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洞悉对手[以] 克伦·亚希-米洛 著,曹德军 译若国家领导人感知其对手构成了切实威胁,就可能采取破坏稳定的危险行动,例如进行军事集结或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尽管意图识别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对领导人如何判断对手意图的问题却缺乏了解。基于大量历史档案证据,本书创造性地对世界领导人与情报部门的意图评估进行了全新阐释。克伦??亚希-米洛在书中深入分析了三大历史案例: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纳粹德国的意图评估,美国卡特政府对苏联的意图评估,以及冷战结束前里根政府对苏联的意图评估。基于此,她建构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选择性注意理论,该理论分析了组织动态、个人互动以及认知和情感因素对意图识别的意义。亚希-米洛发现,外交决策者并非如国际政治主流理论所宣称的那样行事,相反,他们倾向于根据先验信念、主观推测与个人印象来推断对手意图。此外,在意图识别方面情报部门所依赖的指标与决策者截然不同,前者往往更关注对手军事实力的变化。本书为现有理论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历史分析画面,同时展示了外交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印度洋蓝色经济治理研究崔文星蓝色经济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关人类发展的未来。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篇“概论”主要介绍蓝色经济治理、印度洋蓝色经济及其治理、主要大国蓝色经济战略;第二篇“区域国别”主要关注印度洋地区沿岸国家的蓝色经济开发;第三篇“重点议题”则聚焦于环印度洋联盟与印度洋蓝色经济治理、蓝色经济的三次产业和蓝色经济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希望通过对印度洋蓝色经济发展的介绍,增进读者对这一问题的了解。
-
当代中国外交参考资料选编李潜虞 编本书所选取的资料在时间上从1949年至2017年,共60篇。在选取这些资料时编者尽量做到来源权威准确,并标注了每篇资料的详细来源。这些资料主要源自《人民日报》、外交部网站和一些权威出版物,未经正式发表的档案资料和外文翻译资料没有选用。本书可以作为大学“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外交史”等课程的辅助教材使用,也可以为党政机关的对外交往工作提供背景知识和参考资料,还可以供对中国外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阅读本书可以获得对新中国外交70余年历程***、最准确的知识。
-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多维规范体系研究李驰 著“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传承于古丝绸之路精神,也是今日人类世界应有的共同追求。“一带一路”倡议由一系列包容性强的规范性文件组成,既包括原有的规范性文件,也包括不断形成的规范性文件;既与原有的规范性框架相融合,又不断拓展新的规范性范围。目前,中国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0年以来,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传播范围最广泛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全球经济、人类福祉均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在这样的风险挑战下,“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相关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稳定世界经济、快速便利运送防疫物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规范性文件以经济合作类为主,同时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诸多文件。经济合作类文件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不断推动双边、多边合作向纵深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各国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世界,谁都没有办法在孤岛上生存,团结合作、共同奋进是人类唯一的正确出路。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幸福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守望相助、齐心协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全球各国和人民建设和谐美丽星球的共同心理写照。
-
全球安全治理阙天舒 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的交互影响下,全球安全治理出现了新的态势,这种新态势主要是非军事与非典型政治领域的“新的安全威胁”,即非传统安全为特征,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舆论安全、智能安全等,这类威胁是人类社会以往并未遇到过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和新兴大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如何运用中国智慧为全人类社会提供和平与安全,如何推动国际社会就全球安全治理形成共同的规范、标准和指导原则,如何利用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独特贡献,是本书要阐述的重要内容。本书分为九个部分,总论介绍全球安全治理的热点议题和复杂性,后面八章以主题形式分别分析了全球网络安全治理、全球数据安全治理、全球卫生安全治理、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全球生态安全治理、全球能源安全治理、全球舆论安全治理、全球智能安全治理的问题缘起、必要性和存在问题,以及中国的治理路径。本书特色在于从中国视角出发,重新定位安全问题的研究范围,以全球安全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今社会所有运作领域对全球安全的影响,以提出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有效方案。
-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秦亚青 编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最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2-202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2-2023》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对2022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解读。 上篇深入分析2022年国际形势演变的发展动向,纵论主要国家和各地区形势,深入剖析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国际形势历经的动荡变革,向中外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理解读世界形势和重要热点问题的中国视角。 下篇全面阐释2022年中国外交的丰硕成果。202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领航掌舵的坚定指引下,中国外交坚持胸怀天下,守正创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为民族复兴与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蓝皮书》对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和我国同主要国家、地区关系进行全面解读,充分阐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理念和重大贡献,向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外交的优质平台。
-
云大地区研究2022年第1期卢光盛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经略的重点地区,其大量主题既具有显著的地区特性,也具有普遍的全球性意义。
-
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张建本书以俄罗斯国际观为研究对象,从“决策者—精英—民众”三层角度对俄罗斯的国际观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俄罗斯对外政策指导性文件,精英阶层、民众对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和理念的变化,探索性地研究了21世纪前20年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转型。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其外交决策具有紧密地关联性。研究俄罗斯国际观,探索和发现俄罗斯对外政策制定的逻辑性,可为理解俄罗斯对外行为提供背景知识和依据。
-
全球公域资源开发与美国政策研究沈鹏全球公域是人类资源、环境乃至军事活动的重要场域。尽管其对全球繁荣和地球的健康意义重大,然而这一领域缺乏强有力的全球机构来进行管理。全球公域中所蕴藏的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可观。19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各类全球公域资源的利益博弈未曾间断。例如大陆架的石油资源、极地的矿产和石油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结核矿资源等都曾引起过不小的国际政治博弈。美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深入探索全球公域,发现其中的资源。资源开发问题与主权问题、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常常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需要平衡多种国家利益。在国际社会为任何一种全球公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美国都在发挥其影响力,力图使国际制度向美国期望的方向发展。本书分别考察了多个全球公域案例的国际政治情况和美国的政策。对美国相关政策制定的根源和特点进行了解读。