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大趋势周海成 著自从2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活动以来,人类就不断地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制度。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本身、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许多问题,人类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类向何处去?这是人类的先行者无数次思索的问题。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阶段,毛泽东则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呼唤:“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然而不幸的是,世界总是不太平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仅仅相隔25年.分别持续了4年和6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84个国家的20几亿人被卷入战争.军人和平民伤亡人数超过1亿。翻开历史典籍,你更会惊异的发现.典籍记载的大部分是战争。通过强势国家吞并弱势国家的战争.历史上存在过的成千上万的国家已经消失了。
-
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赵伟明著长期以来中东是国际政治的热点地区,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在中东有重大的利益和影响。研究中东问题而不研究美国的中东政策是难以想象的。《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即以二战后中东重大事件为切入点,研究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关系。
-
论合作安全吴玉红《论合作安全》共分为六章,即合作安全的理论与现实,合作安全的机制分析,合作安全的地区分析,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中国安全观念的嬗变与合作安全观,中国安全环境分析与中国合作安全战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以个别案例详尽研究为基础,对合作安全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重点包括合作安全理论渊源、现实依据、历史基础等的探讨,合作安全机制的具体分析,合作安全的地区角度分析等,并结合当前的国际社会的现实情况,就合作安全的重要内容——反恐怖主义合作作了具体分析,期望尽可能相对系统地对合作安全加以论述。
-
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暂缺简介...
-
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刘建飞 主编,林晓光 主编中美日关系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三国政治文化的差异。因为单从战略角度,已很难解释中美日之间关系的现状及其复杂性。《政治文化与21世纪中美日关系》分三个部分探讨政治文化对中美日三国外交战略行为的影响;第一部分探讨中美日三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国民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中美日三国对外政策中的政治文化因素;第三部分探讨政治文化对中美、中日、日美关系的影响。
-
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刘伟建著美以特殊关系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的产物。本书从美以国家战略、政治制度、宗教和文化价值观、军事和经贸合作等方面,以历史与现实观察及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论述美以战略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2006-北大国际论丛王缉思战争产生了新的王权,但政体的巩固则需要新的因素,共同体(国家或民族)意识是一个必要条件。这并非武力可为,实有赖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中国的“一统”最早见于《史记》。李斯劝秦王:“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这里“一统”与“统一”意同,反映了当时华夏社会的“统一”思潮。李斯入秦后,力图利用自己的学识来激发秦王统一国家的观念。然而,统一的民族和国家观念是克服民族偏见后逐渐形成的。顾颉刚先生通过批判伪古史体系揭示了中国统一观念的形成。“至于圣祀的神,各民族亦各有其特殊的。如《左传》上说鲧为夏郊。又如《史记·封禅书》上说秦灵公于吴阳作上時,祭黄帝;作下□,祭炎帝。这原是各说各的,不是一条线上的人物。到了战国时,许多小国并吞的结果,成了几个极大的国,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的,只有黄河下流的民族唤做华夏,其余的都唤做蛮夷。疆域的统一虽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间的恶感,使其能安居于一国之中,则武力便无所施其技。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把祖先和神灵的‘横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把甲国的祖算做了乙国的祖的父亲,又把丙国的神算做了甲国的祖的父亲。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分散得远了,所以情谊疏了,风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为一国,咱们应当化除□域的成见!’这是谎话,却很可以匡济时艰,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本来楚国人的鴃舌之音,中原人是不屑听的。到这时知道楚国提帝高阳的后人,而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儿了。本来越国人的文身雕题,中原人是不屑看的,到这时知道越国是禹的后人,而禹是黄帝的玄孙了(《国语>>中记史伯之言,越本芊姓;但到这时,也只得随了禹而改为姒姓了)。最显著的,当时所谓华夏民族是商和周,而周祖后稷是帝喾元妃之子,商祖契是帝喾次妃之子,帝喾则是黄帝的曾孙,可见华夏的商周和蛮夷的楚越本属一家。借了这种帝王系统的谎话来收拾人心,号召统一,确是一种极有力的政治作用。”这段论述说明了四点。中华各族古时存在着各自的信仰体系和明显的文化偏见;战争可以拓展疆域统一领土,但武力对统一观念和思想无能为力,也不能使人民安居于疆域之内;权力持有者(“几个聪明人”)用“改”祖谱的办法将各民族的祖先连到一起,使中原人的祖先与其他民族的祖先成为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这种对意识形态的再造起到了武力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从民族信仰上重塑的亲缘谱系发挥了“匡济时艰”的功效,“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华夏商周和蛮夷的楚越本是一家”的说法起到了“号召统一”的作用。华夏一统的合法性由此确立。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讲话是培养和强化国家意识的绝好例证。他通过赞扬那些既能守业又善扩张的父辈来激发雅典人的爱国精神:“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同一个民族的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直到现在;因为他们的勇敢和美德,他们把这块土地当作一个自由国家传给我们。无疑地,他们是值得我们歌颂的。尤其是我们的父辈,更加值得我们歌颂,因为除了他们所继承的土地之外,他们还扩张成为我们现在的帝国,他们把这个帝国传给我们这一代,不是没有经过流血和辛勤劳动的。”他以同样的赞词歌颂阵亡将士,“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所知道的国家中,只有雅典在遇到考验的时候,证明是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伟大。”“我们所应当记着的,首先是他们抵抗敌人、捍卫祖国的英勇行为。”“他们尽可能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国家。他们贡献了他们的生命给国家和他们全体。”当然,国家不会忘记他们,除了纪念他们以外,“他们的儿女们将由公费维持,直到他们达到成年时为止。这是国家给予死者和他们的儿女们的花冠和奖品,作为他们经得住考验的酬谢”。伯里克利向雅典人呼吁:“我宁愿你们每天把眼光注意到雅典的伟大。它真正是伟大的;你们应当热爱它。”他多次提到“雅典”、“祖国”、“国家”、“帝国”、“城邦”、“土地”、“领土”等,希望用这些词表达一种“国家(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是武力难以达到的。P110-P112
-
2005/2006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暂缺简介...
-
美国与伊朗范鸿达著今天处于交恶的美国和伊朗在1979年以前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密切的双边关系,从1941~1979年长达38年。《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通过大量的有关美伊两国关系的资料,详细介绍了美伊两国这一段时间内由“淡漠”到“亲密”再到“仇视”的关系发展过程,指出两国亲密的实质是控制和依附的关系,国与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变化无不取决于国家利益的追逐和国家实力的较量。
-
八国集团与中国吕有志《八国集团与中国》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八国集团的意义、现状与切入点。第二部分为七国、八国集团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趋向。重新思考了西方七国集团在冷战时期的角色,探讨了冷战后七国集团的演变及其影响,介绍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8研究中心研究情况,分析了G7/G8角色转型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以及八国集团对国际秩序的意义。第三部分为八国集团成员的相关战略取向。在这部分中,我们通过编译国外学者的论文试图介绍和考察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八国集团的战略取向,同时展望了2006年圣彼得堡峰会。第四部分为八国集团与中国。在这一部分中,编者考察了八国集团与中国越走越近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七国、八国集团和中国在加入八国集团问题上各自的基本立场;对中国与八国集团关系作了前瞻性思考,表明了作者对中国加入八国集团这一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