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公共外交王莉丽 著随着中国的逐步和平崛起,作为一个国际舞台上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承受着诸多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在这一进程中,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建构需要公共外交的参与。公共外交在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上能起到独特效应,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构建信任与和平的重要途径。本书对公共外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与舆论战略研究,提出了“多元公共外交”概念与理论框架,对公共外交中的多元行为主体角色和舆论战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舆论与公共外交、智库与公共外交、媒体与公共外交、中美关系与公共外交进行了专题论述。本书一方面可以作为公共外交专业理论研究书籍,另一方面对公共外交实践界具有一定指导和启示作用。
-
中国和匈牙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刘作奎 著本成果是国内也是国际学术界*一本系统阐释中国和匈牙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著作,也是写作于中国和匈牙利缔结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久后的一部应时性著作。本书是中国和匈牙利学界通力合作的结果,反映了新一代学者对中国和匈牙利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问题的具体看法,体现了中国学界和匈牙利学界的最近几年对中国和匈牙利关系发展的基本共识。本书跨国合作撰写本身,也巩固和充实双方的人文交流内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双方对彼此的战略认知与认同。 本书的作者来自于中匈两国知名的智库或学术机构,既注重从学术的角度对两国关系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又强调对当前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从智库的角度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建言献策。
-
东盟共同体与中国—东盟关系研究于建忠,范祚军冷战后的东盟积极寻求与中国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并利用地理优势在经贸发展和政治合作方面有所作为,东盟对华关系也由“对话伙伴国”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的合作也将更加深入。《东盟共同体与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着眼于《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研究“两个文件”公布后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中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健康发展。构建经济利益链来培育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基石。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东盟宪章》、《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文件生效后的中国—东盟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
中国外交历程计秋枫 著本书为专业学生历史学习的通识教材,共十二章,全面解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包括朝鲜战争、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等等重大事件,每一章后附带大事年表、重要知识点、思考题、延伸阅读等板块,对专业学生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大有裨益。
-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是从事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长期对国际形势进行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对中国外交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并集中其主要调研力量每年编撰一书《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其宗旨是帮助广大读者全面认识国际形势和正确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18》一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2017年国际形势专题述评;下篇2017年中国外交评析。
-
俄罗斯北极战略与冰上丝绸之路钱宗旗 著2000年普京主政后,提出了“强国富民”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中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试图通过对沙俄时代、苏联时期北极开发史的回顾,对新世纪俄罗斯北极地区发展国家政策和战略等文件的阐述,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国际合作情况的介绍,探索对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坚实基础、合作领域及未来发展。希望能使关注北极和中俄关系的读者们对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和中俄北极合作的新亮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
冷战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孙德刚主要内容如下:中东地区治理的概念、领域、目标和途径;21世纪中东地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美、欧、俄、中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历史沿革、理念和模式;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动因、机制和类型等。21世纪初以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由浅入深,既突出重点又不断推进,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外交不断成熟,也丰富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涵。案例部分旨在检验理论部分提出的关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假设。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具有广泛性,涉及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经济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该部分通过系统梳理,将中东地区治理划分为四类,每一类选择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典型案例加以实证考察,分析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四个动因(海外利益、安全威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改善国家形象)、三层机制(国内机制、地区机制和全球机制)和四大类型(深度塑造型、主动参与型、有限介入型和相对超脱型)。中东地区治理的前瞻研究。主要归纳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影响因素、特征和前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该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旨在系统梳理十多年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特征和类型,另一方面对未来中国如何更好地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升中国的议题设置能力和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深度等,提出政策参考建议。
-
中美关系战略报告2016吴心伯 著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成立于1985年,创始人和首任主任是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谢希德教授。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仅有的美国研究基地,具有研究、教学、交流以及政策咨询四大功能。现任主任为吴心伯教授。
-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际关系史》的修订版。这次修订保持原版结构合理、线索清楚、文字流畅的特点,又根据学术界的新认识,补充了古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史,使教材内容更为全面。对近现代部分作了压缩,删减了一般性史实,使内容更为集中,还增加了大量的地图和插图。修订后的教材不仅可以作为历史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一带一路蓝皮书李永全第一部分《总报告》作者:李永全第二部分《国际合作篇》1、《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国与乌克兰关系:从观念统一到行动落实》,作者:张弘2、《中国与斯里兰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作者:吴兆礼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关系发展》,作者:卡莲?维拉尼扬、张艳璐4、《中国与阿联酋共建“一带一路”:成就、动力与前景》,作者:朱泉钢5、《“一带一路”助推中缅合作》,作者:宋清润第三部分《国内区域篇》1、《青海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作者:孙发平、杨军(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天津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作者:盛斌、靳晨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3、《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作者:徐剑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4、《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作者:李广杰、刘晓宁(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5、《湖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作者:苏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第四部分《专题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