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苏长和著本书包括:分析的路径:方法论问题与研究性的假设、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概念问题、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国际合作的形式与国际制度安排等内容。
-
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张桂珍主编暂缺简介...
-
艰难的抉择(美)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著;朱立人,刘永涛译本书作者充分利用了已解密的官方档案,特别是利用一些美国在华企业的私家档案,从当时可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各个方面:中共、国民党、院外集团、教会、商人、传播界、国会和学者以及国务院与白宫等,对1949~1950年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
邓小平外交思想探究卫灵司法部部级科研项目:本书以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邓小平的个人历史谈起,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作了完整的、科学的研究。同时,与列宁、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体现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鲜明特色,以及其历史地位和理论意义,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历史。
-
后冷战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梁云祥,应霄燕著本书主要论述后冷战时代(即整个90年代)日本国内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的变化。政治上,主要以1993年7月自民党下台,“55年体制”崩溃为转折点,叙述前后的变化以及分析未来的走向;在经济上,以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为一个转折点,对在此前后的日本经济进行了比较,并对日本经济的改革与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外交上,主要以90年代初海湾战争为一个转折点,比较性地叙述和分析了冷战前后日本的不同外交政策,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次分析了冷战后日本以政治化与多边化为特点的大国外交,并对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决策体制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论述与探讨。
-
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研究李凡著男,1958年12月24日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是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
-
百年外交纵横李颖著本书内容跨度太大,史料太多,一百年中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和叱咤风云的人物,硬是压缩在二三十万字之中,如何取舍?况且这些人物和事件中有不少是眼下的读者比较熟悉的,不容易写出新意。三天的时间里,大家一边讨论,一边思索,一边思索,终于统一到一个看法上:这套书不但要写,而且一定要写好,否则愧对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有的专家说,中国这一百年,留下的是人亿奋斗的足迹,民族振兴的鼓号,精神升华的旗帜。
-
21世纪的政治冲突(美)扎尔米·卡利扎德,(美)伊安·O.·莱斯著;张淑文译编辑推荐:本书是《汉译大众精品文库》历史类。未来世界存在着三种可能:发展的、和平的或恶性的。作为兰德公司世界政治分析的权威,本书作者更多地立足于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的态势。这种分析可以作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绝佳补充。文明的冲突难以回避,但现实的利益可能更有说服力。本书由“战略、决策和预测”、“未来政治环境”、“亚洲冲突的根源”、“大中东冲突的根源”和“欧洲及前苏联冲突的根源”五部分组成,分别介绍未来世界的九个猜想、三个可能的未来世界、意外事件、三大地区的分析、亚洲的崛起等有关21世纪的政治冲突问题。
-
联合国基础知识中国联合国协会编本书介绍了联合国的历史、宗旨、组织结构,联合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各领域所开展的主要活动,联合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等。
-
人权与国际关系朱锋著人权与国际关系相联系,既是国际关系进步的标志,也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令人深省的话题。世界各国基于自身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对外政策涉及人权时往往采取不同的立场和主张,这就为国际人权问题带来了诸多矛盾、斗争和不和谐。如何审视国际人权问题,推动人权保障,并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开展人权交往,是各个国家不容回避的基本任务。世界人权已经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拼花图案",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主题。促进世界人民享有充分人权,是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基本任务。本书回顾和总结了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中人权问题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分析和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权活动的基本内容,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文化、联合国和区域组织等各个角度,探索了国际人权问题的时代特点。从现实到理论这两个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当代国际人权问题的一个完整画卷。全书角度新颖,资料翔实,是近年来我国人权研究领域一份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